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走进九台区兴隆街道小荒村,农家院里高高的“苞米楼子”装满了沉甸甸的“收获”,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大早,刚刚结束了一场保护性耕作线上科技讲堂的德强种植业家庭农场负责人潘丙国,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田间地头,准备拍摄新的线上培训素材。
皑皑白雪覆盖着农田,秋收后的碎秸秆夹杂在田间,这片土地不仅是丰收的象征,更是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典范。潘丙国扒开积雪,展示覆盖在地表的一层厚厚秸秆:“这是农场连续九年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代表地块,最大特点就是秸秆还田。”
从板结到松软,这片黑土地焕发新生。“过去采用传统机械灭茬的整地方式,土壤板结得厉害,踩上去硬邦邦的。”潘丙国表示,“看看现在,黑土松软、厚实,地里的蚯蚓多了,抗旱、抗倒伏能力变强了,硬是抗住了几场台风侵袭。”今年,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组测产,这片玉米地创造了每公顷3.096万斤的高产纪录。
“乡亲们了解保护性耕作都是从这片地开始的!”潘丙国介绍道,村里有100多公顷的土地已经连续多年实施这项技术。作为十里八村有名的种粮大户和保护性耕作的受益者、推广者,潘丙国九年间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护性耕作的探索中。免耕播种、苗期深松、耕地保护、地力提升……这些关键词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每一天。
“农场配备了10多台条耕机!”潘丙国兴奋地说,整地时利用保护性条带耕作技术,将盖在玉米地上的秸秆推到两旁,形成秸秆带和种植带。苗带整洁、地表平整,苗齐、苗壮、苗匀,能确保出苗率在九成以上,种玉米每公顷能保苗7.5万株。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试验,潘丙国又对保护性条带耕作技术进行了升级,形成了更加适合农业生产的“长春模式”,即“秸秆覆盖还田+精准条带耕作+苗期深松施肥”。
从田里回来后,潘丙国翻开一本厚厚的“教案”,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玉米保护性耕作有哪些好政策?什么样的种子更适合免耕播种?条耕模式有啥优势?一番深思熟虑后,老潘将关于品种的新发现记到了“教案”里,并详细写下授课内容、要点和注意事项。“这就是明天线上科技讲堂的课题,让乡亲们学会如何选种。”潘丙国说。
为了改变“只种地、不养地”的观念,潘丙国五年前创办了线上“科技课堂”,通过微信群向农民传播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政策。每日一讲,天天不落,他已经连续义务讲座2000多天,吸引了500名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合作社代表、农业专家及农民进群听讲,说动了近200户农民参与保护性耕作。德强种植业家庭农场也因此被国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评为“优秀推广基地”。
为什么这么多农民信赖这项技术?正是因为尝到了保护性耕作的甜头。小荒村村民王玉军感慨地说:“过去用再多化肥,产量也不高,秸秆还田做肥料,少施化肥产量不减反增。”王玉军表示:“老潘不仅种田有一套,建这个群真及时、真有用,课堂上天天都有新内容,把技术说得明明白白,我家的地年年实施保护性耕作。”
在老潘的带动下,今年兴隆街道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已达13.738万亩。兴隆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不仅提高了秸秆利用率,更让农民获得了技术创新的红利,最终实现稳产增产。目前,域内已分别建立起县区、街道和村级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应用基地,全面推广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
这个寒冬,在小荒村的田野上,保护性耕作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命运”。通过老潘和无数农民的共同努力,黑土地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来 源:长春日报
编 辑:杨美娜
初 审:陈思秀
复 审:袁 博
终 审:谢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