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三推”,解锁一座内陆城市品牌塑造的底层逻辑

图片绵阳市“文化三推”河北行,市民朋友共跳白马藏族圆圆舞。

2024年,出现过很多关乎城市传播的瞩目时刻:“尔滨”以热情服务享誉全网,佛山龙舟超级联赛频繁刷屏……“出圈”对一座城市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许多城市而言,“出圈”往往是被动的,突如其来的流量裹挟着巨大的挑战。以何种姿态“出圈”,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至关重要。

文 | 石登江

编辑 | 程言

2024年12月18日至20日,在阳光和煦的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广场,精彩的川剧表演、舞动的机械狮子、独具匠心的非遗手艺、雅致的李白文化长廊、熊猫赶场馆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密密麻麻的游客。

图片绵阳市“文化三推”深圳行,“机器狮”受到欢迎。

这是一场来自绵阳的“文化三推”(城市品牌推广、文化艺术推介、文旅产品推销)活动。张晓辉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文化三推”活动现场,她满怀信心地在李白文化长廊参与诗歌竞答游戏。“‘樵夫与耕者’下一句是什么?”工作人员问。“出入画屏中”张晓辉有备而来,“李白是绵阳江油人,这是李白与好友同游窦圌山时所写的。”

2024年,绵阳携当地企业、非遗传承人、少数民族艺人等一道出川,通过一场场展示展销、一次次交流推介、一场场经典演艺、一篇篇宣传作品,多维展现绵阳文化、科技、风土人情,让外界看到绵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文化瑰宝,也在更深层次整合资源,更大范围寻求合作共赢,在一次次“走出去”中“引客来”。绵阳的城市发展画卷正在“一出一入”中,变得更加繁华、唯美。

诗意和浪漫在这场活动中相逢,文化与产业在此碰撞。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绵阳选择实打实地走出去,打一场“持久战”,从年初到年末,与厦门、杭州、青岛、重庆、昆明、西安、石家庄、南京、深圳等城市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2024年的最后一站,“文化三推”走进深圳。回溯一年来绵阳行进的脚步,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绵阳,逐渐从画屏中走出,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化“破圈”,发展“破题”

2024年,出现过很多关乎城市传播的瞩目时刻:“尔滨”以热情服务享誉全网,佛山龙舟超级联赛频繁刷屏……“出圈”对一座城市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许多城市而言,“出圈”往往是被动的,突如其来的流量裹挟着巨大的挑战。以何种姿态“出圈”,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至关重要。绵阳的选择是主动出击。

“出圈”的前提是“出新”,新近的人物事件、新奇的表达方式、新鲜的切入视角……既要有“新意”,又要有“诚意”。绵阳“文化三推”的“新意”“诚意”体现在规划与落实的细节当中。在系统化的推动下,绵阳市内的文艺作品、文创产品、文旅企业等资源得以整合推出。

此外,绵阳“文化三推”活动并没有一味地依靠某个部门“大包大揽”,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让涵盖行业部门、县市区、企业、学校、医院、非遗传承人及个人商户等多方参与共建,实现多方受益。而“1+1+N”(“1场非遗文创线下展陈活动”“1场文旅资源推介会”“N个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的打法,露营集市式的展陈风格,可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绵阳的“吃、行、游、购、娱”和文化魅力。

图片绵阳市“文化三推”杭州行,举行绵阳文旅资源推介会。

“文化三推”活动的创意灵感与绵阳开放发展的思路理念一脉相承。近年来,绵阳主动“走出去”探寻标杆、对标先进,打破盆地意识,让“好产品”链接“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合作共赢,推动城市品牌持续进阶,文化交流互鉴、产品展销“带货”、企业恳谈投资、人才招引效益交织叠加。

“文化三推”活动既是展示、推广,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绵阳将所到城市的实践作为观察样本,通过走出去发现自己的短板,向“标杆”城市取经。

