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文旅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亮点,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向好快速发展,着力打造文旅融合新局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积极举办系列文旅活动。精心筹办重大演出活动,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汉风古韵”两大主题,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创新举办“汉风年·老家过 欢欢喜喜过大年” —— 2024汉中市春节联欢晚会、“龙腾盛世梨园迎春”2024首届汉中市戏曲春节晚会、“汉江天籁”汉中市跨年交响音乐会、2024年汉中市迎新春合唱音乐会、“龙娃闹春”元旦少儿才艺展演、“心随帆动·相约汉中——‘五一’帆船展示群众文化演出”、陕南民歌音乐会、2024秦岭熊猫音乐季、因为有你·乐游汉中2024汉中青春音乐会、“汉风汉韵·潮游汉中”汉服嘉年华启动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交响音乐会等大型主题文艺活动50余场。
二、规范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024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惠民演出1400余场,濒危剧种演出200场。汉台区龙江街道办事处龙江村、城固县上元观镇乐丰村、勉县勉阳街道办事处天荡山社区被省文旅厅确定为陕西省2024年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集中示范展演点。全市文艺惠民活动得到市民游客肯定,网络转载热度较高,部分演出画面被中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我市文化惠民演出影响力持续扩大。
三、艺术创作生产活力迸发。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深入实施“一县一精品”文艺创优工程,组织县区创(复)排文艺精品12个。积极统筹省、市各方资源,兼顾各艺术门类发展,汉调桄桄《何挺颖》《前夫作媒》分别入选省委宣传部2024年重点文化精品项目资助、省文旅厅全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选题,话剧《复兴号》获得第38届田汉戏剧奖剧本奖二等奖,《魏紫的春天》荣获第六届柳青文学奖,23幅优秀美术作品入选“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关中儿女》申报全省第17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秦腔《振兴路上》等3个剧目申报2025年度全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红楼梦》主题经典音乐会申报2025年度全省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我市艺术创作发展新格局持续健全。
四、传统技艺传承传播。深入推进中华优秀艺术传承传播,做好陕南民歌、汉调桄桄等汉中优秀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汉中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通过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二次审议。《撒花调》入编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一曲山歌汉中情》入选中国民歌推广计划推荐歌曲。线上线下公开征集汉中原创音乐作品近300首,开展网上展播60余期。遴选全市优秀陕南民歌歌手10余人参加全省陕南民歌培训班。组织县区参加2024全国民歌展演、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与辉同行阅山河”汉中站文艺演出、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交流、2024全国原生态船工号子展演等中省大型活动。汉调桄桄多次登录央视戏曲春晚、中央戏曲频道,纪录片《天下第一团·汉调桄桄》在央视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并先后参加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等中省大型活动,成功入选文旅部与抖音直播“聚光计划”扶持项目,《汉调桄桄“驻场”公益演出》荣获首批“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原创广播剧《藤飞山乡》正式播出,创新编排的联奏《小桃红》《银纽丝》等曲目应邀参加全省民族器乐展演。
五、监督管理持续提升。院团建设高位推进,南郑桄桄剧团、镇巴文工团纳入文旅部帮扶对象,全市10余名文艺人才到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高等院校培训深造,1人参加文旅部“天下第一团”戏曲音乐创作传习班培训。探索“校团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陕西省城固师范学校)开设三年制舞蹈表演专业课程。组织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镇巴文工团等国有文艺院团走出汉中赴外地演出,备受市场好评。基层文艺人才结构逐步优化、院团活力不断迸发。艺培监管持续强化,下发相关管理文件,督促县区做好艺培机构日常监管工作。优化行业服务,发扬“店小二”精神,积极发挥行业牵头作用,协调落实办学许可证,提升县区换证进度。全年组织开展检查20余次,检查培训机构300余家,实现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执法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