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茶馆、茶铺随处可见,从雅到俗形态各异,其中要数人民公园内的鹤鸣茶社名声最为响亮。百年传承的背后,是文化的推陈出新。在这个过程中,成都晟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夏昌荣有着最直接的感受。
“我1978年就到成都来了,也算见证了鹤鸣近50年的变化,没想到有一天能演绎鹤鸣的故事。”2022年,从四川省川剧院退休后,夏昌荣便加入了《鹤鸣传奇》的演出团队,担任了其中最重要的龚姓商贾一角。
鹤鸣百年的故事在他的演绎中娓娓道来,这场沉浸式演出的背后,是茶社以百年历史为厚重根基,创新消费场景促进资源转化,走出了一条推陈出新的融合发展之路。
《鹤鸣传奇》讲述百年历史
丰富夜茶服务让观众觉得“值了”
晚上七点三十分,《鹤鸣传奇》依旧准时开演,为台下观众讲述起专属于鹤鸣茶社的故事,这是茶社夜茶服务中最受欢迎的一项。
“我们这个故事,要从一百多年说起。”夏昌荣说,《鹤鸣传奇》属于新派川剧,讲述了四川大邑县的一位龚姓商贾,在一次春游时踏入了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前身),被眼前诗画般的景致深深吸引,遂起念在此建造一个融川西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亭式厅堂,为了纪念家乡名胜鹤鸣山,他将茶社取名为“鹤鸣”,鹤鸣茶社由此诞生。
刚刚结束了七十分钟演出的夏昌荣精气神依旧很足。他说,相对于春夏秋三个季节来说,冬季由于天气寒冷,观众会少一些,就格外考验演出人员的情绪调动能力。作为沉浸式演出,演职人员也会尽量多地与台下观众互动。
作为演出质量把关人之一,夏昌荣知道,光靠讲故事远远不足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在形式上,创作团队还将川剧变脸、茶艺表演等融入到演出之中,力求让每一位观众觉得此行“值了”。
现在,《鹤鸣传奇》已有固定的演职人员20多名,团里的演员有“80后”“90后”,甚至“00后”,每场戏在正式登台演出前,都经历过多番排练。“除了恶劣天气影响外,我们每天都要演出,尤其是节假日外地来的游客多,我们希望给大家带来一段难忘的观赏体验。”
钟水饺和小龙虾一起卖
推陈出新丰富消费业态
“点一杯茶,一碟瓜子,一碗钟水饺,是属于成都人的标配。成都这座城,茶客几乎占了一半的人口,对于成都人来说,喝茶和吃饭一样的,天天离不得。“在闲暇时光里,鹤鸣茶社早就已经是多数成都人的聚集地。在这里,茶文化越煮越“沸”。
往昔岁月中,人民公园中的店铺更迭频繁,但唯独只有鹤鸣茶社始终在原址“坚守”,或许也正是因为这股“旧味”,鹤鸣茶社才能被“老成都”们所认可。
事实也的确如此。2013年,鹤鸣茶社被列入成都市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其历史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表达。如今,经历百年沧海桑田的鹤鸣茶社已扩展至约30亩的占地,为络绎不绝的茶客提供了品茗休憩的场所。
“竹椅、木桌、盖碗茶,从整个建筑的风格和装饰的用料上其实并不难看出,地地道道的老茶馆氛围就该是这样。”鹤鸣茶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做的意义并不仅是还原其本味,更重要的则是让更多人了解到其文化底蕴与价值。为了让茶客有更好的体验,鹤鸣茶社每年春季,都会对茶叶进行监控与检测,保证品质。
同时,茶艺师还会在现场与游客一同炒茶,并通过长嘴壶非遗表演掺茶与国内外游客进行深度互动。目前,鹤鸣茶社已与雅安市名山县的茶叶基地达成合作,从源头供给茶叶,完善茶叶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
鹤鸣茶社的“老”韵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地焕发新生。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品茗享受,更通过引入多元化的业态融合,让老茶馆有新活力。钟水饺总店已直接入驻鹤鸣茶社,并斥资800万进行升级改造,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维的体验感受。而为了贴近现代年轻人的消费偏好,茶社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啤酒、卤菜及小龙虾等夜食,让这里成为夜生活的又一热门选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菲菲 魏捷仪 供图 人民公园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