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应社会关切,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到达率,近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策划了“惠企利民政策在身边”主题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将发布会地点搬到办事大厅、厂区、企业和生产生活一线,面对面介绍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让发布的内容更接地气、更贴近群众。
12月26日,该系列的第一场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举办,介绍了住房公积金开展数据质量提升工作,推动数据高效共享,不断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质效的有关做法。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杜永高介绍,今年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抢抓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机遇,下好数据质量提升工作试点先手棋,防治结合、赋能增效,推进业务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落实省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关决策部署,用足公积金惠民利企政策工具箱,租购并举、综合施策,助力缴存人在聊置业兴业、安居宜居,助推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坚持防治结合,强规范、促提升。今年3月,经积极争取,聊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得全省住房公积金数据质量提升工作试点资格。为实现住房公积金数据质量的有序提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管理中心坚持控新化旧原则,一方面,大力开展“制度建设规范年”活动,持续加强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和中心制度规范建设,深化“每个人都关系高质量发展”工作理念,督促每一位业务人员认真对待每一笔业务,严格源头管控,切实防范新增问题数据;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问题数据专项攻坚行动,综合运用住建部监管服务平台、电子稽查工具、数据质检工具和自建数据治理平台,精准定位问题数据,通过任务派发、跟进处置、反馈核验的整改闭环,加强系统协同,有效清理存量问题数据。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公积金数据质量评估得分由3月份的78.90分提升至94.32分,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深化共享利用,优服务、促便捷。治数,旨在用数。在数据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管理中心在加强数据共享利用,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新动能,升级完善免证办、简证办、信用办、延伸办、跨域办的公积金“五办”服务创新模式,持续推动“无证明大厅”建设和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相关做法获评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2023年度典型应用场景,在《中国建设报》刊发报道。二是统一服务标准。落实省厅部署,以“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为目标,持续优化完善公积金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实施清单,推动40个服务事项受理标准、服务对象、环节流程、申报材料、时限结果等要素全省统一。这40个公积金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已经发布在山东政务服务网上,方便广大办事群众按需查询。三是加强服务协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强与公安、民政、人社、住建、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主动将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等业务与企业开办、员工录用、职工退休等多个相关联事项集成办理。目前已实现退休一件事等6个跨部门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加强政策调控,惠民生、促发展。结合全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及公积金资金运行情况,今年在公积金归集、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密集出台了一揽子惠民政策,全力助推城镇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相关做法被省住建厅简报刊发推广。一是归集上扩大政策受益面。扎实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宣传和归集扩面专项行动,着眼“小切口、大民生、促发展、保安居”定位,全力支持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聚力攻坚、挖潜增效,持续推动政策红利惠及更广大缴存群体。截至11月底,全市本年新增缴存2.23万人、58.38亿元。二是使用上推出政策组合拳。加快落实省市工作要求,相继推出降利率、提额度、商转公、既提又贷等一系列政策组合,全力助推缴存人购房需求释放,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截至11月底,全市公积金贷款发放22.28亿元,连续4个月保持同比增长,增幅46.12%,全省排名第一。三是管理上释放政策新动能。推行“321”工作机制,开通房企服务对接、楼盘准入、贷款审批3项绿色通道,落实受托银行年终考评、资金存放2项融资奖励,紧抓项目工程建设进度1项实时跟踪,精准支持“白名单”项目建设,切实助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截至11月底,全市70个“白名单”项目,已办理公积金准入44个,发放相关公积金贷款11.17亿元;共推动各受托银行落实融资支持27.17亿元,兑现大额资金存放奖励3.77亿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