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探索绿色崛起之路

图片

  位于江西南昌的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湾里制造基地——“江中药谷”被“绿”包围着。这里超过80%的地方是森林和湖泊,只有100亩是工厂,夜里打着手电筒在药谷里转一圈,常能见到麂子和兔子。

  一组最新数据印证着这家中药厂的“含绿量”:2023年华润江中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分别下降31%和49%,清洁能源电量使用占比规模为7.9%,比2020年提升108%。

  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发现,江西最不缺的就是“绿色”。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二,空气质量和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多年稳居中部地区第一位。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江明成给出了另一组和“绿”有关的数据:“十四五”前4年,预计全省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以上,累计培育国家级能效领跑者4家,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26家、绿色园区13家。

  江西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增质提速,全省“无废城市”建设也一同按下“快进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江西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江西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全省70%以上的设区市建成“无废城市”。

  江西有关绿色崛起新路的探索已经开始。

  产业逐绿 发展向新

  深耕“家中常备药”50多年,华润江中打造了健胃消食片、复方草珊瑚含片、乳酸菌素片等多个“国民产品”,这里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亚洲最大的片剂生产线,其首创的中药矫味技术,让“苦口”良药变得“可口”。

  如今,外界称道的不只是江中的产品,还有江中牌“绿色智造”实践。传统中药生产普遍存在污染、成本、能耗高,生产效率、工艺水平、药材利用率低的“三高三低”问题。江中自主研发中药吊篮式循环提取MVR浓缩集成技术,大幅降低能耗,提高了中药提取效率。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这座制药厂把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融入了每个环节,整个厂区看不到工业管道,仅有约20%的建设用地,在规划设计之初就留出了足够的“绿色空间”。

  走进江中药谷液体制剂车间,107个机器手臂此起彼落,无人驾驶AGV小车有条不紊地运输物料,原材料、废气、废水在密闭管道流动,从取材、提取、灌装、灭菌到成品入库整个生产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华润江中湾里制造基地负责人钟志坚介绍,江中创立了理念创新、管理有方、节能有术、环保有效、绿色有为的“五位一体”绿色智造高质量发展策略,系统形成华润江中绿色智造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模式。

  钟志坚提到的“绿色智造”还体现在一个个变废为宝的探索:生产剩下的中药渣,是养殖业的优质饲料,用它来饲养禽畜,能有效解决药渣处置难题,降低养殖成本;投资建设的日处理量1000吨的中水回用系统,可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厂区景观补水和绿化灌溉用水,年节水量达14万吨。

  循环利用 产生效益

  绵延起伏的“垃圾山”被成片的绿色防渗膜覆盖,闻不到异味;管道收集到的沼气被输送到沼气发电厂,年平均发电4380万度……站在120米高的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观景平台,可以窥见这家产业园的“过去和未来”。

  早在2021年终期封场前,这里的名字还是“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库区”,里面装着南昌市过去24年的生活垃圾。工作人员进行填埋作业时,除了要适应这种气味,还得适应扑面而来的苍蝇。

  这股臭味还一度波及了这片区域几公里外的地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围绕麦园的环保投诉占南昌市投诉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其列为重点环保问题,纳入整改清单。

  遭遇“垃圾围城”之痛的南昌,提前对43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库区实施终期封场,在此基础上,投入20多亿元打造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垂直防渗等一系列项目,从源头减少异味和渗滤液的产生。

  南昌市的生活垃圾不再进行填埋,将会被送往产业园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置。

  每天早上5时许,来自南昌城区的生活垃圾被送到卸料大厅,倒入巨大的全封闭负压垃圾仓,江西洪城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宇亮介绍,这个垃圾仓可以储存2.5万吨垃圾,相当于南昌市4到5天的生活垃圾量。

  记者在这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看见,几只大型“垃圾吊”不断将垃圾抓起,或进行分区,或送入炉排。

  入仓垃圾经过5至7天的发酵、脱水才具备焚烧条件,垃圾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龚宇亮说,这里每天的发电量是140万度,除去厂用电,可以输送120万度给国家电网,满足经开区12万户居民用电需求,高温焚烧后,产生的少量炉渣也可制作成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填埋垃圾场转型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南昌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采用全量焚烧替代填埋,南昌已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开始向“生活垃圾”要效益。

  封场后的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也没有闲置,部分区域成为了光伏发电项目的试点区域。

  循环新蓝海 绿从“废”中来

  一款轻石新材料的研发投产,让景德镇市浮梁县找到固废循环利用的新“蓝海”。

  位于浮梁县的景德镇金绿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绿能”)是个特别的存在,这座厂房里85%的原料都是陶瓷尾料、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工业固废,别人眼中的垃圾在这儿却是生产的优质原料。

  清晨,一车车工业固废从城建现场被“送”进金绿能的厂房,“回炉重造”后变身罗马柱、仿石砖、异形吊顶等绿色新型建材,“走”出国门。金绿能事业部总经理薛俊东介绍,公司还能按照各地区的固废情况,制定不同配方,一地一策进行生产。

  和传统的石材相比,金绿能研发的这款轻石降低了30%-40%的能耗,成本低,防水、耐火、隔热、保温性能更好,重量也更轻,同时,它的花色比同类石材更时尚,可塑性更强,受到市场欢迎。

  该县陶瓷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瓷、废渣等固废,以往只能一埋了之,浮梁县工信局副局长胡跃华说,金绿能在固废高值化循环利用领域持续探索创新,给当地合理消纳这些固废,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解决绿色发展难题要找到科技创新的“钥匙”。

  南昌市新建区新建城生态水厂的入口,有处圆形出水池,进厂污水经处理后形成的出水,部分用来打造生态水景公园里的生态景观,部分回补前湖水系,还有部分用来冲厕所、马路洒水降尘,浇灌园林和农田。

  记者在现场发现,水厂水质很清澈,风吹来时,靠近池子也闻不到异味。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凯说,这些出水都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类标准,可以循环利用。

  这是一座新型生态污水处理厂,从2019年开始,用了6个多月时间建成投运,日处理规模两万吨,占地面积约10亩,运维人员还不到10人。

  污水处理厂就建在居民区附近,地表之上像是一个口袋公园,污水处理池则建在地下。

  当前,我国一些污水处理厂以地上敞开式居多,占地大、异味重、视觉感官差,循着“地下治污、地上公园”的建设思路,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给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案。

  由于工艺流程缩短,这种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更小,建设周期更短,产泥更少,运行费用也更低,需要的运维人员也更少。

  经过20多年的研究改良,该公司的污水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国30个省区市的1000余个污水处理项目中,在美国、意大利、埃及等十多个国家也有应用。曾凯有些自豪地说起这一变化,“以往都是国外的污水处理技术向国内输入,现在我们将中国的技术输出到国外”。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