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何嘉琦 文/视频
肺结节变多、肺腺癌占比逐渐上升,这是为何?为什么有人吸一辈子烟也不得肺癌?12月28日,由四川省肿瘤学会、四川省抗癌协会、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协办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周”系列活动在成都举行,记者围绕部分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的两位大咖。
活动现场(华西医院供图)
谈现象:
近年肺腺癌占比逐渐上升
吸烟如同提前“动用”肺功能“银行存款”
在大众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前,肺结节成为焦点话题。“当前肺结节检出率的增加,实则与寿命延长、体检设备的精准化升级以及主动体检人群的增多密切相关。”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主任车国卫教授表示,5毫米以下的肺结节,原则上无需过度干预。而5毫米至10毫米的肺结节,则需专业医生精准诊断,确定手术方案后仍需观察3个月至半年,其中约10%的患者结节会自行消失。对于10毫米至30毫米的结节,务必寻求专科医生的专业建议。“大量肺结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少数部分才能转化成肺癌,肺结节不等于肺癌,肺癌不等于影响寿命。”
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并非所有吸烟者都会罹患肺癌。车国卫教授表示,2000年以前,我国肺癌以晚期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为主,与吸烟关联紧密;而近年来,肺腺癌占比逐渐上升,其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吸烟是关键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10至50倍,且吸烟还会引发冠心病、中风以及消化系统肿瘤等多种疾病,同时降低部分肺癌治疗方案的疗效。
车国卫还提醒,对于有吸烟史且已戒烟的人群,戒烟越早,肺癌发病风险越低。他形象地比喻,吸烟如同提前“动用”肺功能的“银行存款”,以40岁吸烟量达400支/年的患者为例,其肺功能相当于60岁不吸烟者。同时,三手烟的危害不容小觑,其残留于吸烟者的口腔、衣物之上,在室内环境中可长期存在,一支烟在地毯和衣物上的残留需200天才彻底清除,公共场合禁烟以及家庭环境保持无烟状态至关重要。
谈原因:
“致癌剂处理能力”人各有异
导致患肺癌风险高低不同
很多人都会听到类似说法——为什么有人吸一辈子烟也不得肺癌?
周清华。华西医院供图
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学科主任、肺癌研究所所长周清华教授表示,“不管是烟还是厨房油烟、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工业废料,以及装修污染,都会产生一种环境致癌剂,进入体内后没有直接致癌作用,人体有‘致癌体转化酶’,它会把致癌剂转化成‘直接致癌剂’,另外我们还有一套‘致癌剂分解酶’,它非常重要,会把这些‘直接致癌剂’分解掉、‘消灭掉’,通过小便排到体外去。”
“肺癌本身不遗传,但患肺癌风险不一样,对致癌剂处理的这种能力会遗传,会导致人们患肺癌风险的高低不同。”周清华教授举例,“我做过研究,A组是不吸烟人群,他的‘致癌体转化酶’‘致癌剂分解酶’都没问题,患肺癌的风险是‘1’;B组吸烟人群‘致癌体转化酶’异常,但‘致癌剂分解酶’正常,抽1包烟、2包烟、3包烟患肺癌风险,分别比A组人群高10倍、20倍、30倍;C组吸烟人群‘致癌体转化酶’‘致癌剂分解酶’都有问题,尤其是‘致癌剂分解酶’有问题,得肺癌风险比A组高80-100倍,比B组高30-50倍。”
谈进展:
全国79家大型综合医院加入华西重症肺癌学科联盟
周清华教授表示,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重大疾病,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过去我国在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但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差距逐渐缩小,部分领域如肺癌靶向治疗临床研究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局晚期肺癌治疗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不过在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及创新药物研发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华西医院肺癌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华西医院最早成立的实体化专病中心,历经十年发展已实现肺癌多学科诊治(MDT)专业全覆盖,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病程、诊疗服务。“现在包括首诊、精准治疗、基因检测等可在一个月内完成,中心还有中医科,能为患者提供针灸、灸贴、中药汤剂等服务。”车国卫教授说,目前,肺癌中心年门诊量超20万人次,局部晚期/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还牵头成立华西重症肺癌学科联盟,已有全国79家大型综合医院加入,肺癌多学科诊治的“华西模式”已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现场还进行新书发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生命至上:中国肺癌外科领军人周清华教授》详细回顾周清华教授五十载从医执教历程,展现了他在肺癌外科领域的成就与贡献,包括突破手术禁区、创新手术方式、推动早诊早筛及引领多学科综合治疗等,记录了对患者的仁心大爱及对同事、学生的关怀影响。学术周期间,多位专家分别就肺癌综合诊治新进展做主旨报告,大会还设立四个分会场,举办专题研讨会、手术演示、华西重症肺癌学科联盟远程MDT会诊等。
新书发布。华西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