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社会治理智慧——安徽桐城弘扬传统美德化解社会矛盾的实践探索

图片

桐城,地处安徽中部,枕大别之脉,三面环山;濒长江之滨,一面临水。“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清代文人笔下的桐城景致,恰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晕染出桐城的灵秀韵致。由古至今,此地便以“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的盛景闻名遐迩,贤达之士辈出,文风昌盛、儒林传芳,熔铸着民族精神与人文风骨。在桐城的西南角落,坐落着一条古雅幽谧的小巷。巷内青瓦覆顶、飞檐斗拱、粉墙环立,黛色晕染岁月痕迹,映现时光静好。它不过百米长、两米宽,巷道两端,石牌坊静静矗立,其中一块之上“礼让”二字清晰可见。这里,便是声名远扬的桐城六尺巷。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六尺巷。他漫步其间,重温那段张吴礼让的动人典故,并仔细察看了桐城的历史文化展陈。“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参观六尺巷时,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席话,深刻揭示了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现代社会治理的智慧,指引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六尺窄巷,何以成为人们心中最“宽”的街巷?新时代新征程,桐城市给出了答案。近年来,桐城市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推行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创新举措,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文化注入基层治理,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文化滋养培育和谐“新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社会治理是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展开的,不是空中楼阁,不能抛开传统凭空进行。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土地上,推动社会治理不断向上向善,就一定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智慧。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在历史长河的千淘万漉中,桐城的六尺巷,于时光深处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光辉和善治智慧。脍炙人口的诗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背后,六尺巷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古人以礼相待、克己让人的处世智慧与高尚情操。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耘说:“它不仅是邻里间谦和礼让、和睦相处的佳话,更是彰显了中华民族宽仁重义、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秉持宽容豁达之心。”


为了让这一文化传统更加浸润人心,桐城市在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场所建设六尺巷文化墙600余面,开展六尺巷典故系列“微宣讲”2300余场次,营造了“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事事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谐精神”的浓厚氛围。“文化墙作为一种静态的文化展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受到六尺巷传统文化的熏陶。”安徽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王立志介绍说:“‘微宣讲’以互动性和灵活性为特点,深入社区、基层,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柔性塑造力。”通过六尺巷文化的深度熏陶与广泛传播,重塑了基层社会的精神风貌与交往方式,将文化的软约束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硬效能,为构建和谐有序、充满人文关怀的基层治理格局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在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探索中,桐城市积极推行治理积分制。构建集“分值设置、积分登记、积分应用”于一体的积分管理体系,科学设置“正负面清单”,在村(社区)设立“积分超市”,推出积分在医疗、教育、养老、金融等7类22项公共服务政策福利,引导群众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以“和”育美德。将六尺巷传统文化精神纳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明家庭、“好婆媳”以及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巾帼建功标兵等评选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孕育“和”的美德。这一举措把居民参与热情与社区善治目标相统一,发挥六尺巷文化的导向性与凝聚性,重塑基层社会规范与道德共识,促进基层治理形成以文化为魂、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内生秩序与外生规范相融合的良好生态。


群众自治奏响共治“和谐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重心落于社区,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资源聚焦才能有效回应百姓诉求。


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总有些事儿需要说道说道。六尺巷所蕴含的包容、谦和精神如涓涓细流,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群众自治方式。在群众自治过程中,桐城市精心搭建群众说事平台,广泛汇聚民意,为共治奏响序曲。“由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村民代表、法律明白人等组成的‘群众说事会’,形式多元,线上便捷高效、线下深入恳切,有效打破了交流壁垒,让各种信息得以顺畅交互。”桐城市嬉子湖镇蟠龙村党总支书记江胜霞介绍说:“无论是地区发展规划,还是民生琐事,群众的急事立说,能快速得到重视与反馈;缓事常说,始终处于关注视野。”


为了让群众说事更具实效,桐城市构建“说、商、办、评”四步走协商流程,保障各环节有序运作、协同配合。在“说”时,借助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收集信息,汇聚各方想法;“商”的环节,庭院恳谈会、楼栋议事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办”的过程中,干部牵头承办、群众携手共办、社会力量辅助帮办,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事情进展;“评”这一环节,群众客观评价办理效果,组织严谨评定,保障整个流程与结果真实可靠。为了提升“说”的质效,“群众说事会”凭借“五个清单”,即说事事项、商议情况、承办责任、办理结果、满意评价,对说事流程进行全程把控,让每一项事务都有迹可循、有序推进,做到“村民的事情自己办、众人的事情商量着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关于“群众说事会”在社区中如何彰显效能,桐城市文昌街道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乔丽娟介绍道:“‘群众说事会’为社区治理难题提供了交流与解决的平台。例如,近期居民养宠不文明现象频现,我们通过‘群众说事会’汇总大家的意见,决定在遛宠高频区域设置‘宠物便箱’,并由党员率先垂范文明养宠;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小区‘小菜园’用粪便施肥、农药包装袋垃圾成堆等问题,支部积极牵头,组织小区党员、居民代表与物业协商,按照‘无主’和‘有主’菜园的不同情况进行妥善整改。”


这种社区基层治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将居民的诉求与多元主体的力量紧密结合。它不仅有效解决了社区内部的具体矛盾和问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为构建和谐稳定、富有活力的基层社区治理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桐城市召开“群众说事会”2480余场,化解矛盾纠纷1180余件,为群众办实事1500余件。众多成果使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环境的优化和便利,归属感与认同感不断增强,推动基层治理良好局面逐步形成并稳固发展。


