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 | 最后的“挑山工”

“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有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是与挑山工联系在一起的,它已注入我的血液和灵魂……”

30年前,冯骥才的散文《挑山工》先后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挑山工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深深感染了一代代青少年,迄今已有将近3亿人读过这篇文章,冯骥才也被泰山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图片

30年,对散文《挑山工》来说,是一种纪念;对冯骥才来说,则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回望与升华。

“在泰山上,到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

冯骥才的散文《挑山工》这样描述道。是怎样一种机缘促使他拿起笔,将挑山工的形象写进作品中呢?

那是20世纪60年代,冯骥才带学生到泰山写生,在山上住了半个月。临走时,他与同行者在山沟里捡了些泰山石,放在行李里,下山时搬不动,正巧遇到两位山里姑娘,其中一个20多岁,生得浓眉大眼,脸颊红红的,手里提着一条扁担。

“姑娘,能帮我们把行李挑下山吗?”冯骥才上前打招呼说。

“可以呀!”姑娘爽快作答。

“多少钱?”

“一块两毛钱。”

条件谈妥后,姑娘当即将行李挑上肩头,沿着蜿蜒的山路轻盈而下,反将边下山边观景的冯骥才他们甩在了身后;姑娘还不时停下脚步,坐在山下的石凳上等候他们。至后来,姑娘干脆没了踪影。冯骥才一直追到泰安火车站,才看到姑娘正伫立站前,不住地擦汗,朝他们招手呢!

《挑山工》中描写的挑山工,也是有生活原型的。他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长得很精神。与之前遇到的姑娘一样,他也是健步如飞,经常不知不觉便从你身边超过去了。冯骥才很奇怪,因为从泰山脚下到南天门,崎岖山路长达20公里,挑山工身负重物,不断换肩,走的是“之”字形,比游人要多走许多路,为何还能超过游人呢?挑山工回答,你们在山路上观景、游玩,而我们却一步不停地直奔山顶,当然要比你们快啦!这使冯骥才无意中悟出一个道理:人生在行走过程中,一定要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地往前走,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等他到了南天门,远远见他已将货物运达,店主正给他点钱呢!只见他笑着回眸看了他一眼,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内中的潜台词是:看,我已经走到你前面了!

回津后,一篇关于泰山挑山工的散文便酝酿成熟了。冯骥才的《挑山工》的第三部分,被选入了中小学教材。《挑山工》歌颂了泰山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不仅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散文奖,还与姚鼐的《登泰山记》、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泰山极顶》一起,被誉为描写泰山的“四大名散文”。一篇散文作品产生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在冯骥才看来,挑山工是泰山的一种精神,一个文化符号,应当世代传承下去。所以,当他听说挑山工只剩最后一代,再无年轻人加入了,便心急如焚,决心不论多忙,也要在年内重返泰山,寻访最后的挑山工。此次登泰山,他特意带来一位博士生,计划详细记录下与挑山工座谈的内容,编写一部《泰山挑山工口述史》。

2013年11月,身穿灰绿色休闲西装,围着一条红黑格围巾的冯骥才,第五次登上“五岳之首”的泰山。冯骥才认为,“挑夫”这个行当在庐山、峨眉等名山都有,唯在泰山称为“挑山工”,“挑山”二字具有文学的意境,气魄宏大,象征着一个民族的脊梁,蕴涵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而作家要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心灵、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喜怒哀乐。

在泰山管理部门的安排下,冯骥才在泰山中天门一带,走进一间低矮的挑山工工棚。他注视和抚摸着被烟熏火燎得黑糊糊的墙壁、悬吊在房梁上用塑料袋盛装的馒头、咸菜和地面上胡乱堆放的简陋生活用品。他坐在用圆木自制的双层床的床头,询问着挑山工的生存现状,不时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当他看到里屋小桌上供奉的财神像和旁边张贴的女明星画片时,不禁又开心地笑了。是啊,就是从这里走出的质朴可爱的挑山工们,用他们黝黑而结实的肩膀,挑起了使泰山从原始搬运向现代运输方式转化的历史重担。走出挑山工的工棚后,他的心情有些沉重:这些挑山工为泰山建设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却过着这样的苦日子,从内心深处为他们鸣不平。因此,他希望管理部门关心挑山工的生活,改善他们的生活和住宿条件。

当天下午,冯骥才在泰山脚下的一家宾馆里,见到了两位已退休的挑山工——70岁的宋庆明和60岁的金玉友。两人25岁就做挑山工,几十年后,他们与将自己写入“教材”的人见面了。但此刻与他们促膝谈心的,不是一位名满海内外的作家,而是一个与他们年龄相仿、同样有着山东男儿的形貌和性格,那样和蔼可亲的普通人。从为什么要当挑山工,“挑山”的路线是什么,哪段路最难走,什么季节最辛苦,负重时身体的哪个部位最吃力,如何换肩、如何落脚、如何掌控行走速度,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与游客有无交流……每一个方面,每一处细节,都要追根溯源,刨根问底,不厌其详。冯骥才还让身旁的宋庆明卷起裤腿,捏着他的小腿说:“小腿的肌肉真结实!”

第二天,冯骥才又见到一个年轻的挑山工,这个长相有些像影视演员的小伙子,当场为他表演了“挑山”的姿势和技巧,其刚柔相济的肢体动作,令在场的冯夫人顾同昭赞叹不已!更令人惊诧的是,小伙子虽只初中毕业,见识却不浅,还拍过纪录片,上过当地电视台。他的一番“挑山”时因海拔不同、环境不同、风景不同,“心境”也不同的宏论,引来一片赞赏声,也让人看到了这一代挑山工的崭新精神风貌。

在从中天门“飞”往南天门的缆车里,冯骥才获悉,这条从奥地利引进的泰山索道,当年曾用直升机往山上吊运缆绳和部件,不料直升机遇风发生倾斜坠毁于山下,所幸无人伤亡,因此人工搬运缆绳和零部件的重任,便落到了挑山工的肩上。

“泰山运输和游览方式由一个农耕的、原始的、人工的方式,转化为现代的、文明的、机械化的方式,恰恰是挑山工完成的,这一代人很了不起,功不可没!”他说这话时,眼睛中充满对挑山工的敬畏之情。

在泰山顶峰的接待室里,冯骥才特别注意到一组照片和锦旗,上面记载的都是挑山工如何救助在山上遇险和伤病的游客,如何为他们搜寻坠落山崖的财物。最令人钦佩的是,挑山工的这些善行义举都是无偿的、分文不取的。更有许多父母携同读过《挑山工》课文的孩子,专程前来泰山旅游,兴奋地与挑山工交谈、合影,伸出大拇指夸赞:“好样的!你们是真爷们儿!”令挑山工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从而也更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没有把挑山工当成一个陌生人,一个采访对象,而是与见到自己的亲人、老乡一样。作家与人民要保持一种真挚的情感,一种血肉的联系……”冯骥才如是说。与两批挑山工座谈后,依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冯骥才送给每位挑山工两瓶好酒。其中最年长的宋庆明不好意思收,又退回来。管委会负责人说,没问题,您老就收下吧!结果,老爷子把自己挑了一辈子的扁担差人送来了,算是给冯骥才的“回赠”。

“这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重的一条扁担,你想,老人家用它挑东西挑了四十年,每次挑一百斤,累计起来得有多重啊!”

“作为泰山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当记住挑山工,为他们留下更多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留下他们整个生活的活态过程及其细节。”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


作者:杜仲华

文字编辑:杨雪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