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台州市商贸核心区集团与山姆(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举行台州山姆会员商店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山姆会员商店正式入驻台州。
这一全球仓储式会员制高端零售龙头企业的入驻,在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更好满足台州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显示着台州正不断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今年以来,人民从衣食住行等贴近生活的小切口,可见、可感台州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大蝶变。站在“三十而立再出发”的历史节点,台州全面吹响城市提质焕新号角。
当前,台州正全面推进“二次城市化”,锚定建设“省域开放型高能级中心城市”“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深入实施“3030”市区融合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城市品质。
“这几年,和合公园、葭沚老街、官河古道、十里长街等城市新地标的打造,让台州愈发有城市味。”看着城市的变化,市民陈先生有感而发。
城市新空间的出现,首要条件是空间的有机更新,为城市建设、产业提升腾出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一江两岸、商贸核心区、三江口、鉴洋湖、飞龙湖、中央创新区等融合区块形象不断丰满,椒江洪家市场群改造、黄岩九峰科技城、路桥飞龙湖科学家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域完成城市更新228万平方米,腾出发展空间近7000亩。
近几年,台州的城市发展从构建城市融合的大框架,到民生实事的落地开花,既有大刀阔斧的城市能级提升,也有绣花功夫的城市功能、品质完善提高。
最近,毗邻心海数贸港的“台州小瑞士”,凭借特别出片的简约设计和亲近自然的艺术氛围,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如何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就地点亮城市景观小品?低成本改造、高品质设计,让闲置地焕新生机,台州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既经济又有效的创新之路。
在改革创新的路上,经验成果的明确和固化也尤为关键。
今年12月1日起,《台州市城市更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省首部针对城市更新制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
开展城市更新立法,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为高标准谋划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抓手。同时,由于台州是全国少有的年轻组合式城市,该条例的制定,将有利于破除制约城市更新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供政策支撑和规范路径。
12月26日,台州机场新航站楼即将正式启用。
与老航站楼相比,新航站楼在建设规模与设备配置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新建一条平行滑行道;新航站楼总面积3.5万平方米,较原先扩大了近5倍;停机坪的数量也从原有的6个增加到了16个……
台州机场的改扩建,一方面提升了台州的城市形象,美化了机场这一城市名片,另一方面提升了运营效率,为台州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打造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台州全力攻坚127个综合交通项目,计划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0%的目标。台州正加快综合交通提级扩容,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市域铁路S2线等项目有序推进,“两高”温岭联络线、桐江大道等6个项目建成通车。
台州,依湾而生,依港而兴。近年来,向海图强已然成为台州综合交通提级扩容的亮眼成绩。
8月22日,“台州港大麦屿港区—日本关东”直航航线开通,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国际国内航线拓展至18条。
11月5日,载重5.8万吨的“宁远广州”轮稳稳停靠在玉环大麦屿港区,创造开港以来最大吨位集装箱船舶停泊记录。
从小码头蝶变成通向世界的现代化港口,大麦屿港区锚定浙东南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目标,朝着百万集装箱枢纽港奋进。
得益于港口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台州航运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今年上半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4154.3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1.0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5.1%、15.11%,增速均居浙江全省沿海港口第一。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核心是“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城市与青年都是双主体。
台州入选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已两年有余,如今,试点城市建设得怎么样?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要在一座城市生存发展,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解决就业、住房问题。
10月28日,王正哲在筹备种子计划。他想借助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向台州中小学生公益科普最新的AI技术,让他们了解大模型算力带来的技术支持。
去年,伴随浙东南智算中心落地黄岩区,在北京工作的河北邯郸小伙王正哲也随之而来。该项目的到来,填补了台州在算力公共基础设施上的空白,降低了企业的算力使用成本。
近年来,台州深入实施“青年英才聚台州”行动,2022年4月以来共征集见习岗位5.54万个,发放见习补贴5759.91万元。同时,新引进高校毕业生20.4万人,新增青年大学生(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以上)11.3万人、青年博士137人。
今年国庆长假,位于椒江葭沚老街的一家民宿——至为家居竹生活馆,每天都处于满客状态。
民宿门口,摆放着“台州市青年人才驿站”牌匾。有好奇的住客问起来,民宿老板张至伟笑着解释:“外地来台州找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免费住7天。”
全市统筹抓好青年人才驿站、人才公寓、青年社区建设,着力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到一套房”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青年人才驿站53家;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3万套(间);建设人才公寓6000余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4000余户,全市1.6万余套公租房充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