多元解纷绘就和谐“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桐城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关于矛盾预防与多元化解的做法,探寻六尺巷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理念的交融点。


六尺巷所承载的包容、互让精神,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富有文化底蕴的实践路径。桐城市龙腾街道兴元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高兴介绍说:“在邻里纠纷的处理上,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居民秉持相互理解的态度,在矛盾初见端倪时,便通过平和的沟通协商予以化解,而非任由矛盾激化走向诉讼途径。”这正契合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要求。


在多元解纷的探索之路上,桐城市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打造“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给群众开辟出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市级中心将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诉调对接中心、综治中心等多方面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功能齐全的服务综合体。住建、教育、农业农村等接访窗口,如一个个便民服务点,耐心接待前来求助的群众;4个法律工作室和心理咨询室,能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与心理疏导;进驻的速裁团队和8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全力为群众化解难题。桐城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综治中心咨询室主任李晓庆介绍说:“在这里,群众感受到不用到处跑,就能享受全面服务,达成‘进一扇门、解万般事’的效果。”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矛盾纠纷分级化解机制,对基层社会治理来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缓冲作用。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党总支书记章生权介绍说:“在我们村级层面,一般矛盾纠纷由熟悉乡土人情的村干部和调解员处理。这类人员扎根当地,了解邻里乡亲的脾性和村里的习俗惯例,能快速知晓矛盾根源,以拉家常、讲道理的方式,在矛盾刚冒头时就将其化解,防止小事变大。”在镇级层面,遇到重大矛盾纠纷,便整合综治、司法、民政等多部门力量。各部门协同作战,共享信息,针对问题共同商讨策略,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使矛盾得到有效控制与解决。县级层面则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召集法律专家、行业资深人士等组成的团队来处理。这些专业人员依据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抽丝剥茧般分析问题,为矛盾的妥善解决提供科学方案。如此层层负责、分级化解的方式,极大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与质量,保障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基层治理有序推进。


在多元解纷的进程中,挖掘地域特色、乡土资源能被群众广泛接受,桐城市为此培育出多个有影响力的调解品牌。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人民法庭推行的“六尺巷调解法”,成效很好。桐城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孔城法庭庭长张诚介绍说:“法官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处理案件。先认真倾听当事人诉求,再仔细分辨是非对错,然后耐心劝导双方,借助古今事例讲清道理,引导彼此谅解让步,直至双方达成和解。”2024年上半年,该法庭受理民事案件3650件,调撤率达39.67%。大量案件通过这种调解方式得以妥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社会也因此更加稳定有序,有力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


法治保障守护公平“正义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基础在基层。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党的领导,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带动群众知法、尊法、守法。”基层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区域,法治为民众参与基层事务明确了规则,成为民众行为的指引与保障,使民众知法有径、尊法有因、守法有范,促进法律铭刻于心,进而激发他们依法参与社区自治等活动,形成基层法治建设合力,推动基层治理迈向法治新高度,筑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根基。


六尺巷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谦和礼让、德法合治等理念,在桐城法治保障体系中获得了拓展与升华,催生出“六尺巷工作法”。自2015年起,桐城市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从对六尺巷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思考中,逐步开启了将文化精神融入法治实践的有益尝试。在不断摸索与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六尺巷工作法”的雏形,并在西苑社区等多个社区试点与民事调解实践中进行检验与完善。到2023年,“六尺巷调解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同年11月,“‘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这一系列成果彰显了“六尺巷工作法”在法治领域的成效。随着时间进一步推移,这一工作法在制度层面不断细化,在推广范围上持续扩大,从局部区域的试用逐步走向全市范围内的常态化应用,成为桐城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中具有当地特色且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法治与德治协同发力,共同筑牢公平正义的坚实防线,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法治保障的探索中,桐城市人民法院推动“六尺巷法官工作室”入驻同级“一站式”解纷中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推行“简案速裁、繁案精审”的办案模式。“在处理某起邻里纠纷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案时,法官严格遵循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条文,迅速厘清责任归属。同时,运用‘六尺巷工作法’,以六尺巷蕴含的谦和礼让理念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在释法明理过程中,法官详细阐释法律条文的内涵与适用情形,让当事人明白自身行为在法律框架内的界定。”桐城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三级高级法官吴问银介绍说:“就这样经过多轮调解,双方依据法律规定和道德指引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审理周期较以往大幅缩短,充分体现了法治保障下办案效率与社会效果的统一。”2024年上半年,该法院速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20天,体现了办案模式的高效性。


法律援助作为特定群体在困境中的一个出路,桐城市司法局聚焦群众生活中在法律层面的急切需求。“在社区老人遭遇保健品诈骗案件中,我们为老人们详细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同时对诈骗者阐明法律严惩力度,推动双方协商退款方案,守护老人的养老钱;在工伤事故纠纷里,受伤工人因赔偿金额与企业僵持不下,我们依工作法,解释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规定,促使双方合理退让,达成赔偿协议;面对农民工讨薪难题,我们向欠薪企业讲清劳动法规定与违法风险,劝农民工体谅企业资金困境,双方协商薪资支付安排,圆满解决纠纷。”桐城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窗口管理负责人毕大为介绍说。在各类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六尺巷工作法”成效不断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六尺巷这一传统文化故事所蕴含的谦和礼让美德,犹如源头活水,润泽了当地基层治理的田野。桐城市在传承六尺巷传统文化基础上所作出的创新,起到了引导群众崇德向善、遵纪守法,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硬支撑的作用。这启示我们,基层社会治理要开辟新境界、展现新作为,就一定要重视文化根基的深厚影响力,通过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才能激发起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来源学习时报、安徽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