在对不同城市的实践观察中,绵阳总结了不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重庆以文旅融合新业态解锁城市流量增长极,将稀缺资源转化为具备商业价值的游憩载体;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科技”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批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崛起;西安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产品思维拥抱新变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文旅大IP……

“文化三推”活动是绵阳近年紧抓文化发展的缩影。城市形象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累月经年深耕细作的结果。在“文化三推”展区外,来自绵阳的多媒体儿童剧《哪吒》、音乐剧《将进酒》、民族风情剧《云朵上的尔玛》、芭蕾音诗舞《涪鸥》、现代川剧《文昌第一福》等具有绵阳烙印的原创剧目精彩上演。其中,《将进酒》荣登2024年央视网络春晚、2024年中文音乐剧票房榜TOP10第一名,驻场版已在江油大剧院开启常态化演出。

图片音乐剧《将进酒》海报。

立体、多维地呈现,而非片面、简短地展示;深度地交流与学习,而非粗浅地走过场;清晰有体系地规划,而非七零八落地奔走……绵阳以“文化三推”实打实地走进不同城市,以“文”为媒链接当地企业、市民,给予全面的文化体验,让我们看到了城市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

激发情感共鸣,书写城市记忆

在绵阳“文化三推”河北行现场,一位头戴鸭舌帽的市民手握着一本颇具年代感的笔记本,伫立在《平武“冀”忆 感恩同行》主题摄影展前。

这位市民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首批进入绵阳平武县的河北省援建人员李庆民。他手中的笔记本,清晰地记录着他们当年前往绵阳的场景:铁路两侧到处都有倒塌的建筑和裂痕,心里很不是滋味……

对于李庆民来说,平武是他的第二故乡。时隔多年,当他在石家庄再次体验到当地风土人情时,难掩内心激动。“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我看到平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既感到震撼,又感到惊喜,真心希望平武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平武县发展得越来越好。”他说。

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创造情感共鸣。“文化三推”活动的特别之处在于创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场景,游客通过现场对诗、品尝美食、学习非遗技艺、参加民族舞蹈等活动,沉浸式地体验绵阳文化。《平武“冀”忆 感恩同行》主题摄影展将李庆民带回了他印象中的平武。

图片绵阳市“文化三推”河北行,开设《平武“冀”忆 感恩同行》主题摄影展。

“就像是真的到了绵阳一样。”张晓辉说。“文化三推”活动为张晓辉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当她进一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感受时,更能创造出“社会临场感”,进而引发次级传播。

“社会临场感”是美国马里兰大学Short、Williams和Christie三位学者在《通讯社会心理学》中提出的概念,指在利用媒体进行沟通过程中,一个人被视为“真实的人”的程度及与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

在社交媒体时代,情感化叙事往往更能获得关注和反馈,更适合个体的个性化表达。游客真情实感地在“文化三推”活动现场体验绵阳文化,自发地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感受,往往能够引发更大的传播声量。

深圳行前夕,绵阳向在大湾区的家乡学子发出“绵阳有礼”礼包,带着家乡味道的绵阳米粉、精美的文创小物与饱含真情的《致家乡学子的一封信》遥寄到学子手中。深圳大学学生冯乐瑶是“幸运儿”中的一员,她带着同学们到现场与家乡“双向奔赴”,一起品尝绵阳米粉、体验绵阳文化、学习三台剪纸、寻找儿时的记忆,并且一起拍摄了Vlog。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的建构,人们以不同的形式书写城市印象,在此时此刻达到彼此共同“在场”。

集体记忆的创造,可以源于一场活动,也可以源于一个物件。和许多绵阳人一样,冯乐瑶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长虹。在“最长虹”主题展馆,我们看见了长虹的科技创新活力,也得以窥见绵阳的科技硬实力。

“最长虹”展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道:“全球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长虹压缩机;中国领先的长虹物联网模组服务于5G通信、人工智能、电力;长虹电源系统助力中国高铁飞驰大江南北;全球领先通信连接器装备中国航天空间站与蛟龙号深海探测……”这些硬核实力正在刷新大家对长虹的认知。

科技是绵阳又一张亮丽名片。如何深入认识一个具有科技感的绵阳?

