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上,学习型家长都在试着做好这件事!

前阵子看到一则新闻:州一家医院的心内科收治了一名35岁年轻女性,因辅导作业时被孩子拖拖拉拉的行为气到血压飙至240。去年该科室也收治过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因辅导作业导致急性心梗

在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我想起了另一组数据:

在抑郁患者人群中,有50%为学生。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

(数据来自《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一边是焦虑的父母,一边是抑郁的孩子。2023年《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里说:“开学一个多月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就已经人满为患。”

身边关于孩子厌学、逃学的求助,也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这类孩子里有所谓的“学渣”,也有大家口中的“学霸”。

有的孩子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拒绝去学校,有的孩子则是三不五时给自己“放个假”。有的孩子逃学是为了打游戏玩手机,有的孩子宁可不玩手机、在家发呆也不想去学校。

可以说,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太一样。但他们大多都表达过类似的感触——生活很“没意思”。

图片
 
“你能和孩子聊聊吗?”家长们无一例外地问过我这句话。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有问题”的是孩子。

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是“关系”出了问题



作为一名BCBA(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从行为学最新理论发展——关系框架理论来看,与其说一个人“出了问题”,倒不如说是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出了问题。


毋庸置疑,读书很苦!就像有孩子在网上说的:“如果有这么一份工作,你每天早上6点就得到工位,下午5点下班,但是要加班到23点有时候一个月只能休息两天,劳动强度远远吊打996,而且要持续12年
 
孩子们确实不容易!不过,他们抱怨归抱怨,一般情况下也仅限于口头抱怨。会真正产生厌学情绪和具体的逃避行为,绝不仅仅是因为学习本身有多辛苦。

更多的原因,应该是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家人、老师、同学)出了问题。

让我们再想象以下画面:

“你的9个上司每天在你耳边轮流念——你的工作效率怎么这么低、你的业绩怎么总是不达标,你是笨还是蠢、以后只能扫大街进流水线、不给我提高业绩你的人生就完了!


“你上这个班每个月都会有一次考核,有时甚至每周都有考核,每三年就有一次大淘汰。”


“你回到家,还要被家人批评,被时刻盯着不允许有任何的摸鱼行为……”


感到窒息了吗?

孩子张口闭口“生活没有意思”,或许有逃避压力的成分,但也可以说明——他在生活中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正向支持”与“有效沟通”。


图片


学校的系统性要求或许难以改变,来自家庭与亲人的理解与接纳在这样的时刻就更为重要。

2024年的脱口秀舞台,有一位高喊“passion”、以绝对优势登上冠军宝座的喜剧之王——付航。高考总分245,只能上普通大专;毕业后,做过会所前台、大堂保安、接线客服、外语导游,还玩过乐队,付航的过往道路或许就是很多父母抓狂的“恨铁不成钢”。然而,在付航爸爸那里,这块铁不需要成钢。

小学三年级以前,付航的爸妈也“鸡”过娃,语文、武术、英语、小号……报了不少班。爸爸问他,“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付航说,“我想摊煎饼。”

换做别的家长,可能此时已经进入“苦口婆心”模式或“怒发冲冠”模式了。但付航的爸爸却说了一番让付航记忆深刻的话,“从今天开始,咱们家会一瞬间进入快乐世界。进入快乐世界的唯一一个秘诀就是,父母深刻意识到孩子不是这块料。

“孩子不是这块料”,看起来是个“否定”评价,但这个“否定”,不是用来打击孩子的,恰恰是用来给孩子松绑、让他快乐的。

因为“不是这块料”,所以父母对你没有过高期望,你也不必感到内疚。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宽容,也是对家长自己的解脱。

当而立之年的付航拿到了《喜剧之王单口季》年度总冠军,大家问他为何能拥有如此激情饱满的状态和乐观开放的心态时,付航说,他感谢父母,爸爸对他说的另一番重要的话是,“永远不要听爸爸的,你要大胆地去做你爸从来没有做过的事,爸爸永远支持你。”

无疑,正是爸爸无条件的尊重、信任和接纳,保护了付航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图片

近年来,“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的话题经久不衰。但坦白说,当父母也不容易。有时候,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那隐性的语言施暴者:

8岁时,拿回一张95分的试卷等待表扬,父母开口第一句问的是“丢掉的5分扣在哪儿了?”


