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高龄”电梯全面开启“焕新”之路!
“坐上新电梯,方便又安全!我们整幢楼的居民心里都踏实了,太幸福了!”临近年底,气温渐低,东方名都小区居民心里却暖洋洋的,12月27日,宜昌市首批3台超长期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东方名都5-1、6-1、12#电梯焕新交付仪式成功举办。据了解,该项目不仅享受国家发行的超长期国债补贴,而且从拆梯到验收合格只花了15天时间,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交付。“去年我们电梯坏了一个月,我住11楼,每天反反复复爬楼梯,真的是太难了。”居民周庆芳谈起旧电梯还有些心有余悸,“今年国家给了我们这个政策,国家补贴15万后,我们整栋楼共40户业主,自筹最低的出了300多,最高的也只出了2000块钱。我们12号楼业主都开心的很,现在回家或出门,幸福感满满!”提起新电梯正式交付,周女士非常开心。据了解,在提升电梯配置的同时,电梯企业还为小区电梯提供了2年免保服务,含定期检查、更换零件、快速响应故障并现场修复。宜加梯东方名都项目经理何双说:“我们将对更新后的电梯进行智慧升级,比如,配置智能刷卡乘梯、物联网智慧监测及电动车阻门功能,可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电梯运维状态。”“随着电梯交付仪式的圆满完成,我们将迎来伍家岗区超长期国债项目44部电梯更新工程全面开工!”伍家岗区住建局副局长余顺清表示,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超长期国债重点支持使用15年以上(2009年1月1日前办理使用登记)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优先支持使用20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申报方式为多台电梯打捆以项目的形式申报,补助标准为更新电梯每台定额补助15万元,不足部分,房屋维修基金尚有可用资金的,在电梯改造时可申请使用该项资金,没有房屋维修基金的,居民进行自筹,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切实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推动了居住品质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作为宜昌市重点抓的民生工程,是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小事”、紧连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2019年伍家岗区住建局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坚持“愿装尽装”基本原则,持续深化“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加梯模式,通过进“家门”、听“民声”、解“民忧”的工作方式,将加装电梯工作作为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持续用力推进加装电梯这一民心工程不断走深走实。从最初的一栋楼加装电梯的“破冰”尝试,到后来的世纪花园、城昌怡园等小区的探索,再到港务小区的成功推进,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流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伍家模式”,实现了从局部示范到全面推广的跨越、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让更多居民圆了“加梯梦”。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力量。伍家岗区住建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结合各个小区规模、管理现状、居民自治等情况,探索实施“社区+小组长+楼栋长”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小区老党员、小区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成立“加梯服务队”,选好“带头人”,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发挥党建引领议事协商在小区“微治理、微更新”中的关键作用,实施“一楼栋一策略”,努力促成业主形成统一意见,争取意见最大公约数。党员带头,当好政策“宣传员”。伍家岗区住建局与社区党总支一起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楼组党员会议等形式,号召让社区党员当好“宣传员”“讲解员”,向不理解、不清楚、有质疑的社区居民,通过“熟人”口口相传做好沟通和解释,并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化解分歧、凝聚共识,确保每个楼栋的居民均能积极参与到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在加装电梯工作中,伍家岗区住建局始终与党组织在一起,着力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及时解决加装电梯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针对部分住户意见摇摆不定、存在疑虑的情况,社区党员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政策解读,耐心细致地为居民讲解加装电梯的重要性、必要性,争取业主的支持和理解,在满足高层居民使用的同时,让底层住户同样感受到实惠和幸福感。压实责任分工。