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会场里的人们都被面前的大屏幕吸引,屏幕上,有学生在凝神思考,有学生在热烈讨论,有学生在电脑前全神贯注,也有学生在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这是中国·上海第七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颁奖大会的现场,屏幕上播放的,正是学生们在一次次比赛中的风采。他们勇于尝试,敢于突破,不断挑战自我,终于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走上了今天的领奖台。
以大赛之名
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平台
7月初,“WAIC 2024青少年创新探究营”火热开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历届获奖学生代表和科技爱好者参观了元宇宙时代5G智慧工厂、国家数据交易所建设、AI辅助诊疗、杨浦大桥数字孪生管理、随申码“一码通行”等特色应用和众多明星展项。
在人机互动体验区,同学们沉浸式感受了“下棋机器人”、“智能健身镜”和裸眼3D-XR动态虚实交互体验系统等项目,这些富含人工智能技术的体验项目,让同学们直呼惊奇。
11月23日,第一届长三角地区青少年航空航天知识科普活动暨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AI少年“星”挑战活动成功举办。AI少年“星”挑战活动以“致敬中国航空航天”为主题,开展线上知识竞答,向全国青少年发出挑战邀请。这次线上活动吸引了上海、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市的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互联网扩大传播辐射,在普及AI+航空航天知识的同时,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
除了各项科技活动,主办方还有意将科技主题、科技手段与艺术思考相结合,发起了全国青少年AIGC创意创作创新挑战活动,鼓励青少年运用AIGC技术,结合对未来城市的想象与创意,创作一幅或多幅既具科技感又富含艺术美感的图像。建议青少年调研城市的未来教育、建筑设计、交通系统、生态环境、社区生活等,尤其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了解这些领域的痛点与需求。畅想这些行业未来场景的概念方案,使用AIGC技术生成所需的图像和文本,并整合到场景中。
一系列的活动,形成了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系统,为大赛造势,更为更多青少年走进人工智能创新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求创新之实
让AI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赛事评奖板块中唯一的青少年品牌赛事,青少年AI大赛以“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为宗旨,将启蒙、启迪、启发青少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兴趣、引导青少年走进人工智能生活为目标,取得了很多切实的成果。
第七届中国·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分设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4个组别,共开设5个方向11个项目,这些赛项的设计围绕时下热点,如ChatGPT、智慧社区、公共服务等实际应用问题和需求,创造性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今年参赛人数有近千人,作品相较于去年,在创新性方面进步明显,贴近前沿科技的作品比例更高,这些都离不开选手所在学校,和优秀辅导老师们的关注与付出。”
比如浦东明珠小学谢安欣同学关注城市宠物弃养问题,不仅危害到宠物自身安全,也破坏人类生活生态系统。她设计的系统试图从根本上减少宠物弃养问题。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明德校史旭腾同学则想用植物固碳的方法来减少市区的老建筑物当中的二氧化碳,创新点在于为特定场景提供特定的固碳方案。
AI生活智造赛道一等奖选手领奖
近年来,低空经济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它的产业潜能、它将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因此无人机也成为这几届大赛的热门赛道,AI无人机赛道负责人张华介绍,AI无人机比赛通过设置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飞行任务,参赛选手使用第一视角远程操控或编写程序控制无人机,集成了航空、机械设计、电子工程、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选手在一次次调试与飞行中提升任务完成精度与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I无人机赛道一等奖选手领奖
AI无人机赛道选手现场演示无人机应用
本届大赛还创新设置了“AI创无界”赛道,赛道负责人朱艺表示,正由于不设限,现场的突发情况也在考验着选手们的能力。比赛采取的是随机联队模式,每一轮的队友都不同,需要和不同的队伍商讨战略合作模式,探究对方的优势和劣势。赛道不限器材,选手们的多样化方案向裁判们展示着自主研发能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还需要随机应变,随时调整策略,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绝对是一次绝佳的锻炼机会。
AI创无界一等奖选手领奖
今年的比赛除了吸引外省市选手参与外,更有来自海外的青少年共同角逐奖项。来自美国Cardigan Middle School的八年级学生刘子博,通过关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了解到中国•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此次带来的作品是服务于老人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一方面开发了可以下载音乐,为独居老人唱歌跳舞的机器人功能,另一方面,现在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概率越来越高,所以用机器学习的原理开发了帮助老人识别物体的程序,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记忆。
AI智能协同赛道一等奖选手领奖
AI创新应用赛道一等奖选手领奖
启明日之星
将AI的种子撒入青少年心中
中国•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把人工智能的种子一颗颗撒入青少年的心田,七年来成效斐然。
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给学校的科技教育带来了新的动力。
“在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的启发下,学校这个学期开始正式开设了科创院,选拔了一部分在科创方面有兴趣、有实力的同学参与学习,并且也希望这些同学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能孵化出一些有质量的科创项目,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整个项目中有所收获,也能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参加一些科创类的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在科创院创立之前,我们学校就已经与合作伙伴一起,利用课后服务和周末社团的时间开设了科创班,其中的部分课程也涉及到机器人、编程以及简单的AI套件。在连续两届AI创新大赛中,科创班学员就可以说是参赛的主力队员。”
颁发优秀组织奖
更多的组织者觉得,大赛给孩子们带来的锻炼和成长更大。
“在此次大赛中,我校有两支队伍获得了一等奖,其余队伍获得了二三等奖。在大赛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组成团队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合作模式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共同面对挑战。AI创新大赛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到科技的魅力和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兴趣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上海西南位育中学的钱瑛老师则认为,大赛不但成为学校科技教育很好的助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她介绍说,他们学校的无人机社团名额有限,因此,很多同学都通过报名参赛,“曲线”参与无人机活动,展现自己在无人机操控或编程方面的能力。
随着一个个奖项的颁出,现场渐渐热烈,而“中国·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主题海报设计”启动仪式更是将气氛推到了高潮。
大赛有结束
颁奖会落幕
但正如上海市浦东新区
万科实验小学的学生朱若然
在她的获奖感言里所说:
“我要感谢评委们的认可和肯定。获得这项殊荣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生,能够在AI生活智造的赛道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对我努力和坚持的最好证明。这次荣获的奖项鼓励和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前路漫漫,旭日未至巅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继续努力,勇往直前,为人工智能的未来添砖加瓦。旭日东升,正当其时,科创启梦,智创未来。”
文字:杨颖
图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施培琦,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魏文娟
审稿: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