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9月3日拍摄的阎建林绘制彩陶工艺品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一天不捏泥巴,心里就发慌,吃饭不香,觉也睡不踏实!”简陋的彩陶制作室里,围着黑皮围裙、满身黄泥点子的阎建林一边坐在墙角拉坯,一边用泥土样朴实的话说出了他几十年深藏心底的热爱与执着。对他来说,做彩陶已经成为他的命,他的呼吸,他的空气。
阎建林仿制的马家窑彩陶。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牛小栋 摄
“做彩陶罐似乎是天注定的,因为我就生在彩陶故乡嘛!”说这话时,阎建林眼里有光,脸上含笑,作为马家窑文化省级传承人的自信与自豪洋溢在话语间,“30多年来,我一直探索研究仿古彩陶制作技艺,探索出选土、和泥、拉坯、晾晒、抛光、绘彩、烧制、做旧等38道彩陶制作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要专注专心细心,稍一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阎建林说,彩陶复制工艺复杂、流程长,要求制作者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整个过程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这样做出来的彩陶才能思接千载,达到与先民彩陶神似的效果。
阎建林制陶全程手工,泥土的水分、黏性怎样?他手一抓就知端倪。拉坯在他手上就像变魔术,只见他把陶泥放到拉坯机上,随着转轮旋转速度的加快,双手轻轻蘸着盆里的泥水一遍遍地将陶泥捋起来,三捏两捋间,旋转的陶坯表面一下子行云流水般丝滑起来,瓶、盆、罐、豆,器型的塑造仿佛在随着他的心思随意赋型。整个操作过程出神入化、丝滑流畅而又一丝不苟,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成型的陶坯要晾干,再修理抛光,然后绘彩。”说话间,阎建林特意在院子里的水龙头上净了手,坐在小板凳上,抱起一只陶罐放在双膝上,一手托陶,一手握毛笔,蘸上自制的矿物颜料,一笔一画描绘起来。在他的笔下,水波纹、蛙纹、锯齿纹、鸟纹,甚至日月星辰、丰收歌舞,都被赋予神奇的力量,在陶罐上灵动起来。
“攒够100多个,就可以入窑烧制了。”阎建林放下刚绘好彩的陶罐,拍拍身上的泥土,带记者去看他的土窑。
屋后不远处的两孔土拉吧唧的砖窑,着实显得简陋,但它们却是陶胎浴火重生的重地。
“经过烧制,绘在彩陶坯上的天然矿物颜料才能与陶坯融在一起,这样陶坯就变成彩陶了!”阎建林说,窑温火候的掌握全凭经验,包括出窑后的做旧处理。
择一业终一生,甘之如饴。
9月3日,阎建林在家中制作彩陶泥坯。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把5000多年前祖先点燃的这一脉窑火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我一辈子的梦想!”为了心中这个神圣的梦,阎建林可谓竭尽全力。多年来,他不仅将陶器制作技艺传给儿子阎志强、阎小虎,还与前来学习参观的国内外陶器研究者、学者切磋技艺,不断提升自己的制陶水平。
“这几年县上很重视马家窑文化传承保护,今年县总工会给我和其他5名临洮工匠的工匠创新工作室挂了牌,还策划给我们做宣传画册,鼓励我们培育人才、传承工匠精神。”阎建林说,这更加增强了他传承马家窑文化的责任感,为了让彩陶复制技艺后继有人,他义务为县内多所中小学学生传授陶器制作技艺,种下马家窑文化传承创新的种子。
“我们的高仿马家窑仿古彩陶虽然很受欢迎,但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形不成气候。”阎建林说,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彩陶复制行列,把马家窑彩陶的仿制发展成现代化、规模化的产业。在他看来,让沉睡千年的马家窑彩陶从博物馆走向烟火人间,融入世俗生活,就是对马家窑文化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