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看乌拉特草原绣娘秀绝技

图片

指尖上的非遗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在巴彦淖尔,乌拉特铜银器乌拉特刺绣宛如指尖上的明珠,闪耀着非遗魅力。如今,这些精湛的“指尖技艺”正逐步转化为蓬勃发展的“指尖经济”,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精髓,更在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焕发出全新活力与无限商机。



格日乐:

一针一线,让古老艺术绽放新光彩

在乌拉特草原上,格日乐的故事如同一幅精美的刺绣画卷,徐徐展开。格日乐出生于乌拉特后旗一个牧民家庭,从小便与手工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些由姥姥和妈妈刺绣在手工服饰上的栩栩如生的图案,是她童年最喜爱的风景。


图片

格日乐(左)在向客户介绍刺绣作品

儿时的格日乐,总是在姥姥和妈妈刺绣时,乖巧地在一旁帮忙整理材料、绕线,眼睛紧紧盯着她们如何设计图案、挑选材料。直至如今,那些场景仍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记忆中。姥姥曾告诉她,刺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磨练与学习,熟悉技法、图案设计原理以及面料特性,还要有耐心、细心与创新思维,才能绣出精美的作品。


图片


随着时代发展,机器逐渐取代手工艺,姥姥和妈妈的精美刺绣品被尘封在柜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格日乐结识了89岁高龄仍坚持刺绣的乌拉特刺绣传承人查干达日,她的作品被珍藏在河套文化博物院。查干达日老师的作品和耐心讲解,重新点燃了格日乐心中对刺绣的热爱之火,也让她毅然踏上传承之路。此后,她又幸运地师从孟和其其格、阿拉腾花,在她们的引领下,格日乐的刺绣技艺得到了长足进步。


图片
图片


格日乐告诉记者,乌拉特刺绣有着300多年历史,是蒙古族民间手工艺之一,是一项集手工、绘画、刺染等工艺为一体的非遗项目,遵循针法是“萨玛纳吉哈特古呼”,汉语称为梳子针法,使用的绣线是手工捻制,绣出的作品花纹立体感十足,肌理根根分明,图案生动鲜活。


图片

图片


“大家注意了,捻线一定要正捻70下,反捻70下……”在格日乐的工作室,格日乐为学员们讲解着乌拉特刺绣的构图、捻线、配色、针法等细节,并一对一手把手地教授。学员们边听边看边做,学得非常认真。“我手中的是蒙古扁桃,它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耐寒耐旱、生命力强,寓意着不屈不挠、勇毅前行。”在绣蒙古扁桃花时,格日乐边讲解蒙古扁桃的花形和生长特点,边演示着不同的针法。在她看来,一针一线都是思绪的延伸,不同的针法更能展现出花的立体感与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图片
多年来,格日乐不断创新开发新品,不再局限于服饰,制作出乌拉特刺绣首饰盒、香包、挂件、钥匙扣等10余种文创产品。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让乌拉特刺绣走出草原,年收入近10万元。“如今,我们还将乌拉特刺绣与本土其他传统工艺相结合,研发出更多展现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广泛推广乌拉特传统手工艺和非遗产品,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光彩。”格日乐说。

2019年,格日乐被评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拉特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和全市民间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传承,‘传’和‘承’是每一名非遗传承人应有的情怀。我们要把祖先留下的故事绣在衣裙上,不仅要讲给孩子们听,更要讲给世界听。”格日乐告诉记者,她已培养出1名市级、6名旗级乌拉特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通过多年努力,格日乐在刺绣领域成绩斐然。她参加各类手工艺研修班与技能比赛,收获颇丰,还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如今,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让非遗走进校园,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她传授刺绣技艺的身影。她还借助侨联平台,与国内外手工艺人交流互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开设工坊、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新一代刺绣爱好者,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新的光彩。


文、图:记者 张静 
视频:记者 丁宁 程莫凡
封面图制作:刘昕和
编辑:陈龙 校对:乔鸿 希吉乐
审核:田昌
监审:王剑
终审: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