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核史 | 92岁离休干部吕士钦:永葆先锋本色

【口述核史-离休干部访谈】


核工业广大离休干部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他们在核工业的创建、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是中国核事业发展的奠基者、核工业发展的开拓者和核工业精神的书写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目前,核工业健在的离休干部平均年龄达94岁。


在即将迎来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按照集团公司“整体•协同”年工作部署,集团公司社会事务部联合党群工作部、二二一局、宣传文化中心,组织开展离休干部口述核史活动,采访了参加过核工业创建、改革、发展历程中各领域的离休干部典型代表,探寻老一辈核工业人不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历史,抢救保护核工业重大事件史料,传承核工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图片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章明确规定,党员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时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中核建中后勤保障服务中心党委第一支部“三会一课”现场,耄耋之年的支部副书记吕士钦正在带领党员学习新党章。“老革命”讲话时军姿挺拔、声音铿锵,其讲述之所以富有感染力、穿透力,其源泉在于92年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共产党员最鲜活的“实景课堂”。
图片

投身革命  为人民打江山

吕士钦,1932年出生,籍贯江苏南京。少年时期吕士钦居住在南京六合区,一出家门,抬头就见鬼子汉奸的碉堡,七八岁时就要给被抓去修公路的父亲送饭。年幼的吕士钦见惯了“亡国奴”命如草芥,却也从那群打着“和平、反共、救国”军旗的伪军那里,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鬼子汉奸的克星,是中华民族的救星。
1949年,17岁的吕士钦就在此时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滁县军分区特务营侦察连担任通讯员。吕士钦回忆,当时最艰巨的任务中,总有声音高喊“我是党员我先上”。日常作息中,各级领导对待战士就像父兄一样亲切慈祥,生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打江山”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吕士钦对中国共产党逐步有了深刻的认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他的心愿。其间,吕士钦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工作中向党员看齐,在征粮剿匪、土改工作等斗争中,他英勇战斗、敢为人先、勇担重责,锻炼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作风。1951年11月,由于表现优异、政治过硬,他被部队调入空军中级指挥训练班、成都十四航校工作,并于1955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吕士钦说:“宣誓入党,可能是我这一辈子最浓墨重彩的一刻!” 这种组织生活的强烈仪式感,既增强了作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又激励了斗志,此后吕士钦身心便深深地刻上了“先进”“忠诚”的烙印,历任排长、区队长、飞行团参谋,完成了从“草上飞”到“天上飞”的转变。
1962年的十四航校关键材料短缺、供应不足,很多飞机无法使用。航校从原来的4个飞行团和1个飞行大队,缩编成2个团。残酷的现实让吕士钦对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有了切肤之痛。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四化”建设,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守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吕士钦也在党旗下苦练本领保卫祖国、努力工作抓好生产。档案中的师级单位“生产劳动模范”、航校“四好干部”等荣誉证书,家中收藏的已经泛黄的老照片、蕴含故事的老物件……见证着老人跨越时空的忠诚担当!
图片
吕士钦(第一排右一)

