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忙着记笔记,可能影响学习效果,能否有“一举两得”的办法?不少小学生有过敏性鼻炎,影响运动和睡眠,这个难题怎么破?平日总觉得文具不多,若整理起来却发现文具浪费严重,甚至同学之间会有攀比现象?
日前,在2024年“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暨第22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总决选中,这些日常遇到的生活、学习问题,成了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出发点、真问题。
近年来,各类“高大上”的科创比赛应接不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持下的学生科创课题,也会带有一丝“高不可攀”的气息。“这项小发明能否在小学生中真正试用,影响他们的生活吗?”“你的创意很好,但有多少实际价值呢?”学生的科创比赛中,类似的质疑总是不绝于耳。
与之相比,今年“小院士”评选的项目,反而多了几分“贴地气”的亲近感。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金亚秋、陈晓亚等,是此次“小院士”评选的评委。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一点: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宜过度崇拜课题的科技含量,应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课题探究过程,勇敢提出奇思妙想。
小学生热衷科创趋势明显
今年,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热度不减。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评选活动主题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大赛收到来自16个区500余所中小学申报的5000余个项目,相比去年课题申报数量增长了16%。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参赛的小学生数量超过初中生。仅以闯入“决赛圈”的20名候选人为例,其中小学生13人,其余7人为初中生。这些初中生里,有不少从小学阶段就多次参与科技探究活动。
徐汇区建襄小学学生季圣哲展示他的创意作品
对徐汇区汇师小学四年级学生王钰澄而言,过敏性鼻炎并不陌生。“同学鼻炎犯了甚至无法上体育课,妈妈鼻炎来袭睡觉和呼吸都有影响。”包括自己的母亲和同学在内,他的身边有不少人正被过敏性鼻炎所困扰。在这样细微的观察下,王钰澄发明了一款针对过敏性鼻炎的自动盐水喷雾装置,这款装置能检测到人呼吸节奏的变化,以此判断佩戴者是否需要盐水喷雾。
别看王钰澄年纪不大,却是不折不扣的科技“发烧友”。他已经在中福会少年宫参与了四五年的科技社团,掌握了简单的编程和建模技术。此次萌生了科创金点子后,他在学校和少年宫科技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地研发出了产品,并短期内经历了两次迭代。
学生科创作品不必过度崇拜“科技含量”
鼓励更多学生提出奇思妙想,是“小院士”评选的初衷之一。这从此次赛事的设置和变化上也能窥见一斑。
本届大赛在原有创造发明、自然生态、智慧城市、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车及其他类别的基础上,增设创新创意主题,队员们可以基于学习发现和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创意设计,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关注与参与。
徐汇区建襄小学学生季圣哲的创意,源于自己的一个“梦”。儿时,他曾经梦到自己坐在一朵美丽的玉兰花中央。日常生活里,他看到路边两旁的座椅大多是木质的长方形,缺乏美感,舒适度也无从谈及。季圣哲便想到了将座椅设计为白玉兰花瓣的形状。“没有人时,座椅可以合起来,像含苞待放的花苞;游客要坐下时,座椅自动打开犹如盛开的花瓣。”将自己的“梦境”转化为科创作品,季圣哲在父亲的帮助下自学了数学建模、3D打印等知识,踏入了科技创新的世界。
进入初中阶段,课堂效率常常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园南中学8年级学生钱芯雨细心地发现,如果同学们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总是匆匆忙忙。于是,她设计了一款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笔记记录与知识扩展系统。这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课堂笔记自动记录与整理系统,将传统黑板擦与教室内的摄像头实现联动,当老师准备擦除黑板内容时,系统会捕捉板书信息,并通过物联网传输至智能体平台,自动生成知识点总结,减少同学们记笔记的压力,把更多精力用来认真听讲。
园南中学8年级学生钱芯雨
作为“小院士”评选活动的评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点评说,今年的学生作品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学生对科技前沿十分关注,不少课题涉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研究领域的成果。与此同时,学生们善于观察生活,关注民生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出发,提出不少好问题。
陈凯先坦率地说,过去,不少学生科创项目看似科技含量十足,但其实大多是家长、老师越俎代庖,帮助学生完成了课题。如今,评委更在意科创作品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究竟有多少。
“让更多学生敢于提出奇思妙想,才能从小在他们心中埋下热爱科学、信任科学的种子,鼓励他们坚定地投身科学、奉献科学,将来科技报国、科技为民,成为栋梁之材。”陈凯先说。
“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暨第22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
经过几轮评选,王振羽、华亦肖、李坤恩、季圣哲、周岂加、周佳欣、周奕呈、郑煜峰、钱芯雨、黄博等10位队员荣获特等奖并被授予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作者:张鹏
文:张鹏图:主办方供图编辑:张鹏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