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十的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重磅归来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丹 李岑洋

12月28日,历经一年多的精心修缮,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以崭新的面貌焕新归来,不仅恢复了昔日的面貌,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图片

年近九十岁的陈列馆“修旧如旧”

据介绍,年近九十岁的陈列馆,由于自然风化和长期使用,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坏,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隐患。为护“馆”周全,馆方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陈列馆建筑本体进行深度排查、全面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制定现场成品保护方案,保持原有风貌;邀请专家现场指导,采用文物修缮最高标准的原材料加固技术手段;遵循真实完整原则,研究传统工艺,保留立面水刷石、钢窗等建筑的传统特色。整个修缮过程尽显对原有建筑的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充分展现其深厚历史底蕴带来的艺术美感。

图片

馆方秉持以文化人、以美润心的理念,积极营造“观展—文创—休闲”沉浸式体验。在陈列馆建筑主体修缮工程稳步推进之际,同步深耕展厅内部空间,以改造升级为笔,以完善创新为墨,描绘场馆区域功能跃升的崭新画卷,同时精心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休闲区。院落改造也是本次提档升级服务的重要项目之一,科学规划、整体翻新,打造花园式院落,与充满历史气息的主场馆人文环境保持和谐共生、相呼相应。

图片

此次焕新,从艺术的品鉴到创意的采撷,全方位打造一站式、多元化的陈列馆“最美文化空间”,提升美术馆公共服务水平,为“水韵江苏”文化标识注入新的活力。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前身是1936年8月建成的国立美术陈列馆,是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的美术馆,由著名建筑师奚福泉主持设计。主楼建筑四层,建筑立面呈“山”字形,采用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划分方法,仅在檐口、雨棚、门厅等处雕刻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浮潜雕装饰图案带。主楼突出部分为阶梯回廊,中腰为三条纵跨二、三楼的透明玻璃窗,在玻璃窗与檐口装饰图案带之间,镶嵌着“国立美术陈列馆”楷体大字。展厅宽敞明亮,每一大厅矗立的八根黑色大理石柱,更增添了轩昂的气势。整体简洁庄重、典雅大方,融民族风格与西方近代建筑风格为一体,是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之一。2019年,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南京人民大会堂旧址、总统府旧址比邻而居,坐落在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遗址。

开馆首展: “见字如「吾」——张謇书法中的桑梓情怀”

恢复开放后的开馆首展为观众奉上 “见字如「吾」——张謇书法中的桑梓情怀”,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了与张謇生平、业绩相结合的130余件书法作品及相关历史文献。展览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美术馆、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南通博物苑执行。

图片

海报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他一生上下求索、披荆斩棘、苦心经营,使南通这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城镇过渡到具有现代规模的新型近代化城市。他的事业主要立足于南通,而影响却波及于全国,并传之于后世。他的行为反映了一个爱国志士对救国道路、救国方法等方面的艰苦而曲折的探求。

图片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

南通博物苑收藏有一批张謇墨宝,包括书法作品、亲笔信函、题写的碑额拓片等,真草篆隶四体皆全,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本次展览通过以天下为己任”“天地之大德曰生”“勤笃诚信以任事”“种树穿池亦漫忙四大板块,展出近百幅南通博物苑藏张謇书法作品,在呈现张謇书法艺术高度成就和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回顾了张謇的一生,阐述他在立足家乡南通,实业救国、造福桑梓的实践中流露出的爱国情怀、开放胸襟、创新精神、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

图片

图片

张謇遍临名家碑帖,

史料称其为“同光间书法第一”

张謇一生虽致力于多种事业,但平日仍临池不废,直至逝世前14天还在临帖写字。12岁时,他在三叔家邻的药王庙里用泥水匠的垩帚题字,就被人们夸为“能书”。此后,他一生刻苦研求,临写了褚遂良、颜真卿、钟繇、孙过庭、怀素、柳公权、欧阳询等多位名家的碑帖,并融合自己的理解,书法自成面貌,名高一时。翁同龢称赞其“字亦雅,非常手也”,更有史料称其为“同光间书法第一”。上海商务印书馆、南通翰墨林书局先后有《张謇临伊阙佛龛碑》《四时读书乐》《张季直狼山观音造像记》《文峰塔院东原新阡石阙铭》《千字文》《墨竹赋》《千龄观记》等20余本书法集刊印发行。

图片

南通博物苑旧影

他为慈善公益事业频频鬻字

以书法“助人伦、成教化”

书法虽是张謇的个人爱好,但也常常被他用来服务他开创的各项事业。1897年,张謇因大生纱厂集资一事至沪,期间因旅费用尽,只能鬻字自给。从1908年始,张謇为慈善公益事业频频鬻字,因所需资费甚巨,他甚至嘱托黄炎培:“兄若闻社会如愿多出钱买仆字者,望举告,仆必谨遵,劳力人固以有劳力处为幸也。”

图片

梅兰芳(右三)、欧阳予倩(左三)在张謇(左四)陪同下参观南通博物苑,在南馆前合影

1924年9月29日,张謇作《鬻字告终以诗记之》,为自己的鬻字经历画上一个句号。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他老而弥坚的豪气和济世情怀:“大热何尝困老夫,七旬千纸落江湖。墨池径寸蛟龙泽,满眼良苗济得无?”

图片

1920年,由张謇、黄炎培等人发起的江苏省自治组织“苏社”在南通成立,与会社员及中外来宾120余人集体来苑参观,张謇与来宾在中馆前合影。此时,包括博物苑在内的张謇经营的南通事业正达鼎盛之期。

不仅于此,张謇还赋予了书法“助人伦、成教化”的使命。他为通师礼堂题孔子像碑、题孟子像碑;为文天祥渡海处撰书《重建宋文忠烈公渡海亭记》以弘扬先贤的嘉德懿行;为南通博物苑、更俗剧场、梅欧阁落成撰书楹联、匾额;为各学校撰书校训;为公园内的楼台亭阁集字题额,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以助成其教化目的。

展览将持续至3月30日,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一至三层展厅展出。

修缮后开馆首展作品欣赏

图片

张謇 殿试卷

图片

张謇 日记

图片

张謇 行楷 屏条

图片

张謇 行书 七言联

图片

张謇 论厂事卷

图片

张謇 行书 王安石诗立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