【多样的生物多彩的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杰
初冬的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唐岛湾畔,水清岸阔、群鸟翔集。青岛市观鸟协会鸟类观察员杨云峰游走在岸边,用望远镜寻觅着远方“来客”。
“快看,那是红胸秋沙鸭和斑脸海番鸭!”沿着杨云峰所指方向望去,形态各异、灵动可爱的鸟群正在水面嬉戏,时而漂浮争渡,时而潜水觅食。“现在得有100多种冬候鸟在此聚集,很是热闹。”
杨云峰是一位90后设计师,也是一位观鸟爱好者。只要天气允许,每天上班前,他都要到湾边溜达一圈。今年深秋,杨云峰在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楔尾鹱,这是该鸟类在青岛市的首次记录,也是山东省鸟类新记录。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有69只斑背潜鸭在此越冬,成为山东半岛地区近5年来最大的数量记录。
“鸟类的聚集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西海岸地貌丰富,是东北亚至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线路的重要节点,每年往返唐岛湾的水鸟就有30万~50万只,经常能在这发现‘新朋友’。”青岛市观鸟协会会长薛琳说。
唐岛湾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东北部,三面环水,南接黄海,狭长形半封闭的海湾特点,使其内部相对风平浪静,成为船舶、鸟类的“避风港”,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便坐落于此。
近80%的湿地面积,涉及浅海水域、沙石海滩、淤泥质海滩、河口水域、库塘、运河输水河和水产养殖场7个湿地型,涵盖淡水、咸-淡水、咸水3个序列,多样的湿地类型,良好的生态系统,让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万物生长的富养地。
2022年,西海岸新区开展全域性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显示,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有高等植物541种,浮游生物163种,野生动物307种。今年6月,分布面积306公顷、山东省面积最大的鳗草海草床在唐岛湾被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这里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此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湾底淤泥沉积,两岸杂草丛生,城镇化进程中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城市风貌和长久发展。”说起唐岛湾的过往,青岛西海岸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四级调研员付海妹说。
身处西海岸新区核心地段,唐岛湾的治理迫在眉睫。
2001年,唐岛湾区域综合治理纳入城市规划,对全区包括唐岛湾在内的137公里海岸线进行清理修复,同时以湾长制为主要抓手,构建“河长+湾长”联动共治体系等。历经近10年建设治理,唐岛湾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2006年,唐岛湾北部生态休闲区建成;2012年,南岸生态小区落成并启动生态植物园建设;2018年,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
在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布局建设了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三大区域。其中,保育区占到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0.3%,以唐岛湾水域及滩涂为主体,以保护水质和水禽栖息地为重点,构建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区在港湾与外海连接处合理开展退渔还湿和水禽栖息地重建工程,为水禽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与良好的栖息环境;合理利用区则依托已建好的唐岛湾滨海休闲小区、南岸生态小区等,构建湿地科普宣教、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休闲游憩场所。
如今,站在唐岛湾畔,环顾四周,湾内牛岛、吉岛、唐岛次第分布,百鸟翔集,万物灵动,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然佳景。此外,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还入选了国家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生态越来越好,海草床的扩增,将为更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希望在这里遇见更多‘新朋友’。”杨云峰告诉记者,如今,像他这样加入鸟类观察和巡护活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还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