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洪玉杰
九曲黄河蜿蜒而下,将目光停留在黄河“臂弯”里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团结村,在“S”型的河谷,黄河流速变得平缓,一处被冲刷的冲积台地,如今被称为“宗日”,意为人群聚集的地方。
说起宗日,不得不提起其遗址内出土的“国宝之冠”的舞蹈纹盆及二人抬纹盆等一系列国家级文物,作为目前黄河上游发现的时代较早、面积最大、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址,不仅是我省考古文化和文物旅游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024年12月24日,寒冬中难得的艳阳天。在同德县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严志云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宗日遗址。宗日遗址距今约5600年左右,历经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甚至历史时期的发展阶段,经过1994年至1996年的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23000余件。
驱车前往巴沟乡班多村和卡力岗村间的黄河北岸二级台地,顺着村道一直往里,几个拐弯后,下车,只见不远的地方,几处早期挖掘结束的遗址已做了玻璃罩护式保护处理。
墓葬上方透明的玻璃盖板让观众对墓葬内展示的内容一览无余,一侧的通风口则可以让墓葬长期保持干燥,使得遗骸、陶器等遗迹保存得完好如初。
“你看,这就是‘宗日遗址第一灶’。”顺着严志云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厚重的玻璃板下,一个约2平方米左右的灶坑清晰可见,灶内堆砌一圈石块,石块上黑色的灼烧痕迹印证着先民们昔日生活的点滴。
据严志云介绍,“宗日遗址第一灶”是首次发现的宗日文化时期的生活区,也是一个重要的新发现。说明同德县在内的高原,在远古时代并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科研赋能,“创新”推动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效。随着我省首个文物考古研究院宗日工作站、同德县宗日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站揭牌,为深入探讨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时期人群迁徙、生业模式、文化交流、技术传播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宗日,是历史的见证和载体,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依托。为将古老宗日文化焕发“创新”风采,同德县做足了文章。
走进同德,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将历史与文化写在每一处细节里,多到每一面院墙上的特色图案,巧到设计成舞蹈纹彩陶盆样式的瞭望塔,每个人都在用最质朴的方式,将历史长河里的这片土地与文明文化紧紧相连。
文创助力,“创新”打造文旅融合发展。依托黄河大峡谷、嘉仕达林等资源,在班多村打造的宗日文化遗址景区,同德县宗日文化旅游艺术季、同德牦牛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宗日杯”高原越野跑精英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同德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将宗日遗址纳入黄河文化公园(青海段)核心展示区,宗日遗址也被列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和《青海省海南州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江苏援建项目建设资金6679万元,实施宗日遗址建设、黄河文化公园(海南段)宗日遗址、同德县运动户外公共服务设施、巴沟乡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投资9000万元的同德县宗日文化博物馆有序建设中。
赛事添彩,“创新”注入文体旅游活县新活力。充分利用丰富、优越、独特的宗日文化,举办同德县宗日文化旅游艺术季、“宗日杯”藏族扎木聂弹唱大赛,海南州首届村BA篮球赛、“宗日杯”民族传统射箭比赛、“宗日杯”真人CS挑战赛等体育赛事,全县旅游人数达95.4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4亿元。
留住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信。宗日,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呈现出先民们艺术创作的结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成为学术界研究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文明的重要基地;更是成为高原地区民族团结、齐心协力的象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启示着一代又一代人要携手共进,共同建设、守护美丽家园。
“如何通过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更好地呈现和传播打造宗日遗址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展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金名片’,这是问题所在,也是答案所在。”同德县委宣传部部长赵统英说。
编辑:肖毅;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