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援闽护法、东征守惠......在惠州,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其一生与民国前期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活动紧紧相连,密不可分。他,就是东江边成长起来的将军,杨坤如。
近日,记者走访惠州城居民,在民间聆听杨坤如生平趣事,从群书评价中换个角度,了解这位戎马一生但情义浓厚的历史人物。与征战沙场的铁血将军不同的是,民间流传的杨坤如事迹,充满着温情,记者随整理其间二三事,以飨读者。
护卫一方城池
在惠州,“杨坤如困城”的故事几乎尽人皆知,这也成为了惠州人常提到的一句民间俗语。据悉,杨坤如因家国情,少年时便以会党身份响应七女湖起义,而在率军戍守惠州城时,既守卫了乡邻生活安稳,又能与民同乐。
1923年至1925年,滇桂联军曾两次围攻惠州城,杨坤如守惠州城期间,社会治安良好,居民生活照旧。据了解,第一次围城时,惠州城中粮食渐尽,百姓日渐呈捉襟见肘之状。杨坤如随率兵至县城北门,击退联军,接谷米入城。虽然入城谷米数量不多,但他仍坚持分给城内军民食用,保障城内人员的温饱。
“守城时,我们还能如太平时日一般欢度佳节。”不少惠州老人回忆,守城期间,杨坤如还不忘组织民众过节。某次月明中秋夜,在惠州各个城门楼上,军民联欢,或弹唱,或歌舞,还有老百姓大放孔明灯,烧宝塔。城外省军见状,开枪射击,城里守军亦开枪还击,却丝毫不影响城内过节的气氛。
为故乡做好事
除了护卫惠州城,使城区居民安心度日,杨坤如还在自己的故乡汝湖镇,做了不少实事,造福乡里乡亲。
在汝湖镇东亚村杨坤如祖居后几百米处,有一个古码头:水埠头。现今已难在此处看见水埠头的详细位置,只能看见一二遗址痕迹,和一圈圈涟漪的江水波纹。
记者了解到,此处是东亚村连接东江的主要窗口,也是村内甘蔗等农产品运输的主要途径,无数船舶于此处往来,村民在江岸边上下作业。就在水埠头与东江衔接处,有一堤围,据当地村民介绍,该堤围是杨坤如自费为避免大雨入村造成损失而建,让东亚村地基免受大雨侵袭。如今,堤围旧址仍在,周边修建起了新的桥梁及堤坝,若无人讲述、指引,已难寻其间故事。
除了修建堤围,杨坤如还自费在东亚村修建学校,助学乡民。遗憾的是,因时代影响,该学校名字不详,建造时间难以追溯,又因遇上1959年的惠州大洪水,学校被冲毁,不可寻其踪迹,至今无旧址。但东亚村内上了年纪的村民,仍还记得这间学校,仿佛该校的琅琅读书声仍在东亚村内绕梁。
统筹策划|陈骁鹏
文、图|贺沁怡 汝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