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通讯员 项聪颖
为纪念20世纪宁波籍中国画坛巨匠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成就与贡献,12月28日,“大颐寿者——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潘天寿书画作品展”在宁波博物院(宁波博物馆院区)三楼南特展馆开展。该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
展览展厅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历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作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位巨匠,潘天寿和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在中国绘画史上并称为近代四大家。他博采古今,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是诗、书、画、印的集大成者,单独其中一项均可称名家、大家。
展览展厅
该展览精选潘天寿书画26套28件,涵盖其早、中、晚各时期之作,时间跨度从1920年至1963年,全面展现这位近现代画家守常达变、借古开今的求索之路。展览的展品均为黑龙江省博物馆业务研究员李蒂早年征集而来,长期生活在杭州的李蒂与潘天寿有着密切交往。
潘天寿早期山水图
展出作品中,年代最早的可追溯至潘天寿于1920至1921年间创作的两幅山水立轴。两幅作品署名“学雄”,风格带有“芥子园”特点,是潘天寿早期尚未离开宁海时的创作。
《萱花睡猫图》
“指墨”,以手指作画,别具一格,是潘天寿创作中的重要技法。展览中,有一只“萌萌哒”的小猫,是其早期指墨作品。画面中,猫儿双耳竖立,圆眼警觉,在青色长形瓷瓶与萱花的衬托下,将静中有动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简练生动。
在潘天寿笔下,山花野草、日常风物等极平凡的题材皆能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感染力。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创作的《花卉图》、描绘西湖之春的《春酣图》、“采菊东篱下”的《秋酣图》等,都体现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松月梅图》
展览展出的作品还包括了1939年的《荷花鸳鸯图》、1941年的《山水图》等潘天寿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让观众一窥大师艺术风格的演变轨迹。《松月梅图》创作于1962年,是本次展品中尺幅最大的一幅。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文艺界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有了不同的声音,认为中国画只能作小画,不会有巨幅画作诞生。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天寿决心以实际行动打破这一偏见。这件《松月梅图》即完成于此时,堪称潘天寿指墨创作的巅峰之作。
这时的潘天寿,无论学养还是功力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逾42平尺的巨大画幅构图独特,墨梅从右下角直冲天际,松树则从左下角盘曲而上,两者呈现出剑锋相向之势,冲纸欲出,逼人眉宇。
《鹰石图》
1962年的《鹰石图》和《鹫石图》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鹰石图》中一只雄鹰俯视而立,周围环绕着苍劲的古松与嶙峋的岩石。指墨技法创造出笔触难以企及的独特效果,将这只蓄势待发的猛禽刻画得神完气足。
《鹫石图》
《鹫石图》则以简练的构图,将一只秃头鹫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鹫与底座怪石各占画面一半,墨色浓淡相宜,尽显大师功力。
《庆元旦图》
据悉,元旦将近,在展览中还有一幅非常应景的画作《庆元旦图》,是潘天寿1956年为恭贺年禧创作,红润的烛火与苍劲圆浑的墨色烛台相得益彰,淡雅双勾的水仙花与红绿相间的炮竹交相辉映,营造辞旧迎新的氛围。
(本文由宁波博物院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