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2024年11月,世界著名比利时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在中国举办的首个大型个展“吕克·图伊曼斯:过去”如期举行。
02此次展览展出87件/组、共计100幅画作,涵盖了图伊曼斯整个创作生涯。
03图伊曼斯的作品通常根据已有的图像作画,画面内容既有历史、知名人物、地标建筑,也有生活中的琐碎日常。
04其中,两件与中国相关的作品《朝阳》和《深圳》分别呈现了中国观众熟悉的场景。
05图伊曼斯表示,他希望人们能因为他的作品而重新定义记忆,并最终认识到记忆的不足之处。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11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年度压轴大展“吕克·图伊曼斯:过去”如期举行。这是这位世界著名的比利时艺术家在中国举办的首个大型个展,也是他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回顾展之一。展出的87件/组、共计100幅画作涵盖了图伊曼斯(生于1958年,现生活工作于比利时安特卫普)整个创作生涯。
图伊曼斯擅长根据已有的图像作画,通常在一天之内完成整幅作品,这些素材选自各种各样的媒介:照片、视频静帧、报纸、杂志、互联网和医学教科书……画面内容既有跨度广阔的历史、知名人物、地标建筑,也有生活中的琐碎日常——刺绣桌布、静物花卉、金丝雀、鸽子的眼睛……图伊曼斯从不掩饰取材的来源,甚至有意给观者留下线索,比如在画面中保留着手机屏幕下方的滚动相册。在他看来,艺术家对新媒介的抵抗都是徒劳的,“这有什么必要呢?既然赢不了,还不如把它们装到自己的工具箱里。”
“从最一开始,我的作品就是源于对图像的极端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促使图伊曼斯在创作生涯之初就开始尝试“真实的伪造”——刻意选用容易龟裂的上光油,让作品看起来具有年代感。之后,他着眼于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场景,但在视觉上却有意将其模糊化,冷静克制的色调和模糊的轮廓使画面时常处于一种失焦状态。曾有评论家指出,图伊曼斯的作品总是包含着“真情实感与有意识的遗忘之间的矛盾”。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一直是图伊曼斯关注的主题之一,此次展览上有两件与中国相关的作品,《朝阳》和《深圳》分别呈现了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场景: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和周围的摩天大楼,以及深圳鳞次栉比的高楼上方腾空而起的气球,后者来自一段记录深圳举行的某场庆典的视频画面。创作时,图伊曼斯刻意在画布上保留着截取静帧时出现在屏幕上的“后退”、“播放”和“快进”符号,从而拉开画面与现实的距离,提示观众这并非是对都市景象的直接描绘,而“快进”这一视觉符号为创作主题“深圳”这个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经济特区,增添了丰富的意涵。
早在21世纪之初,图伊曼斯就与中国产生过交集,他曾为中国策划过两个重要的展览:2007年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该展随后巡展至比利时布鲁塞尔国家美术宫;以及2009年举办的展览“事物之态”,这场中比当代艺术家的群展从布鲁塞尔巡展至中国国家美术馆。
此次展览中年代最早的画作《手》创作于1975年,距今已有50年的时间。从这幅学生时期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图伊曼斯之后的创作脉络。“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遮蔽这张图像,吞噬五官的清晰度,”图伊曼斯在回忆当时的创作时说道。画面中人物的五官被彻底抹去,只剩下模糊的面庞,身份也随着简略勾勒的深色服装而消解,这些特点都反复出现在图伊曼斯之后的肖像作品中。
真实与记忆之间微妙的关系是图伊曼斯试图通过艺术探讨的话题,他表示,“由于我的创作始于质疑且希望能从历史中获得启示,我希望人们能因为我的作品而重新定义记忆,并最终认识到记忆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