35岁时,我对8岁的孩子说出了那句“你丢掉的5分扣在哪儿了……”


一位前来咨询的妈妈说,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自己也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从日常吃饭、穿衣,到兴趣选择、交友方式,他们总能找到不满意的地方。”她突然懂了自己为何总是容易陷入精神内耗,而且又不自觉地复制了父母的某些行为。

在东亚文化中,个体的自我认同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构建的。在生命之初,孩子通常是从父母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当TA成为父母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经历,以及那些好坏参半的情绪和认知,继续传递给自己的孩子。确实,这种代际传递的影响,是很难被察觉的。


代际传递:指的是家庭养育模式对于孩子未来人际关系互动模式和质量、婚姻关系、教育子女方式、世界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回到那个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自我察觉,阻断不良传递。我们需要先觉察到习惯性的反应、思维,继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才可能开始阻断代际间不良传递。否则,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还是有很大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亲子关系的本质也是人际关系。美国知名的人际沟通导师芭芭拉·派崔特,在她的著作《正向沟通》中说:
“人们在困难的处境下,尤其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需要学会如何正向地与人沟通,而不是一味抱怨,或是采取一些负面的不理智的行动。”

如何才能成为不扫兴的父母,学会正向沟通,改变自己固有的习惯绝非易事,但值得为之努力。


 塑造,逐步接近成功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渴望获得理解与帮助,孩子也一样。他们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却缺乏支持。或许可以这样说,只有不想“学习”的孩子,没有不想变得优秀的孩子。

图片

一起来看看那些等待被看见的孩子们。

比如,被抑郁情绪困扰的孩子。抑郁情绪不仅影响情绪状态,还可能对认知功能造成损害。一项相关研究指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注意力、学习记忆以及信息加工速度等认知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

比如,学习困难的孩子。根据WHO的数据,全球5%-15%的儿童受学习困难影响。国内统计显示,13%至17%的学龄期儿童有学习困难,我国5-12岁儿童约1.5亿,即每6人中就有1人受影响,学习困难的儿童达到约3000万人。


  广义的学习困难指各种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包括:

🔎神经发育障碍,譬如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发育性学习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
🔎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感知缺陷、文化教育不利因素所致学习不良。
狭义的学习困难,特指神经发育障碍(大脑发育不良)所引起的学习成绩不好。

比如,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如学习习惯、同伴关系等),暂时没有跟上学习进度的孩子。

他们都需要具体、有效的支持。如果长期无法获得帮助,“习得性无助”行为就会出现——不管自己怎么做,始终都是不合格、不让人满意的,那不如就“摆烂”吧?

在这里,我想分享来自ABA(应用行为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则:塑造。

塑造指的是通过强化一系列逐渐接近目标行为的近似行为,最终使目标行为出现的过程。

图片

通俗地说,我们要帮助孩子设立合理的近期目标,这很重要。

一个合理的近期目标


举个例子,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具备足够的专注力,专注时间达一定长度,例如45分钟(一节课)

但假使这个孩子目前因种种原因,他的真实水平就是只能专注10分钟。那怎么办呢?那我们就把最初的标准定为10分钟或者11分钟!

如果总是以最终的目标(例如45分钟)作为标准去要求孩子,那孩子体验到的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家长的心态变化也往往经历以下的过程:一开始,他们会愤怒,认为是孩子不够努力!慢慢的,他们会委屈,抱怨为什么老天送一个这样笨/坏的孩子来,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最后,他们会绝望,认为这个孩子不适合读书,由他去吧。

不管怎么样,最后伤害的都是孩子。

图片

孩子目前的真实情况


我们要首先了解孩子目前的真实情况。举个例子,有些家长劈头盖脸地向我抱怨,孩子的专注力非常差!但当我详问他们是否知道孩子具体能专注多长时间,却没有人可以给到明确的数据。凭主观感觉作为标准来评判孩子,这是非常可怕的。

只有基于现实,制定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才是有意义的。孩子需要通过战胜一个个小目标,逐步累积成就感与控制感,也才会更有自信。

塑造,不需要急着一步到位。真正的成长,也并非与他人争个高下,而是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

实际上,作为家长的我们,若想改变固有的行为习惯,也需要遵循塑造的原则,只要每天都比之前进步一点点就够了!