2024年6月24日,位于绵阳梓潼县的四川两弹城博物馆、航天科技馆正式对外开放。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全方位再现了中国“两弹”研制历程,让参观者真切感受“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航天科技馆利用声光电、轨道车、穹幕影院等多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打造基于未来的沉浸式航天文旅探索体验项目。

图片位于绵阳市梓潼县的航天科技馆。

科技的绵阳、文化的绵阳正在通过走出去吸引更多企业走进来。四川示润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新型显示领域的佼佼者。在参加绵阳“文化三推”活动时,总经理陈彦林用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感受,“‘所需’与‘所能’,一拍即合!”

在活动中陈彦林表示,此次签约合作的主要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材料供应商,这是整个触摸屏和显示屏中不可或缺的器件。目前,涪城在这方面的资源相对较少,但作为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集聚地,需求量又十分旺盛。

这是一场“双赢”,绵阳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空间、土壤和环境,企业为绵阳产业的发展延链、补链、强链。据悉,通过“文化三推”,绵阳与多地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与引客入绵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近亿元,实现文旅商品销售总额2836万元;电商平台“熊猫赶场”入驻商家达四百多家,推动文旅资源共享、发展和优势互补。

“文化三推”带来的不仅仅是“双赢”,而是“多赢”。罗松是“炳林毛笔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曾多次参与活动。“绵阳正在脚踏实地为我们非遗传承人、传统文化做具体的、立竿见影的推广。”他说。

罗松觉得“文化三推”活动对非遗传承有很大的帮助:“有好的推广、好的产品,就会有好的销量,传承人能够看到这项技艺有很好的收入,支撑起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预期,非遗技艺在传承上也会更有号召力。”

羌族草编非遗传承人江福容从西安、重庆,到石家庄、南京,每一次“文化三推”都让她感到不虚此行。“在南京行时,我们与一家文创企业达成12万元的订单,双方还将开展深入合作。‘文化三推’让指尖非遗被更多人看见,也让我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她说。

图片绵阳市“文化三推”南京行,非遗项目草编受到市民青睐。

在青岛,北川禹露茶业有限公司、北川奕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山东“牵手”,收获530余万元订单;在石家庄,平武县食药同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找到新销路,揽获800万元购销合同……

通过“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相融发展,绵阳将文化产业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相结合,形成纽带,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增添文旅氛围。“绵阳的文化种类和成都差不多,既有深层的文化结构,也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知觉等表象的文化结构。只要构建出完善的文化体系,就能为生产赋能,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明泉说。

刚柔并济,行稳致远

在城市传播中,轻松有趣的传播内容往往能够收获更多的流量,但是高雅的文化元素也能推动城市走红。文化底蕴的力量在于营造足够的崇高感,给人一种肃穆的距离和一种追求高雅艺术和身份认同的渴望。这是人民群众更高层级的精神需求,关联的是更高层级的共情效应。

绵阳文化底蕴深厚,是诗仙李白和大文豪欧阳修的出生地,孕育了文同、苏易简、李调元、沙汀等杰出人物。在江油李白纪念馆的碑廊,藏有北宋名画家李公麟绘制的《匡山太白像碑》,画中是在匡山读书时的李白,布衣,携一竹杖,意气风发。

“李白在绵阳江油的成长经历、接受到的教育,以及四川灵秀的山水风貌、人文底蕴对他的滋养非常深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早年,李白隐居读书期间创作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他狂放不羁、追求自由、飘逸超然的性格和四川的山水人文有紧密的联系。”

