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在环线上相见!广州地铁11号线搭乘小攻略来了!

|图:Neveadun

|文:Neveadun、仰望LK

|编辑:Neveadun、仰望LK


图片


今天14:00

万众期待的“大环线”

广州地铁11号线

就将要和各位见面了!


在“大环线”车站即将向大家开放之际

Metro Bay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11号线搭乘小攻略”

对大家可能会提出的4个问题进行解答

欢迎各位查收!


图片

 01 
2024年广州地铁的“压轴大戏”
车站设计有哪些特色?

图片

广州地铁11号线
线路全长约44.2km
是广州第一条地铁环线
联络了市内五个中心区

图片
芳村站“非遗”特色标志
(图源:信息时报)

车站设计方面
整体设计风格低调简洁不失典雅
并以“非遗”作为主打设计元素
凸显岭南文化特色

在新建的29座车站中
分别从荔湾、海珠、白云、越秀、天河5个区中
选出最有代表性的1座车站
作为”非遗重点站“

图片
芳村站“粤绣锦华”橱窗重点展示
(图源:广州地铁)

这5座车站及相应“非遗”文化主题是:
荔湾区:芳村站——“粤绣锦华”
海珠区:琶洲站——“粤舞升平”
白云区:中医药大学站——“粤药仁心”
越秀区:广州火车站——“粤彩鎏金”
天河区:广州东站——“粤韵芳华”

除后两者因无法开通留有遗憾外
其余三站欢迎大家体验打卡~

此外
其余的24座车站为“非遗标准站”
具体有哪些“非遗”元素?
就留待各位乘客的“挖掘”了!

图片


 02 

广州首次开通成环运行的线

如何判断方向?如何选择正确方向?


如何判断站台两边列车往哪行驶?


搭乘以往的普通线路,是如何判断乘车方向的?没错,选取的标志物是——列车终点站。


显然对于环状运行的11号线来说,非回库车是没有终点站的,旧标志物失效。观察发现,两边的列车运行轨迹还是有不同,即一侧是顺时针旋转,另一侧是逆时针,《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规定前者运行方向应命名为“内环”,后者则为“外环”,这就是环线乘车方向的标准区分标志物。此外广州地铁还加上了配套的“站台号”“下一站”“途径的重要站点”信息,这些是用以辨识方向的辅助标志物。


图片

分辨两侧方向,靠内、外环等要素

(图源:广州地铁


如何获知目的地站点在哪个方向上?


辨别方向还不够,需获取更重要的信息:目的地站点在哪个方向上?在普通线路上,单线线路图会将已过车站标为灰色,前方未到车站标为黑色。因此只需查看线路图,只要目的站点是以黑色标记的,那么此图之下的站台便是正确方向。



图片

11号线云台花园站的双方向线路图

(图源:广州地铁


没错!此经验仍然可以适用于广州地铁11号线上,如上图所示,云台花园站两个方向的线路图同样把站点分成黑色组与灰色组,只需找到以黑色标记的目的站点,那么该图所指的便是所需的正确乘车方向。例如去流花站或江泰路站,应当选择左边图示的1站台方向(也就是“外环”)。


图片

11号线天河公园站灯光昏暗,不太好分清黑与灰

该站列车往左走,但该线路图自本站开始是往右走的


不过值得注意一点,由于现场光照、纸张材质、排版印刷等问题,线路图上的灰黑颜色区分度不一定足够大,而且线路图的箭头指向不一定跟现场列车的运动方向一致,需仔细查看辨别,以免误乘。也希望广州地铁能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对乘客更尽责。



拓展:黑色、灰色站点组是如何分类的?


拓展知识仅为展示背后原理,知晓与否不影响乘车。众所周知环线是“绕圈运行”,非特殊情况下可到达线上任意站点,似乎不必专门选择方向。非也,如果不是闲逛等特殊目的,乘客一般会尽可能减少从出发站移动到目的站的耗时,因此乘坐环线时同样要寻找一个点对点耗时较低的方向。举个极端的例子,云台花园站→大金钟路站,外环仅需一站而内环几乎绕了整圈,孰快孰慢不言而喻。


黑色站点组便是指在本方向搭乘,会比另一个方向更快到达的车站。广州地铁标记的所谓“半环站”便是指本方向仍更快但比较优势已接近于0的车站,是按照行车用时来区分标记的,每站的内外环皆有不同的“半环站”


图片


 03 

环线被称为广州的“换乘之王”

换乘便捷度如何?

有没有比较特别的换乘?


广州地铁11号线设站31座,其中换乘站高达26座,除去换乘线路尚未开通以及飞站的两大火车站,开通当日可以乘降、换乘的站点还剩14座,是开通时换乘站数量最多的新线,可誉为“换乘之王”。这些车站换乘便利度可好?用时久吗?还会出现杨箕站那种狭隘关口,抑或磨碟沙那种“望山跑死马”的绝望换乘否?


