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树明
有人说,晒太阳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冬日幸福清单”。于我,冬天里最惬意的事,就是杲杲(注:形容日出时的明亮景象)冬日出,在阳台上品茗读书,享负暄之乐。
周日上午,室外寒意浓浓,阳台上却是暖意融融,冬日阳光的温暖和舒适,让我的心情格外放松和愉悦。过往晒太阳的美好时光,此时如同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在我心中缓缓展开。
冬天里,有太阳的日子,母亲们会把家里的被子抱到晾衣绳上晒,那被里有的洁白,有的发黄,还有的上面画着地图(小孩的尿痕)。父亲们会找晒太阳的地方,那地方又避风又暖和。相邻几家的父亲们,不用招呼,很自然地聚到一户人家的南墙根下或向阳的䓍堆下。手中没活的,有蹲着的,有屁股下垫着一只鞋子的;手中搓着草绳的,打着毛窝的,就找张凳子坐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宛如给他们披了一件温暖的披风。他们有的叼着旱烟锅,有的抽着纸卷的烟。吸一口,那青烟就会从他们鼻孔里丝丝冒出,从他们干瘪的嘴唇边袅袅升起。他们议论着今冬的天气,怕地里雨水少了,又愁冬雪不来,焦虑小麦的长势。他们聊着乡村趣事,聊着谁家的儿子出息了,在外挣了大钱;聊着谁家的儿子要结婚了,谁谁当了爷爷、做了太爷。就这样,手中的活儿没停,嘴也没闲着。烟锅装了几次,纸烟也裹了几回,直到家里催着吃中饭了,才一个个站起来,收拾好手中的活儿,别好烟袋,抬起脚,磕掉烟锅的灰,慢悠悠地往家走去。
大人喜欢晒太阳,在学校的孩子们更是不放过那课间十分钟的阳光。下课铃儿一响,老师还没走出教室,他们就前呼后拥地挤出了门,贴着墙晒起太阳来,晒着还不过瘾,互相挤起暖和来。一排十几个人分成两派,两边人朝中间挤去,贴着墙上不紧的、力量弱的,就被硬生生挤出了队。被挤出队的那一个,又跑到队尾,重新加入挤暖和。十分钟,“暖和”就挤出来了。刚才在教室个个还冻得跺脚,此时头上已冒热气了。
如今的人们不会挨冻了,晒太阳也用不着在外面的墙根了。城里人住进了高楼,家家有个大阳台,有的还建了阳光屋。闲暇时,坐到阳台上、阳光屋里晒太阳,泡上一杯茶,喜欢看书的,品茗读书;喜欢戏曲的,打开手机音乐,跟着哼唱几句。背负着温暖的阳光,真正是人生之乐。
在乡下,我还见到农民用透明塑料薄膜自制的阳光屋,几根钢管撑起一个架子,蒙上透明塑料薄膜,外面阳光普照,里面温暖如春。老爷爷睡在铺着棉垫的躺椅上,闭目养神,坐旁边的老奶奶慈眉善目,在择菜喂着冬雏鸡。此时此景,让我想起白居易的《负冬日》一诗:“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这对老人,在这简陋的阳光屋里,如沐日光浴,享受着阳光温柔的抚摸,惬意而安详,让人心生羡慕。
晒太阳,是一种简单的幸福。它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温暖,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它不仅是对身体的滋养,更是对心灵的抚慰。在这个冬日,让我们一起找个地方,好好晒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