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准备好了!”2024乒超联赛总决赛现场实景曝光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18字,阅读需5分钟

1.2024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将于12月30日至1月1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男女四强队伍将同台竞技。

2.赛事志愿者培训于12月29日上午举行,邀请到上海市体育局原一级巡视员陈一平分享2005年上海举办世乒赛的往事。

3.为此,上海体育馆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高缓冲、高回弹的地胶铺设,专业球台搭建以及现场声光电系统的升级。

4.同时,赛事组委会呼吁观众在比赛期间保持安静、尊重运动员和裁判员,赛场外与运动员保持正常社交距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1日,2024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从第一阶段赛事中脱颖而出的男、女四强队伍将在沪上迎来巅峰对决。参赛阵容星光熠熠、顶尖选手同台竞技,他们将在上海体育馆一展身手,为申城市民和广大观众奉上跨年乒乓盛宴。

图片乒超联赛总决赛场地

12月29日上午,赛事志愿者培训在久事体育大厦举行,特邀上海市体育局原一级巡视员、中国乒乓球协会原副主席陈一平现场讲述2005年上海举办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往事。陈一平感慨道,“20年后再次走进体育大厦,往事历历在目,当时赛事筹备、举办期间我就在这里办公。”

2005年世乒赛规模创历届新高,中国乒乓球队更是不负众望,在包揽5枚金牌的同时实现了金牌破百的伟大壮举。上海以“办成乒乓运动的盛大节日”的全新理念,没有辜负世界的期盼,举办了一届成功的世乒赛。

图片志愿者培训现场

陈一平细数当年办赛细节,“场内有比赛,场外有乒乓球文化展示,那一个星期上海沉浸在乒乓球节日的气氛中。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在当时还是很先进的。安排运动队驻地离比赛场馆车程不超过10分钟、运动员自助餐厅每天开放13个小时、每个运动队都配备联络员、给每个运动员准备了雨伞等生活用品……细节决定成败。”

彼时,赛事的举办地正是上海体育馆。这座申城地标建筑于1975年在徐家汇拔地而起,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体育馆,而其承接的第一场重量级赛事就是1976年的上海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图片上海体育馆外景

如今,申城再迎乒坛盛事,上海体育馆作为国内软硬件设施配备最齐全的体育场馆之一,也已准备就绪——高缓冲、高回弹,兼具运动性能及保护性优异的地胶已铺设完成;通过国际乒联认证,拥有出色平整度、可忽略变形量、达到弹跳与滑度完美融合的专业球台也已搭建完毕;现场声光电系统完成进一步升级,通过酷炫的视听效果让场馆现场变身为乒乓嘉年华的艺术秀场。比赛期间,这里还将采用与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时类似的“剧场模式”,以灯光聚焦主角的方式,给参赛选手和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观赛体验。

图片乒超联赛总决赛场地

上海体育大学中乒院23级研究生谢春晓是一级乒乓球运动员,也是乒超总决赛的一名志愿者。她说:“平时都是自己上场比赛,会有迫切的心情。作为志愿者的角色转换,需要做好服务,冷静地面对各种情况。我的优势是,如果观众有专业方面的问题,我能及时给予解答。”赛事期间,谢春晓的工作范围在看台,“我是孙颖莎的球迷,很喜欢看她打球。不过作为志愿者来说,我们培训也都明确要求,不能跟选手要合影,或干扰他们正常比赛的进行。本身我也是一名运动员,对优秀的选手是很尊敬的,也想维护好他们更多的私人空间。”

图片志愿者培训现场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2022级金融学专业的崔翊尧主要负责本校志愿者招募组织和后勤统筹。他告诉记者,“因为这次是乒乓球比赛,所以校内招募时挑选了一些有乒乓球知识的同学,后期大家也做了乒乓球规则的普及功课。我们的志愿者工作主要涉及综合储备、酒店服务、一体化认证岗位,按照志愿者服务的标准,结合之前志愿者工作的经验,相信大家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情况。”

在沉浸式体验高水准赛事期间,为共同营造健康热烈的赛场观赛环境,赛事组委会友情提醒广大球迷,在比赛进行中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不使用激光笔和闪光灯,为领先者喝彩,也为落后者加油;在赛场外也要和运动员保持正常社交距离、尊重彼此的空间,这既是对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尊重,也是对整个赛场秩序的有序维护。

图片上海体育馆准备好了

本届赛事由中国乒乓球协会、上海市体育局、徐汇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徐汇区体育局、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上海久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负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