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曦
“曾经,栾川的柿子在集市上只能卖到两三毛一斤,如今,我们把柿子做成柿子醋、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收购价已达到六块钱。”在位于洛阳市栾川县的“栾川印象”旗舰店,洛阳市川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双松讲述了一个“土坷垃”变身“金疙瘩”的故事。
栾川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无数的山珍特产虽品质优良却一直滞销难卖。为摆脱这一困境,2017年栾川县委、县政府借助栾川旅游优势,对全县农产品进行有效整合,打造了“栾川印象”农产品区域品牌,由川宇农业进行市场化的营销、推广和销售,实现促农增收。
洛阳市川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冬阁介绍,“栾川印象”自创建以来,积极推行“品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助农模式。目前,“栾川印象”已吸纳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线23条,辐射形成高山玉米、食用菌、山茱萸、连翘、蕙兰、特色林果等规模化产业基地,直接或间接带动2万余户群众实现增收。
“通过推动旅游发展和打造‘峦山印象’品牌,我们把农民变成了旅游从业者,把农副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把农民的房屋变成了精品民宿。”栾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卫伊峰说。
卫伊峰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冷水镇,川宇农业与当地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在4个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共流转了约5000亩土地,由川宇农业提供优质的种子、农药化肥和技术指导,农民在整个产业链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收益,每户年均增收五万元左右。
“其一,土地流转的租金每亩在1000元左右,每户增收3000元左右;其二,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到标准化种植基地参与施肥、打药、除草、采摘等工作,平均日薪可达到80~100元;其三,栾川印象以大约10%的溢价来收购群众手中的玉米原材料;其四,栾川印象在发展玉米产业的同时,也和文旅进行结合,在冷水镇建成玉米观光园、玉米迷宫、玉米博物馆,带动了农旅研学的发展,不少农民通过开办民宿等方式增收。”卫伊峰说。
玉米糁、玉米饮料、玉米胚芽油……在“栾川印象”旗舰店,记者看到,各类玉米制品琳琅满目,玉米的价值在生产线上被“吃干榨净”,栾川的资源禀赋正在转化为真金白银。
“我们店里一年的消费收入在700万左右,最畅销的是高山杂粮系列的玉米糁。”“栾川印象”旗舰店店长燕子告诉记者,如今的“栾川印象”已成为栾川农产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和豫西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开发了以高山玉米为代表的高山杂粮类,以香菇、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类,以板栗、核桃为代表的休闲即食类,以茵陈、金银花为代表的中药材类等四大类目150余款优质特色农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