 “价值”比“目标”更重要



很多人在描述孩子厌学的问题时,还会提到一个词,“内在动机”。

一部20年前的老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就与此相关。

二战后的法国,某个城市的边缘,有一座叫「池塘底」的养育院(住宿学校)。被送到这里的孩子,是老师父母眼里最“无可救药”的一批孩子。孩子们心里清楚自己被放弃了,因此他们的暴力,也因为绝望更加变本加厉。

图片


音乐老师马修给这些被视为垃圾的学生,带来了奇迹转变。除了“看见”与“接纳”,他又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寻找孩子的活力之源——内驱力。

因为,他发现,孩子们其实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想当消防员,有人想当牛仔,有人想当拿破仑的将军……

这些可爱的梦想,让他感到欣慰。他要释放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其实每个孩子心底都渴望卓越,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就算是我们现在接触到的那些口口声声说“讨厌学习”、拒绝去学校上课的孩子,其灵魂深处也是如此。厌学、对学习失去动力,只是因为他们暂时找不到学习的价值所在。但这绝非意味着,家长需要对孩子反复强调学习的“好处”与不读书的“危害”。这可能会适得其反!

图片


我们或许可以跟孩子做一些关于“价值澄清”的练习。

什么是价值?人生以价值(value)导向和以目标(goal)为导向,分别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价值?


价值指的是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渴望并且始终前行的方向。

或者说,我们可以想想,我们最终希望自己(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对于我们(孩子)的人生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才是我们(孩子)需要真正关心的?

例如,我希望自己是善良的人,是诚实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人,是勇敢的人,是孝顺的女儿,是尊重孩子的妈妈等。对孩子,我的期待就像王小波说的那样,“你自己爱干啥就干啥,首先要当个正直的人,其次要当个快乐的人。不要过于纠结是否独自一人,努力去寻求快乐就足够了。”

什么是目标?


目标是我们朝向价值方向可以不断达到的东西。目标是具体的,是可以实现的,也是可以结束的。目标的达成,让人很愉快,会产生满足感和价值感。然而,当一个目标达成以后,如果没有去设置更高的目标,进步很可能就停止了,价值感就慢慢减弱或者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在拿到学位、找到工作后,会陷入迷茫,失去方向——他们把阶段性的目标当作了价值。

而价值是方向,就像指南针一样指引我们,永远只能是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朝着这个方向,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又一个的大目标小目标。

如果说,我们仅仅热衷于给孩子设定具体目标,例如要考多少分、拿什么名次,却忽视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那么当孩子拼尽全力达到所谓的目标后,很可能会突然失去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在网上,关于“现在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焦虑和迷茫”的讨论总能引发巨大的共鸣。这也是我在执业中发现学霸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两个孩子分别坐车去动物园玩,路上需要1个小时。其中,一个孩子是完全以目标为中心的,就是要尽快到达动物园。一路上他都坐在座位的边缘,焦躁不安,每隔几分钟都要抱怨:“我们到了吗?、好累啊!还有多远啊?”,这真是一段懊丧的旅程,对他妈妈来说也是不堪其扰。

另一个孩子有同样的目标:尽快到达动物园。但是同时,他更注重这些价值:好奇、探索、享受乐趣。所以他看向窗外来往的车辆,留意路边的一草一木,聆听车里播放的音乐,闭上眼睛体验风吹拂脸颊的感觉。


两个孩子都到达了动物园,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他们的感觉都好极了,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与第一个孩子相比,第二个孩子还收获了一段充实而美妙的旅程。

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如果汽车半路上抛锚了,孩子们到不了动物园,那么哪个孩子的旅途更有意义?哪个孩子更容易感到快乐?

图片
 
以价值为焦点的生活,永远都比以目标为焦点的生活更让人满足。如果你的目标与价值保持一致,那么你就会更有追求它的动力。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明白应该怎么做了呢?

本文作者


图片

卓正心理咨询师 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硕士

内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