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迷幻》:抽丝剥茧探寻人性深处谜题

一个房间,两个男人,三次枪响,多次反转……岁末年初,由徐昂导演的北京人艺跨年新戏《迷幻》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上演。冯远征、闫楠两位主演以极具突破性的精彩表演,吸引着观众跟随跌宕起伏的剧情,一同探寻人性深处的谜题。

《迷幻》改编自法国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的作品,他的创作灵感源于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其中十四个变奏曲分别献给了不同的人,成为作曲家留给听众的悬念。在话剧《迷幻》中,这首经典的曲子,让舞台上的两位男人都为之痴迷,也引出了一位和他们都密切相关的女人。

图片
话剧《迷幻》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方非 摄

剧中只有两个角色,冯远征扮演的作家诺克远离人群,身居孤岛;而以记者身份闯入的拉尔桑却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两个人围绕作家新出版的作品展开了真实与谎言交织的对话,每一个看似接近真相的答案却又被新的疑问所推翻。你来我往中,上演的不只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极限拉扯”,更让观众在一次次出人意料的反转中,不断感受到人性的变幻莫测和情感的复杂强大。一个渴望情感却又害怕亲密,在陷入其中时会突然抽身,用距离来保护自己;另一个则是献祭型人格,爱一个人甚至能够忘我投入到爱屋及乌的境界。他们与同一个女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既是对爱情真谛的追问,也是对彼此内心的探索。

人艺舞美设计师陈葳为该剧设计的舞美、灯光也别具一格。开放的洗手间,清冷的光线,营造出一种离群索居的氛围,让这座封闭静谧的海岛上唯一的建筑物——主人公诺克的居所呈现在观众面前。随处可见的手稿,堆叠的书籍,壁炉里燃烧的火苗和台灯渲染出的气氛,又在疏离中构建了一丝暖意。考究的细节,处处透露出人物的生活状态,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当闫楠扮演的拉尔桑独自站在台上表演时,两个角度的灯光把他的两个影子分别投在左右两边,巨大且细节不同,与剧情和人物设置巧妙呼应。

图片
话剧《迷幻》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方非 摄

看了演出之后,便会明白导演徐昂为何庆幸这部十多年前就被人艺选中的剧本当年没有被搬上舞台,因为那时他对作品的理解还没有那么深入;也会理解冯远征为何认为演这个戏“太难太累了”,但却十多年都“念念不忘”。以往冯远征在影视剧中有很多特别的角色和大胆的表演,但在戏剧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则相对传统,而《迷幻》终于让他有了突破自我、表现更加复杂多面性格人物的空间。他层次丰富的演绎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悸动的复杂情感,同时也激发人们对于爱情与自我、创作与身份的思考。

作为人艺特邀演员出现在该剧中的闫楠,同样让人惊喜,他以扎实的台风、细腻的表演,微妙的肢体语言和语气声调,塑造了一个多重人格的人物。他演的拉尔桑情感丰富深沉,让人想到那句名言:“生活就像剥洋葱,总有一片会让你泪流满面。”值得商榷的是,该剧让拉尔桑在出场后没多久,就脱掉外套露出身上不合身的粉色毛衣,并且行为举止都表现得有些刻意。也许这是导演故意埋下的伏笔,或是对剧中人物的理解,但在这样一部想要探讨“超越生死与性别之爱”的作品中,这样的处理容易误导观众,也把人物设计得似乎有些过于刻板印象了。另外,有些时候演员的位置调度,会影响台词声音的传播,侧面的观众也会难以看到演员面部的表情。

图片
话剧《迷幻》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方非 摄

不管怎样,这不是一部停留在简单是非善恶层面的作品,而是引领观众在抽丝剥茧过程中,不断去探秘人性幽微之处的深刻之作。这其中有不可告人的隐秘,也有脱离世俗的伟大,有惊世骇俗的选择,也有令人回味的慨叹。北京人艺能够将这样一部作品搬上舞台,其眼光、智慧、勇气和水平,都令人惊喜和敬佩,也让人感受到,北京人艺不仅有深厚的传统,同样还有极具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