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村发展的声音(在现场)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库区移民的生活咋样了?

  冬日,记者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崔湾村,正是农闲时,村庄很是安静。

  一处两层厂房却十分热闹。尚未进楼,就听见密集的“哒哒”声。推门入内,只见20多名织工分列3排,操作着缝纫机缝制坐垫。

  崔湾村,位于淅川县马蹬镇丹江湖畔。2008年底开始,为了给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让土留地,淅川县16.6万人搬迁。部分移民搬迁到了崔湾村,村民余小彬就是其中之一。

  谈起这些年的生活,余小彬有些感慨:“10多年前,我外出打工挣钱。最近几年,父母老了,孩子又小,都要人照顾,我就回来了。如果只靠种地,手里闲钱不多,心里就发慌。”

  “像余小彬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我们要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让他们富起来。”马蹬镇党委书记夏丹深感责任重大。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马蹬镇是农业镇,要想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招引企业来办厂是条好路子。

  36岁的夏丹,一头短发,习惯挽着袖子,说话爽利,干事也雷厉风行。她回忆起招商引资的情况:“我当时联系了县里在外的老乡,有人愿意投资建设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然而,镇里要守好这一库碧水,一些项目不能上马。同时,我们去考察后发现,零部件加工技术门槛高,村民学习起来存在困难。”

  那咋办?继续走访找商机。2022年,镇干部终于招引来合适的企业——一家浙江的制衣厂愿意来村里建厂。这家企业投资100余万元,淅川县移民局投入后期扶持资金300万元。

  记者所到的就是这家制衣厂。总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生产设备200余套,电脑平缝机、断布机、蒸汽式烫台等服装加工设备一应俱全。

  工厂在2022年7月建成并招工,余小彬抓紧报了名。村里有了工厂,村民们笑了:缝衣服,我们都会,简单培训就可上手;厂里是计件工资,农闲时来厂里上班,两不耽误。

  可有了厂子,还得会接单子。采访中,余小彬告诉记者一件曲折事——一开始,村民们想多挣点钱,接下做羽绒服的单子,但技术总达不到要求,“衣服老被退货,可把大伙儿愁坏了。”

  “还是要脚踏实地!”夏丹与企业方反复沟通,最后转了个方向:生产坐垫。利润虽然没那么高,但是工艺简单,村民们上手快。

  拿起一个坐垫观察,只见布料齐整、严丝合缝。

  余小彬说话很朴实:“以前,我们做不了羽绒服,自己也生自己的气。政府又来回做工作,让我们改做坐垫。这是我们会做的,我们肯定要做好,把这个工作长久地干下去。”

  在镇里,除了制衣厂,还有仿真花加工厂、雨伞加工厂等4家工厂。

  村里有了厂子,村民生活状态发生了变化。

  “以前大家没事爱闲聊,聊出一肚子气。现在农忙时下地,闲了去厂里上班,时间可金贵着呢。”村民李爱华说。

  “我现在一个月挣两三千块钱,还能照顾得了家里。”余小彬说。

  “崔湾村制衣厂带来的变化,是淅川县党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移民致富的一个缩影。”淅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兵说,“在党员干部的推动下,淅川县有类似工厂200余家,超过8000名村民在厂里上班,实现了稳定增收。”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9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