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网红中药面包:养生新宠还是营销噱头?

全文2260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近年来,年轻人群体中兴起一股养生烘焙风潮,中药面包成为网红打卡地。

02中药面包是将中药材融入现代烘焙工艺,制成具有特殊保健或治疗作用的膳食。

03然而,中药面包的养生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和药材剂量问题而大打折扣。

04事实上,市面上的多数中药面包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药膳。

05市场监管部门需关注中药面包等添加中药材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防止误导消费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IC photo / 图)

近日,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一股养生烘焙风潮,以中药材为特色的吐司面包火遍全网。“药食坊”和“仲景生活”等多家门店凭借创新的中药面包系列,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不少追求养生的年轻食客。

中药面包何以流行?中药面包热的背后,是否真的如宣传那般能够达到养生效果,抑或仅仅是停留在营销的层面?

中药面包其实是“药膳”

很多人一听到“中药面包”这个概念或许会满脑子问号:药是能随便吃的吗?面包里真可以添加中药?

事实上,在中医实践中,将中药材与食物相结合、通过烹饪加工制成具有特殊保健或治疗作用的膳食并不鲜见,它们都被称为“药膳”。

药膳是中医“药食同源”理念的直接应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内的阴阳失衡或五行不调,而食物和药物都具有“四性五味”——“四性”指的是寒、凉、温、热,“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这些性质可以用来调整体内的不平衡状态。

在这一理念下,食物和药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许多被归类为食物的物品同时也具有药用价值,而许多药材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作为食物食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发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就纳入多种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包括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等。2023年11月,新纳入党参、黄芪、灵芝、天麻等9种物质,总数达到102种。

药食同源,催生了药膳,药膳的目的是“寓医于食”,使食物不仅美味可口,也具有一定的医疗和保健功效。药膳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汤品、粥品、炖品、蒸菜、泡茶等,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党参黄芪炖鸡、银耳莲子羹等。

中药面包也是“药膳”,它是一种创新形式的药膳。传统药膳通常是指将中药材与食物相结合,通过烹饪制作成菜肴或汤品;中药面包是将中药材融入现代烘焙工艺,制成面包。

在中药面包的制作过程中,烘焙师会选用具有特定健康益处的中药材,如枸杞、红枣、茯苓、麦冬、陈皮、甘草等,将这些中药材研磨成粉或是以其他形式加入面团中,然后按照面包的常规烘焙程序进行制作。

这样制成的中药面包既有传统面包的美味,又融合了中药的香气和潜在的健康效益。

图片

(IC photo / 图)

中药面包流行的背后

中药面包流行,首先在于作为“药膳”的它,确实有着常规面包所不具备的特点。

中药面包融合“药食同源”的理念,添加中医认为的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如黄芪、枸杞、当归等,这些药材被认为可以补气养血、调理身体。对于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而言,中药面包提供了一种将养生理念融入日常饮食的方式。

作为食物本身,为了避免中药的苦味影响面包的味道,中药面包对添加的中药材有特定的选择,既要是药食同源目录里的,本身也要具有“风味”,能够赋予面包独特的香气和味道,为消费者提供不同于传统面包的体验。例如,枸杞面包带有淡淡的甜味,陈皮面包有清新的柑橘香。

从行业竞争的角度看,如今的烘焙店竞争颇为激烈,同质化也很严重,中药面包提供了一个差异化的机会。中药面包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物,为消费者带来新颖的饮食体验,满足消费者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帮助中药面包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年轻消费者的立场来看,中药面包契合年轻人“朋克养生”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当下年轻人愈发注重养生。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导致年轻人面临更多的身心健康挑战,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缓解压力和维持健康的途径。

《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相较于老年人,年轻人的健康困扰似乎更多,其中最年轻的“00后”的健康困扰最多。

但另一方面,年轻人也在“作死”。

很多年轻人一方面存在一些可能损害健康的行为,如熬夜、饮酒、暴饮暴食等,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弥补这些行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比如喝啤酒时加入枸杞、往可乐里放党参、熬夜时敷面膜等。

由此,“朋克养生”反映的是年轻人矛盾的养生态度——既想养生又不想过于约束自我,展现了年轻人对待健康隐患的轻松态度——养生方法有没有用也许没那么重要,只要它具备心理安慰作用。

中药面包就是如此,它满足了年轻人既想保持健康又不愿牺牲口味的需求。中药面包是否真如一些经典药膳那样有用了?不管了,既然它加入中药、既然它是“中药面包”,对于养生就有点用吧?

中药面包给年轻消费者的心理安慰作用达到了,就能吸引朋克养生理念的践行者。

图片

(IC photo / 图)

中药面包或是噱头

也许一些消费者并不那么在意中药面包是否真有养生作用,但我们还是得认真来掰扯一下这件事。毕竟涉及到“药”,就需要严肃对待。

中药面包真有养生作用吗?

从中医的视角来看,中药的核心使用原则之一是“辨证施治”,它强调根据个人的体质特征、具体病症以及当时的环境条件(如季节、地域)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比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体质类型、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不同的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治疗的反应有所不同;同为感冒,体虚之人可能表现为“表虚”,体质壮实的人可能表现为“表实”,治疗方法和使用的中药也会有所不同——药膳亦同理。

但很显然,作为“药膳”的中药面包,它的标准化生产难以满足这一个性化需求,很难考虑到所谓的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中药成分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对某些药材过敏,如果中药与个人体质或病症不符,药膳不仅无法起到养生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那有人会说,中药面包含有的中药剂量很低,不足以达到药用标准,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但这从侧面上不也说明了,中药面包的养生概念,只是一个噱头吗?

事实上,市面上的多数中药面包,都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药膳。药膳的有效性与中药剂量密切相关。在中药面包中,为了保证口感和安全性,药材的添加量通常较小,不足以达到传统中药疗法中预期的药理效应。同时,烘焙过程中的高温很有可能会对某些中药的有效成分造成破坏,在烘焙的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氧化或失去活性。

因此,消费者不应过分期待通过食用中药面包来达到养生目的,中药面包的养生概念更多只是噱头。

这就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和介入,既要确保中药面包等添加中药材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避免不当添加或过量使用药材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也应关注产品标签和广告宣传的真实性与合法性,防止商家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认为中药面包具备药膳的养生功能。

闯贵

责编 刘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