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连续4个月无节假日?不妨留给带薪年休填补空白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图片

2024年接近尾声,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是看看蛇年假期怎么排。有网友发现,2025年中秋节在10月6日,恰逢国庆长假,而端午节在5月31日,这意味着明年6月-9月除周末外,整整4个月都没有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分布不均跟传统节日分布的特点有关。其实不止是2025年,每年的情况都差不多,上半年从年初开始有元旦、春节、清明、劳动、端午等五个法定节假日,而下半年则只有中秋和国庆两个,如果算上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这些也起到部分放假功能的节日,上半年节假日的密集程度就更明显了。此外,端午与中秋隔得太远,中秋与国庆又往往离得太近,网友有点吐槽也正常。只不过明年的情况更特殊一点,从时间来看,端午似乎比往年早了些,中秋节则落在了国庆长假里,4个月的空窗期就这么产生了。

其中的空白不妨留给年休来填补,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而且,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这项福利要是落实好了,能起的作用非常大,能避开法定节假日的出行高峰期,能更从容自如地安排行程,还能调节节假日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比如,5天的带薪休假可以跟前后两个双休日拼成9天,10天的可以凑出两个星期。这么一算,整年的假期安排就非常合理了,没有必要在分配不均的问题上过度纠结。

关键还在于保障职工年休的权利,让年休制度惠及所有的劳动者。自2008年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至今已经16年,带薪休假制度依然在很多行业面临落实难或者福利注水的问题:一些企业随意解释年休假规则,明明是公司团建,占的却是年休假天数;上班迟到扣的竟然是年休假;有的用人单位自行制定年休假规则,有意无意间“错”把企龄当工龄、把双休日计入年休假;有些企业别说年假,连双休日都保证不了……大家普遍反映,在落实带薪休假这件事上,存在着民营企业低于国企、外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小企业不如大企业等一些不正常现象。

一些公司巧立名目克扣休假的做法,显然不符合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年休假,即便单位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并经过了职工同意,也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显然,很少有单位主动给出补偿,也很少有职工敢争取这一项权利。

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如何增加企业落实政策的主动性自觉性,如何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罚,保障职工权益,需要监管部门硬气起来,给职工撑腰。带薪休假制度在我们整个放假制度安排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被架空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