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我们的十年”——粤剧《白蛇传·情》十周年特别演出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全国各地戏迷奔赴羊城,台上台下热烈互动,一起庆祝和回望走过的十年“青春路”。
一剧十年。自2014年首演至今,带着“青春”“创新”等特征的粤剧《白蛇传·情》,在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中刮起了一场场“青春风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剧也是解锁粤剧“青春密码”的一个成功样本。
十年演绎,解锁粤剧魅力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介绍,回顾十年成长路,粤剧《白蛇传·情》从一部尝“新”之作,到成为最受欢迎的粤剧剧目之一,是广东粤剧院新一代粤剧人结合新媒体、新市场和新理念所作出的大胆尝试。
2014年,广东粤剧院在传统题材《白蛇传》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以“情”为切入点,提炼升华“情”的实质与“爱”的内涵,结合现代审美进行重塑,创排了《白蛇传·情》,并于同年10月22日进行首演。2015-2016年,该剧在广东各高校巡演,超10万人次观看,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
2016年12月,该剧开启巡演,遍及北京、上海、武汉等40多个城市及港澳台地区,至今演出300多场,线上线下超过千万人次观看;曾在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家演出,2024年7月在新加坡再掀观演热潮。
10年来,该剧曾亮相央视五一晚会、七夕晚会、国庆晚会、戏曲春晚,广东卫视春晚,2021年哔哩哔哩跨年晚会等大型综艺节目,并在2021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为全国乃至全球华人解锁岭南粤剧的魅力。
2018年7月,该剧电影版开拍。作为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2021年5月20日公映后,票房突破2300万元,创造了中国戏曲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该影片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和良好口碑,已成为戏曲电影迈向市场的成功案例。自2021年10月在哔哩哔哩网站(B站)独家上线后,该影片至今仍在B站电影频道歌舞类型片中排名第一。
突破创新,“种草”年轻观众
经典爱情IP的年轻化表达、戏曲艺术的电影化呈现、传统美学的国潮风转化……凡此种种突破创新,让粤剧《白蛇传·情》常看常新、越看越有戏,也“种草”年轻观众。
在12月26日举办的“我们的十年”——粤剧《白蛇传·情》分享会上,主创团队与观众共话十年“情”长,引起粉丝们的共鸣。
“这十年,《白蛇传·情》让我不断成长、突破和收获。其中,从舞台版到电影版,以及由《白蛇传·情》引发的各种周边文创和跨界融合,这些都是重要的突破。”剧中“白素贞”的饰演者曾小敏在接受采访时谈道,十年来,《白蛇传·情》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股新风热浪,相关物料全网累计观看量突破10亿。
回顾这十年历程,曾小敏说,她与观众共同成长,催生了“粤剧正青春”的宣传主题。十年来,伴随着舞台版与电影版的推出,加之新媒体的传播,《白蛇传·情》不仅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更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的代表。舞台的魅力在于有创新的能力,粤剧这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吸引年轻一代。
“斜阳_若影”是粤剧《白蛇传·情》众多忠实年轻粉丝中的一个。自2015年6月与粤剧《白蛇传·情》相遇后,她便喜欢上这部作品,随即开启疯狂的追戏模式,至今已是第五十次观看粤剧《白蛇传·情》的演出。
她告诉记者:“梦幻的舞美,朗朗上口的唱段音乐,优美的身段,超燃的武戏……该剧的演绎方式更贴近年轻人,非常符合我对舞台观演的胃口。”这十年里,她见证了这部唯美的粤剧舞台作品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新观众。在她看来,这部作品并不是要颠覆传统,而是在不同的年代赋予作品与角色更多的可能。
谈到下一个十年,曾小敏表示,《白蛇传·情》的巡演将继续出发,持续扩大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海内外更多观众感受到粤剧的独特魅力。此外,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始终离不开新生力量。所以,我们还期待在下一个十年,能够看到青年演员在舞台上传承演绎粤剧《白蛇传·情》,让这部作品焕发新的生机。
【专家视点】
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白蛇传故事流传久远,不断被改编和重新释读。粤剧《白蛇传·情》凸显“情”字,重新梳理和释读故事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许仙终于跳出法海和尚的“魔咒”,深为白娘子的挚情所感召,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它与传统的同题材改编显然不同,有了一个能够与当下年轻人对话的特质,全剧也因此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故事支点”。
它的成功,对于粤剧乃至其他戏曲有着多重启示。其一,我们要重视“集体共享型故事”,这是老祖宗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老祖宗的人生历练和困惑是代代相传的,又是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的,大家都可以借用其“故事平台”作出与当下人们的困惑相互“对接”的尝试。其二,戏曲的活力不仅在于形式的创新,更在于思想的深化。其三,《白蛇传·情》的成功,还启迪大家:老故事新活力的前景是有着更迷人的可能性,我们文化自信之一就是不能辜负老祖宗留下的“千古命题”。
罗丽(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
《白蛇传·情》在电影技术运用和表现方式上都进行了革新型的探索。该片不仅让戏曲电影挣脱了传统舞台纪录片的束缚,运用更为电影化、大众化的方式展开叙事,而且大胆采用前沿视觉特效技术再现“昆仑山盗仙草”“水漫金山”等经典桥段,拓宽了戏曲电影的视觉想象空间,为观众带来视听新体验。
该片开启了戏曲电影的大片时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出了极具价值的尝试,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注传统艺术。
文|记者 黄宙辉 梁善茵 实习生 蒋晨璐 通讯员 林楷虹 祝燕彩
图/薛才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