李白在其生活的时代就已经备受瞩目,与其相关的话题、传说、故事,在他在世时就广为流传。即使到了今天,李白依旧备受喜爱,与他相关的讨论也并未减少。

李明泉认为,李白是多种思想因素糅合出的伟大的人物,他既具有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范式,又不完全拘束于儒家思想。李白同时具有超出世俗、环境、时代所限人性的自由的奔放和表达。他将人性最美好的、最能够迸发激情的、最能够体现人格魅力的真善美的东西张扬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的诗歌完整地、多侧面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生态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什么样的青山绿水,才能养育出举世无双的“诗仙”?绵阳藏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是李白题咏江油窦圌山的诗作。窦圌山是国家地质公园,是四川省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戴天山是李白读书的地方,该山因海拔较高,似与天同齐而得名。

图片窦圌山风光。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上楼诗》则是李白上越王楼所题。旧时越王楼为唐太宗第八子李贞所建,素有“天下诗文第一楼”之称。杜甫写下《越王楼歌》,陆游在《越王楼二首》中描述“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可见文人墨客对越王楼的雄伟瑰丽皆是赞叹不绝。

“绵阳孕育了李白、欧阳修等历史名人,他们的才华也造就了绵阳璀璨的历史文化。”李明泉说。

图片越王楼风光。

人是城市活力的象征,让城市有了呼吸和温度。人建设城市的过程,也是唤醒城市的过程。建设者的风华气度,镌刻在城市的发展基因之中。“三线”建设时期,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涌入绵阳,他们是肩负国家使命的知识分子,也正是他们为绵阳的文化底蕴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市民的品质是城市品质的映射。前人的璀璨光辉,照耀着后人前行的道路,千千万万的绵阳人共同映射出了绵阳这座城市“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

城市品质是一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所塑造的,城市形象的打造需要久久为功。这不仅是传播的课题,也是城市治理、营商环境、文旅发展等多个要素相互促进的综合产物。这是一场“持久战”,而非“突击战”,需要做好“外功”,更要修炼“内功”。

在做好“外功”的同时,绵阳也在修炼“内功”,从全市层面优化景区、旅游产品、道路、停车位、指示牌等大小细节。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名副其实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第三城”、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绵阳正吹响“加快建设成渝文化副中心”号角。

近年来,绵阳不断探索文旅融合之道,着力挖掘以李白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资源、以国防军工为代表的红色科技资源、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资源,以“白、红、绿”为代表的文旅品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寻觅“诗与远方”。

图片绵阳城市风光。

绵阳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承载地。绵阳既有“九寨后山”王朗自然保护区、绵阳“香格里拉”虎牙大峡谷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又延续着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等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2025年,绵阳九绵高速全线将建成通车。九绵高速是四川省内通向九寨沟景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将沿线李白故里、九皇山、大熊猫国家公园等串点成线,中外游客可以更快速、便捷地体会四川的美丽与魅力。此外,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为绵阳文旅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文化与科技是绵阳的一体两翼,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共识。“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科学需要想象力,艺术更需要想象力。”李明泉说。如果绵阳科技硬实力是“刚”,那么文化就是“柔”。文化代表着绵阳具有浪漫想象力、富有创造力、勇于“破圈”“破题”的一面;科技和国家使命则代表着绵阳厚重、有担当、有实力的一面。文化与科技在绵阳协调发展、彼此支撑,“刚柔并济”“轻重并举”,在绵阳激扬出一种极致的美好。

一座城市的发展定力如何体现,不同城市或许有不同的注解。万事贵有恒。绵阳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一场又一场的活动、一次又一次走出去、持续的学习交流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以量变的不断积累静待质变的飞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绘就城市发展的蓝图。

(图源:视觉绵阳)

参考资料:

[1] 《一年九城,绵阳“文化三推”的2024足迹》. 涪江观察. 郭若雪 尹秦。

[2] 《跨越16年!河北援建人员在家乡与“第二故乡”平武重逢》. 涪江观察. 任露潇 郑金容 刘曾太 任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