为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在结合前几年全区加装电梯工作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伍家岗区住建局出台《伍家岗区加装电梯“一站式”服务指南》,明确了职责分工,构建起“区级-街镇-社区”三级推进机制,区级部门加强政策引导落实、行业指导协调,街镇辖区统筹落实,社区全程参与加装工作,重在引导申请群众“居民自治、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最终实现上下联通,形成“加梯”合力。推动部门联动。伍家岗区住建局联动市规划局、市城管委、市场监管所等部门,深入一线,召开联席会议,联组学习,实现“一周一例会、一周一分析、一周一推进”,为加梯工作理清脉络,解决安全施工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联动企业合作。2023年10月31日,伍家岗区“宜加梯”电梯加装服务中心成立,服务中心搭建供应链平台,引进包括益通建设、爱登堡、西继讯达等多家专业电梯加装企业和生产企业,供居民自由挑选。由专业团队全程管理电梯加装项目,减轻居民的负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保项目的专业化和高效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加梯效率。伍家岗区住建局通过向“宜加梯”购买服务,在全省率先搭建了微信公众号“宜加梯”网上“一站式”办事和审批平台,为居民提供了政策咨询、费用分摊计算、网上投票和居民意见征集、线上加梯申请和审批等服务,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达到了让居民“少跑路、不跑路”的效果。提供专业服务,提高加梯通过率。“宜加梯”组建全市第一个加梯专家库,专家库由电梯设备生产和安装、土建设计和施工、监理、检验检测、律师、优秀社区工作者等专家组成,参与编制了全市统一的电梯加装技术标准和加梯指南。在加梯前,深入各小区现场进行既有住宅加装的可行性评估,准确掌握各住宅单体加装电梯的难易程度和加装方案,积极为居民提供合理科学的加装建议和方案。创新技术模式,保障施工安全。一马路22号卫生健康委小区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加装电梯,构件在预制厂生产加工后送到现场安装,环保节能、降本增效;港务小区加装电梯项目,采用BIM技术深化设计、自平衡技术,确保结构稳固,直观模拟装配式混凝土与钢结构方案,对业主全面交底。通过集中统筹与流水作业整体推进,大幅削减成本,并在伍家岗区住建局协调下,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免费迁改水电气管线,每单元节省约4万元,切实减轻居民负担。深得民心,广受认可。程畅全流程管理,跑出加梯“加速度”。通过“代办、代建、代采、代管”为广大居民提供“一站式” 电梯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审批环节,加强专业指导,提高审批效率;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在后期维保阶段,探索形成“物业托管、日常维保、监督管理、资金筹集、应急救援”等环环相扣的加装电梯后续长效管理模式。发挥监管职能,解决居民后顾之忧。“宜加梯”通过免费代建服务,由居民和“宜加梯”签订代建服务,“宜加梯”依托加梯管理APP平台,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的同时对各在建加梯项目均派专人予以监督管理,并接受居民加梯资金的托管和支付,确保居民加梯资金的安全,有效预防和避免了不良加梯公司卷款跑路情况的发生,并通过专业的加梯监管服务,确保了加梯过程的质量和安全,近几年均未发生重大加梯安全事故和质量纠纷,得到了居民的充分信任和认可。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抓紧做好2024年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重点扶持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进行更新。政策出台后,伍家岗区政府积极响应,迅速组织社区会同电梯服务机构走访居民,提前就电梯更新改造方式、出资方案、更新后管理及维保方案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将准备充分的44台老旧电梯打捆成项目成功争取到660万元超长期国债支持。11月7日,宜昌市伍家岗区宜加梯服务中心迎来了全市首批超长期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的签约仪式。此次项目大胆创新,首次采用了第三方“代建代采”的先进模式,居民与“宜加梯”签订了代建协议。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居民的资金筹措压力,更显著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依托“宜加梯”其集中的市场规模和专业加装电梯的优势,先行进行电梯设备的定货和安装,同时,通过多轮竞争性询价和谈判,项目成本得以有效控制,较以往类似项目的成交价格节约了20%左右,采购周期的缩短也进一步降低了项目成本,真正实现了“利民惠民”的目标,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电梯,大民生”。伍家岗区住建局在推进电梯加装的过程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持续探索社区治理的新举措、新路径,致力做细、做实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电梯加装驶入了“数字快车道”,让居民安心做“甩手掌柜”,截至目前,伍家岗区加梯项目累计完工168台,在建、在审的加装电梯达54台,呈现出“多点开花、连点成片”的良好势头。未来,伍家岗区住建局将为更多居民圆“加梯梦”,为居民们安心乘梯、舒心生活提供全方位的“家门口”的保障。来源 | 三峡日报
记者 | 曾婷
视 频 | 崔普、吕维汉
编辑 | 张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