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出“送礼物”功能 白名单用户已超3亿

12月中旬,腾讯为沉寂已久的互联网扔下一枚高调“炸弹”——微信小店开启灰度内测“送礼物”功能。大规模对外开放不到一周时间,白名单用户就已达3亿多。

微信小店“送礼物”

延续腾讯的电商“野心”

不久前,微信小店正式开启“送礼物”功能的灰度测试。除珠宝、教育培训类目,且商品原价不高于1万元的商品将默认支持“送礼物”功能。

微信用户可以类似“红包”的形式将购买的礼物赠送给自己的微信好友,对于满足规则的商铺,将自动开通“送礼物”功能,商品详情页展示“支持送礼物”入口。不需要提前询问对方的收货地址,也不需要询问对方想要的款式,可以说,微信小店把整个送礼过程中最繁琐的两步省掉了。

收礼方在收到礼物消息后,就可以自己填写收货地址,自己还可以选择更换该商品下价格相同的其他款式,然后点击“收下礼物”,就算正式收下这份好意。一旦送出礼物后不论朋友是否收下礼物,赠送方在24小时内都无法主动取消赠送或取消订单。

以微信生态为依托,微信小店“送礼物”的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行业讨论,并带动微盟集团有赞等相关个股上涨。在业内看来,这一功能不仅增强了微信的社交属性,还有望为微信电商生态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并带动相关品牌商的销售增长。

与微信的“蓝包”类似,抖音也支持赠送的商品,并与抖音社交进行了紧密绑定。就目前来看,抖音赠送的商品范围相比微信大,支持电商和本地生活团购的部分商品。

以团购商品的赠送为例。当用户购买商品后,会在支付结果页看到一个赠送好友的选项,点击赠送好友后,会跳转至礼物包装的编辑界面。对方可以看到商品的物流信息,但看不见具体的商品信息,而且好友在收到商品赠礼后,还可以选择在商品的同家店铺中,选择一个礼物回赠对方,加深社交互动。

送礼物功能为何戳中了用户的心?

在这个时间点推出“送礼物”功能,或许是考虑到用户需求。临近春节是诸多节假日中,消费者送礼需求旺盛的时间节点。

业内人士表示,微信送礼通过与微信红包的相似性,让用户更容易上手和接受。当一个用户送出礼物后,接收者收到礼物红包后,会在好奇之下点开链接查看,若也心动想要回赠或选购新礼物,便会形成新的购买行为,如此循环往复在社交网络中迅速扩散,让平台的用户群体不断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也得以快速提升。

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双轮驱动下,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正在快速发展,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礼物经济产业的发展。据艾媒数据,中国礼物经济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13777亿元达到2027年的16197亿元。

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抖音电商于2023年就上线了替家人、朋友购物的功能。用户借此可选购商品赠予他人,且能同步分享物流详情,让礼物传递心意的同时,也让对方实时掌握礼物动态。抖音生活服务方面则表示,“随心送”功能上线于2024年1月,截至12月26日已送出超10亿元团购券礼物。

对商家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送礼物”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资本市场先送来了自己的“礼物”。

微信官宣“送礼物”当天,腾讯概念股普遍拉升。微信生态服务商微盟集团,在当日盘中一度大涨超过54%,截至收盘,微盟的涨幅高达35.76%,股价由开盘时的1.49港元/股,上涨到2.05港元/股。12月26日,实益达6连板,凯淳股份涨超10%,中百集团涨停,光云科技、福瑞达、新华都、美登科技、丽人丽妆、天地在线等涨超5%。

微盟相关负责人表示,微盟小程序正率先接入微信小店,支持商家参与微信电商生态,“相关产品正在对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购物选择和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大家送礼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新功能并不是创造了需求,而是降低了难度。这让我们很兴奋。”一位售卖零食类产品的商家说,考虑到元旦新年等所带来的送礼需求,自家已经在考虑生产更多的礼盒产品以迎接新功能带来的新客红利。

12月23日,顺丰同城发布消息称,正积极搭建微信送礼即配场景方案,满足同城礼物急送需求。配送过程中,商家、送礼双方均可在微信系统内随时查看订单状态与配送轨迹详情。

中信证券认为,微信仅在送礼场景即有望取得千亿级市场份额,进一步考虑其对于微信生态的影响,牵动的社交电商总规模有望在2027年达到万亿元。“送礼物”有望凭借电商的便捷性优势,实现线下礼品消费的线上化。同时,目前微信“送礼物”功能较为单一,仍存在部分与常规送礼场景不匹配的痛点。其中,价格双向透明、收礼后需等待物流配送、无法退货等痛点有望随着功能和玩法的开发得到优化或解决。而价格力不足、商户资源待补充等新渠道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需等待渠道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后,通过商家的主动入驻来解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申伊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