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丨赵玥:《最后的告别》向我们展示——电影属于每一个追梦人

图片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也是实现梦想的舞台。总有一些故事,令我们感叹命运的巧妙安排。张中臣,这个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当保安的普通人,凭借自己首部长片《最后的告别》,不仅成功跻身导演行列,还斩获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最佳剧情长片及最佳导演两项大奖。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电影语言的探索,更反映了当代中国影坛对非主流声音和新兴创作力量的包容与接纳。

图片

正在“冷映”的《最后的告别》,即便在京沪的电影院,排片也是岌岌可危。它并非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也没有试图以社会议题炒热自己。生活中的苦难并未在影片中喧嚣四起,影片用简洁的叙事风格和几乎没有台词的构图,构造一种既沉默又充满张力的氛围。故事的主角方圆,一个先天的聋人,由张中臣在北影保安队的前同事王耀德饰演,影片讲述了他的家庭三代人聚合离散的故事。在河南乡村的风景中,观众能感受到镜头下情感的流动与生命的搏动。

图片

许多人认为,电影艺术通常需要深厚的背景、资源与平台,而普通工薪阶层的人似乎与电影世界无缘。然而,张中臣打破了这一壁垒。他的逆袭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对传统“精英文化”的挑战。《最后的告别》是他从身边提炼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这种“草根”视角,他对生活的感知与对苦难的理解,成了影片情感和叙事的动力源泉。

图片

在短视频平台风靡的今天,许多人误以为拍电影变得轻松。几分钟的内容、几个爆点、一个反转,似乎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但电影创作远非如此。张中臣深知这一点,他的“逆袭”并非一蹴而就。当保安不过是他走进艺术院校旁听的捷径,他从未停止追求艺术的脚步,上完夜班,他就换下保安服,步入课堂,学习电影的语言与技巧,甚至从自己在监控室的工作经历中汲取灵感,把这一切转化为影片的艺术表达。

图片

尽管《最后的告别》还有些生硬与粗糙的地方,但其诚意与真挚是显而易见的。张中臣从一个“外人”成功进入电影圈,从他的形象变化到他对电影的执着,可以看出,这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张中臣的故事,映射的是当代中国社会对梦想的包容与尊重,也是对多元人才的认可。

图片

张中臣的电影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文化产业日益包容“草根”力量的见证。通过这部电影,张中臣向我们展示了:电影不仅属于少数“精英”,它也属于每一个怀揣梦想并勇于追求的人。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电影艺术来表达自我、实现梦想。而这一点,正是《最后的告别》在艺术价值之外更大的社会意义。(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