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宣布夺取首都大马士革,巴沙尔·阿萨德辞去总统职务并离开大马士革。
02叙利亚过渡政府正式接管权力,期限暂定至2025年3月1日,政治框架初具雏形。
03然而,叙利亚面临严峻挑战,如1700万人需要援助,近1300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
04另一方面,叙利亚内部民族、宗教、社会矛盾叠加,寻求和解困难重重。
05专家认为,叙利亚重建路漫漫,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过渡政府改善民生、实现民族和解,以及“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与恐怖主义彻底切割。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子凡记者赵安琪
当地时间12月24日,“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曾化名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表示,已同叙其他武装派别领导人就解散所有武装派别,并将其纳入新国防部麾下达成协议。
叙反对派武装11月27日自西北部突然发起进攻,于12月8日宣布夺取首都大马士革,巴沙尔·阿萨德辞去总统职务并离开大马士革,叙利亚至此看似“战事初定”。国际社会由此开始关注,叙利亚能否就此开启重建进程?
战事初定:重建之路能否开启?
政权稳定是政治安全的基础,而政治安全是国家重建的根基。据叙利亚媒体12月9日报道,叙反对派授权“叙利亚救国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尔组建叙利亚过渡政府。10日,以巴希尔为看守总理的叙利亚过渡政府正式接管权力,期限暂定至2025年3月1日。叙利亚未来重建的政治框架似乎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叙利亚民众的日常生活开始恢复。“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要求参与推翻阿萨德政府的各路武装撤出大马士革,部分店铺重新营业,大马士革宵禁于12月11日宣告解除。教育系统也逐渐恢复运转,12月15日,叙利亚首都所有公立和私立教育机构复课。12月18日,叙利亚一架客机自大马士革机场起飞,标志着机场恢复运转。一连串的变化让民众看到了新的希望。
过渡政府也在努力释放积极信号。巴希尔出任过渡政府总理后首次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说:“现在是时候让人民享受稳定和平静了。”另据叙电视台12月15日消息,“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领导人沙拉在接受采访时公布了一项全面的经济和安全改革计划。计划包括提高工资、解除所有派别的武装、推动重建和安置流离失所者等。
然而,现实的挑战十分严峻。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12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叙利亚最新一轮局势升级致使110余万叙平民流离失所。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12月17日指出,叙利亚目前有1700万人需要援助,占该国人口的70%以上。近1300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
“叙利亚重建不仅依赖于军事冲突的结束,更是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清华大学海外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康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采访时分析说。
内外交困:重建之路障碍重重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12月15日说,“以色列无意与叙利亚发生冲突”。现实却与之相反。12月8日,以色列几乎在叙局势出现重大变化的第一时间就对叙发动军事行动。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杜加里克12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以色列军队已进入戈兰高地,并在那里至少3个地点驻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的分析文章称,“这暴露了以色列对叙利亚领土的野心”。另据美国在线报道,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12月24日称,12月8日以来,该组织已记录到以色列对叙利亚领土发动了近 310次空袭。以色列国防军同日也表示,为了阻止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其已在48小时内“摧毁了叙利亚大部分战略武器库存”。
美国也同样以打击恐怖组织为名在叙利亚非法驻军多年,如今更是在叙加紧部署。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12月19日表示,鉴于叙利亚局势以及美国的重大利益,美在叙驻军人数已从约900人增至约2000人。美方称,美军大多驻扎在叙东北部,执行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行动。美国总统拜登12月22日说,华盛顿已经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营地和分子实施了“精准打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秦天分析指出,美国此举意图向叙利亚的过渡政府施加压力,逼迫其按照美国的要求和意愿来操作叙利亚的政治过渡进程。
土耳其也在打击叙境内的库尔德武装,旨在确保库尔德武装无法在土叙边境立足;俄罗斯与叙利亚过渡政府接触,将“在对话过程中决定”俄在叙军事基地的后续安排;欧洲国家虽然对叙军事干预减少,但仍通过制裁和外交施压试图影响叙利亚局势。“当下,各国势力已经卷入了争相填充叙利亚权力真空的‘大逃杀’,动作频频。”康田对记者指出,叙利亚重建之路困难重重,外部干预和威胁持续不断,大国竞相搅动叙利亚局势。
另一方面,叙利亚内部满目疮痍。经济崩溃、国际制裁、难民潮持续涌动、社会分裂,叙利亚重建之路难上加难。
长达十余年的内战摧毁了叙利亚国内经济。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阿拉伯国家区域局局长阿卜杜拉·阿尔·达尔达里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叙利亚过去1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了540亿美元,如今已降至80亿美元,该国贫困率从内战前的12%上升至65%。战争的毁灭性影响使国家财政枯竭,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几乎陷入瘫痪。同时,西方国家自2011年起对叙利亚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包括石油出口禁令、金融交易限制以及对叙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封锁。加之当前世界多国并未撕掉“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恐怖组织的标签,也间接切断了叙利亚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可能性。
如此经济困境使得难民救济和难民返乡很难有效开展。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艾米·波普12月20日发表声明称,叙利亚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已有1600余万叙利亚人亟需人道主义援助,超过600万人已离开该国,720万人仍在境内流离失所。最近几周,又新增80万名流离失所者。叙利亚政局12月初发生剧变后,大量外逃至土耳其、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叙利亚难民开始返回家园。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指出,尽管新成立的叙利亚过渡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欢迎难民回国,难民回归在政治上已经没有什么风险,但在经济上,叙利亚目前并不具备迎接难民回归的条件。波普则称,如果数以百万计的叙利亚难民回国,将给这个本就脆弱的社会制造新的冲突。
叙利亚的社会裂痕同样难以弥合。战争导致宗教、族群和地区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即便过渡政府逐步恢复对部分地区的控制,社会整合仍将步履维艰。叙利亚境内生活着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等多民族民众,信奉宗教与教派繁多。“民族、宗教、社会矛盾叠加,各个利益群体都有相斥严重的利益诉求,寻求和解势必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康田分析说。
重建前路迷茫
专家学界普遍认为,叙利亚的重建不仅依赖过渡政府改善民生、实现民族和解,也需要“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作为过渡政府主要掌控力量与恐怖主义彻底切割,过渡政府捍卫自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新政府获得国际社会承认。
然而,资源缺乏和大国掠夺、基础设施受损、国际社会经济制裁让改善民生的目标显得遥不可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指出,虽然叙利亚过渡政府已经成立,但事实上,叙利亚目前还处于权力真空的状态,建立国际社会公认的新政府尚需时日。
叙利亚捍卫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目标短期内似乎也很难实现。“过去十余年来,各方面势力深度介入叙利亚问题,叙利亚内部纷争已然成为典型的‘代理人争端’。”康田分析说,各国势力不会轻易退出叙利亚这一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谈判解决的可能性并不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虽然在缓解人道主义灾难上发挥了作用,为谈判搭建平台,却难以从中调和域外强权的利益诉求。
此外,各国会否解除对“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的恐怖主义认定也是一大挑战。目前,
土耳其、英国、美国等都表示正在考虑这一点,但这无法抹去“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曾经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本质,该组织仍需从根源上主动切割,而其能否通过这一关键考验尚无从判断。
“叙利亚政权更迭只是‘开端的终结’,地区和平稳定面临的风险、人民可能遭受的苦痛还远未结束,叙利亚重建路漫漫。”康田分析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