艰苦创业,为国家铸重器

1964年,十四航校改为民航,吕士钦被调到四川省公安总队2团9连任政治指导员。1969年他作为当时的中核建中警卫营干部加入了厂军管会,从事设计处、军管相关工作。1978年,吕士钦转业到中核建中,先后在机关党委、三分厂党委、修建处工作,历任党委副书记、总支书记。与“核”结缘,荣耀一生。吕士钦见证了中国核工业白手起家的艰辛,投入了干事创业的大潮。
当时工厂的生产环境是很艰苦的。就以上班为例,工作厂区距离生活区有几十里,路途需要1个多小时车程。路远还在其次,关键还横亘着一条波涛汹涌的金沙江。在80年代金沙江大桥没有修建前,职工上下班要靠轮渡,风里来雨里去,有时因大雾或极端天气,上下班就会受影响。再说生活条件,由于全国性生活物资匮乏,购买生活物资需要各种票证,一人一月仅供应半斤油、半斤肉。职工家属住的房屋是“干打垒”,做饭烧的是块煤、“蜂窝煤”,用水喝的是“一斤水里二两沙”的金沙江水,水中消毒用的是味道浓郁的硫酸铝,尽管当时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很高,工作情绪很饱满,生产生活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吕士钦引以为豪的就是参加了“728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建设。
1973年,二机部决定在中核建中建设中国首条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暨“728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此时,吕士钦所在的修建处是基建的“先行官”,改造老厂房、修建新厂房,还要兼具生活区建设等任务,可谓“点多面广战线长”。
吕士钦回忆,修建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不仅仅是工期紧、涉及兄弟单位多、交叉作业多、入场工种多、安全压力大、作业技术难度高,更重要的是从中途缓建到恢复建设,必须做好应对方方面面困难的准备。修建处班子多次开会协调、分析研究后认为,要想圆满完成安装任务,关键在于整合资源、协调队伍、提高能力,使得干部职工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在此过程中,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发挥“两个作用”!当时的修建处所辖4支队伍,一支队负责安装;二支队负责土建;三支队负责运输;还有一个预置队,负责制作预置板,兼职制作办公用具。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在修建处班子的精心组织下,他们经过科学的管理、严格的措施、规范的培训、精心的磨合、积极的协调、默契的配合,四支队伍很快进入了角色。全体员工相互配合,对工程安全和质量严格把关,使得各项工程井然有序、快速推进,确保了工程节点目标的实现,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为共铸“国之光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据参与会战的老人回忆,“吕书记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挖地基,搅拌混凝土,扛砂石料……样样干过”“大家都知道,要找吕书记签字就去工地找人,八九不离十。”
“施工中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安全,就是对党负责、对党员干部职工负责,对员工家属负责,我们正是秉持这样的原则发挥‘两个作用’,保持了党员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为胜利的天平增添了砝码……直到完工,没出一丝纰漏,我才松了一口气!”回忆往事,吕士钦侃侃而谈,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
图片

发挥余热,传承光荣传统

“对待党交待的事情,老吕从不拖泥带水。”这是妻子魏建华对吕士钦的评价。据她讲述,50年代的一天,部队接到命令紧急开拔到峨眉执行军事任务,吕士钦义无反顾地带着队伍奔赴目的地。“那时我怀着老大,家里生活又艰苦,常常要吃红薯和南瓜填肚子,真不想他离开。”魏建华不无嗔怪道:“孩子生下来十个月他才回家。之前不是没气他、骂他,想着回来让他好看!可见面后见他的脸颊、手脚,瘦得皮包骨头,我可心疼喔,就把收拾他的事情忘了。”后来,魏建华才知道,这次任务中吕士钦差点牺牲,最危险时,土匪几乎抢到了吕士钦的配枪!对于这段往事,魏建华心有余悸,她介绍说:“老吕给四个孩子取名,前三个带‘峨’、‘川’、‘蓉’字,这是纪念战斗、工作过的地方;最小的带‘兵’字,是他对部队的念想!”
对于妻子的“吐槽”,吕士钦报以爽朗大笑:“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是党教育我、培养我,我当然要好好工作回报党和人民。年轻时全靠她辛苦操持家里,让我无后顾之忧。1993年离休之后,我就一直陪她,算是补偿吧!”
“吕老即便离休,心里也装着公家、想着大家” 吕士钦所在的党支部书记封云介绍,自离职休养以来,吕士钦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他关心国家大事、心系企业发展,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尤其是离休支部希望他支持工作时,吕士钦义不容辞,针对离休老干部党支部的特点,倾注极大的精力做好了党建工作。从认真参与“三会一课”,到带头撰写材料、积极建言献策、做离休老干部的思想工作……在老同志中起到了带头作用,确保了队伍的和谐稳定。
而吕士钦之所以在老同志中有威望、“说得上话”,除了在工作时敬业勤政、廉洁奉公,树立了“好口碑”,也在于他在生活中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吕士钦有早起锻炼的好习惯,发现小区路灯损坏、公共场所、道路存在安全隐患等,他都积极向后勤部门反馈意见。在四川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灾难后,他不仅自己带头捐款捐物,而且要求家庭子女积极主动的为灾区捐款,同时还为身边的困难家庭多次捐款。
从这对银发夫妻絮叨往事的“甜蜜”中,从吕士钦所在支部的介绍中,“老革命”家庭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助人为乐的良好家风扑面而来,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让一个老党员的精神坐标熠熠生辉!从吕士钦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人的精神铸就了过去,也将定义现在与未来。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以身作则、模范带头,英勇不屈、顽强战斗,共产党人的这些特质迸发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必将激励核工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干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