换乘排行榜


 No.1  天河公园(顺向换乘,即11号线外环21号线、21号线11号线内环)

便捷 | 

耗时 | 十几秒

简评 | 同台换乘赛高!可绝对信赖之选。不过对于逆向(北环来往21号线)的乘客来说会稍稍没那么方便——但也就变成站厅换乘而已,仍然不麻烦,归入下文第二名。未来还会与13号线二期实现节点、站厅单向换乘,总体评价类似下文的彩虹桥站。未来11号线的同台换乘站还有赤沙站(换乘12号线)和彩虹桥站(换乘13号线)。


 No.2  天河公园(逆向换乘,即11号线内21号线、21号线11号线外环)、如意坊(6号线↔11号线)、龙潭(11号线18号线)

便捷 | ★★★★☆

耗时 | 一分钟以内

简评 | 如意坊站因祸得福,实现了一期与二期线路的节点换乘,换乘节点在6号线站台北侧(浔峰岗方向头端)与11号线站台偏东侧(偏内环头端);龙潭站亦为相似的节点换乘,还让18、22号线摆脱了必经长通道换乘才能去到老线的“魔咒”,换乘节点在11号线站台东侧(外环头端)与18号线站台南侧(万顷沙方向头端)。两者换乘均只需上下一层楼,行走距离很短,唯一遗憾的是都有若干阶楼梯(如意坊的可直接规避)


 No.3  彩虹桥(8号线→11号线)

便捷 | ★★★

耗时 | 一分钟左右

简评 | 彩虹桥采取的是单向换乘设计,8转11号线为单向节点换乘,反向则是站厅换乘,前者虽也是只需上一层楼,但由于东风路的阻隔,需在地下“过马路”,行走距离的增加也削弱了便利度。


 No.4  彩虹桥(11号线→8号线)、涌(广佛线↔11号线)

便捷 | ★★☆☆

耗时 | 两分钟以内

简评 | 如前述,11转8号线只能通过站厅换乘,且仍得“过马路”,除行走外还得在花更多时间上下楼;广佛线沙涌站虽改设计进行了预留,在广佛线偏北侧(偏沥滘头端)设置了节点,但此时已封底,预留的换乘设计实际与站厅换乘无异,且由于两线角度问题,需要行走一小段路,确实类同彩虹桥的站厅换乘体验。


 No.5  员村(5号线↔11号线)、芳村(1号线↔11号线)、江泰路(2号线↔11号线)、大塘(3号线↔11号线)

便捷 | ★★☆☆☆

耗时 | 两分钟左右

简评 | 从这一组开始,换乘的均为较早期的线路,由于换乘接口采用了宽敞的喇叭口设计,而非诸如杨箕站这种通道设计,且行走距离中等,可视为站厅换乘。体验确实不如节点式,但优于黄村等距离偏长的车站。曾经是5、21号线换乘站的员村站便属此类,可供参考。


 No.6  中山八(5号线↔11号线)、沙河(6号线11号线

便捷 | ★☆☆☆☆

耗时 | 三分钟左右

简评 | 如果第五类的站厅换乘距离不变,将两线埋深加大,那么就是本类别。由于上下楼的耗时增加,便利度有所下降,幸好并没有增加行走消耗。如果江泰路站和中山八站原设计的无预留新增节点能够实施,便捷度立马能上升三级,可惜站台宽度粉碎了幻想。


 No.7  华师(3号线↔11号线燕岗(广佛线↔11号线

便捷 | ☆☆☆☆

耗时 | 三四分钟

简评 | 这一类是真正的通道换乘车站,此类别包含的杨箕、黄村、磨碟沙等车站想必已家喻户晓。唯一幸运的是这两个车站的通道长度并不夸张,无需担忧磨碟沙式距离重演。


倒数“王炸”:站外换乘


 No.8  琶洲(8号线↔11号线

便捷:(☆|-☆☆☆☆☆)

耗时:六分钟左右


琶洲站原设计是借道规划佛穗莞城际(28号线)站厅来连接8与11号线站厅提供换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城际未能按计划动工导致地下换乘难产。广州地铁已宣布采取“站外换乘”的过渡方式——需要先出站,再通过约220米的地面风雨连廊行走至另一条线,进站乘坐。地面风雨连廊已完工,并完善了导向指引。


图片


   如何进行站外换乘?


在琶洲站需要站外换乘的乘客,出入站必须使用蓝色专用闸机。通过换乘专用闸机出站后,限30分钟内刷另一线路的换乘专用闸机进站,方视为完成一次站外换乘。使用各类乘车卡/码的乘客只需按平时操作刷卡扫码,使用单程票的乘客,要注意过闸时应在感应处触碰一下,而非将单程票投入回收口。换乘进站时需再次安检,最好预留比较充足的时间。如有疑问或需帮助,请求助车站工作人员。


图片

左蓝色:换乘专用闸机;右其他:出入站专用


   站外换乘影响车费多寡吗?


站外换乘视作站内换乘,在最终目的地出闸时按照始发站→最终目的站收取费用,在琶洲的换乘不影响最终乘车费用(不存在多收钱不退还的情景)。此与上海等地实施的虚拟换乘规则并不一样,敬请留意。


   不使用专用闸机能否站外换乘?


不能。使用普通闸机出站,视作放弃乘车离开地铁服务范围,此后无论在哪个地铁站进站,均重新计费。


   使用专用闸机能否出站,或途中放弃换乘?


可以出站,但在30分钟后卡票将进入异常状态,无法进站,下次进站前需要寻找工作人员帮助补缴车程费用,若是单程票则投入车票回收箱,若确实是遇到客观困难可向工作人员申诉。



图片


 04 

广州地铁11号线

各站出入口都分布在哪?


Metro Bay团队在最近两周

对11号线各站进行了航拍巡航

并在航拍图的基础上

对各车站的出入口进行标注

助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找到新站出入口

抢饮“大环线”头啖汤~


欢迎点击下方封面图或标题回顾:


东北段(赤沙~彩虹桥



西段(中山八站~鹤洞东站



南段(棣园~龙潭



图片


相信在Metro Bay发文之时

许多朋友都准备或已经在

赶往“大环线”的路上了

让我们在8A大运力列车上相遇吧!


我们也欢迎大家

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区

畅谈对11号线的“第一印象”

分享亲身经历的“大环线”体验记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