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六时|月上柳梢,与说唱俑一起“freestyle”

编者按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在首个“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旅游业被认定为是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旅消费成为我国新的消费增长点和动力源,文旅产业也成为观察地域文化产业和经济活力的新窗口。值此岁末年初之际,鲁网推出《山东六时》年终观察报道,让我们一起踏上旅途,回顾从晨光初起到夜色璀璨,从孔子故里到天下泉城,山东处处是风景,齐鲁各地有故事。好客山东,六时六景,皆蕴华章。


月上柳梢,博物馆下班之后,在AI“复活召唤术”下,一个汉代说唱俑开始了它的“freestyle”,为我们带来一段跨越千年的说唱。
带着活泼开朗的笑容,肢体动作灵活而生动……在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明星文物”汉代说唱俑单腿弯曲站立两千多年,仿佛在向游客们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文物承载历史,如何让文物、遗产和古迹里的文字活起来,让历史文化走进生活、走进心灵?山东,正书写着多彩多姿的答案。
让文物讲故事
山东不仅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非遗大省,还是中国博物馆第一大省。

数据显示,山东备案博物馆达735家,拥有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达127家,山东省博物馆总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革命类博物馆数量,都稳居全国第一。

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一座座“宝藏博物馆”中安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文物是历史的绝唱,如何讲好文物故事,山东各地博物馆不断创新探索——

明代的赵状元不会知道,他的卷子在今天还能特别火!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赵秉忠的殿试卷是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状元卷旁边的多媒体互动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让文物可以和观众实时“对话”。
图片
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 青州市博物馆藏
和孔夫子“微信聊天”、学拜师礼仪、与孔子及孔子的弟子们合影、戴上耳机聆听祭祀孔子时的乐音……近年来,孔子博物馆打造了一系列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观众可以更直观、便捷地欣赏和了解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时代价值,让尘封于库房已久的文物变得可观、可感、可体验。
“活”起来、火起来的博物馆,正在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融入现代社会。
与文物相融共生
有些文物,挖掘后才发现;而有的文物,始终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青岛市美术馆,有一座穹顶建筑——罗马厅。其构造带有天然“声场”,无须借助扩声设备,即可达到理想的声学效果。美术馆借此推出了音乐会、朗诵会,实现“跨界联动”。
图片

在淄博王渔洋故居,当地以“尊重历史、最小干预”为保护理念,依托基地建设,不断发挥文物建筑历史文化承载者和传播者的作用,持续深化对王渔洋文化的挖掘和阐释。

活化利用,是对文物建筑最好的保护。古老与现代相融共生,利用要合理,而保护始终是第一。
山东始终把文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好顶层设计,实施顶格保护。
相继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将文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全面推动16市完善“先考古、后出让”配套制度建设……文物保护管理全面加强,文物安全底线守得更牢。
文物游可以是这样的
看文物不止博物馆!有些风景,本身就是一处珍贵的文物。
今年4月,山东推出“文润海岱 游读齐鲁”山东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根据文物类型、价值特色和分布状况,以10个主题将齐鲁大地重要文物资源串珠成链,打造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
十大游径分别为:“礼运东方”海岱考古文物主题游径,“斯文在兹”儒家文物主题游径,“千年长城”齐长城文物主题游径,“流动史诗”大运河文物主题游径,“大河印记”黄河文物主题游径,“沂蒙精神”革命文物主题游径,“营造齐鲁”古建筑文物主题游径,“翰墨石韵”名碑名刻文物主题游径,“海不扬波”海防文物主题游径,“百年胶济”胶济铁路文物主题游径。
山东十大文物主题游径,跨越山东省16市、73个县(市、区),涵盖文物资源共232处,包括185处不可移动文物、6家考古遗址公园,27家博物馆纪念馆、53个A级以上景区。
从海岱文明到儒家文化,从碑刻古建到“四廊一线”,它们跨越时空、遥相呼应,生动展现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交相辉映、融合发展的灿烂图景。让游客穿越时空,探源文明,触摸历史,对话圣贤,感知新时代的脉动,是山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出新出彩、赋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名片。
在古城触摸历史文脉,用AI技术实现文物复原,文物古迹与现代城市和谐共生……越来越多底色厚重的文化遗产正在齐鲁大地上绽放时代新韵。
图片
来源:鲁网
首席记者:李海婧
编辑:刘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