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至清代各类遗迹572处!广州北京路又有考古新发现

全文1833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越秀区中山五路南侧、教育路东侧的“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进行了一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汉至清代各类遗迹572处,出土文物2800件(套)。

02遗址地处广州古城腹地,是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核心地带,其中东汉、东晋、南朝及唐代城墙的揭露尤为瞩目。

03由于本次发掘项目为配合越秀区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项目的建设而开展,未来将对遗址进行原址保护,让考古遗址活起来。

04此外,遗址内还发现了明清流水井古道、清代书院建筑基址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2月27日,记者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举行的媒体通报会上获悉,历经一年的考古发掘,该遗址考古挖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截至目前,“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共清理汉至清代各类遗迹572处,出土文物2800件(套),进一步明晰了广州古城的发展和变迁,为认识广州古城的结构布局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图片

遗址地处广州古城腹地

“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位于越秀区中山五路南侧、教育路东侧,地处广州古城腹地,处于“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核心地带。

图片

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主任程浩现场介绍,1996、1998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遗址东北部发现一段东汉、东晋、南朝时期的城墙,系当时广州城的西城墙,在遗址周边也曾发现较多重要遗址。

为配合越秀区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项目(北地块)的建设,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4年1月起对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发掘。

图片

本次发掘面积共2400平方米,遗址内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现存堆积从汉代一直持续至晚清民国时期,最深处距现地表约9米,已清理汉至清代各类遗迹572处。同时出土了大量砖瓦、瓦当等建筑构件和礌石、蒺藜等城防用具,以及汉至民国时期陶器、瓷器、铁器等文物共2800件(套)。

揭露东汉、东晋、南朝及唐代城墙

其中,东汉、东晋、南朝及唐代城墙的揭露尤为瞩目。据程浩介绍,它们为广州城西城墙的组成部分,结合历史文献和东汉墙体下更早时期的柱洞、灰坑等遗迹,东汉城墙应是交州刺史步骘于建安十五年(210)在南越国时期建筑基础上重建番禺城时修筑的,或与“步骘迁州”的历史相印证。

图片

在包边砖上发现的“泰元十一年”“泰元十二年”纪年、不同时期墙体及附属设施的叠压打破关系,和在东晋包砖上发现唐砖补砌的情况,说明城墙自东汉末年建成后,在东晋、南朝时期不断修缮、加建,并沿用至唐晚期,也说明了东汉至唐代广州城的西界在近700年间未发生变化。

图片

“同时东晋城墙在夯土墙芯两侧用砖包边的方法,也是我国较早使用砖砌城墙的实例,体现了在南方多雨潮湿环境下的建筑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考古的重要发现。”程浩表示。

下一步将对遗址进行原址保护

“我个人认为,‘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是继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后,广州城市考古最重要的一个考古发掘项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强禄现场介绍,该项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遗址年代跨度长,考古发现年代从西汉一直持续至近现代,二是遗存类型十分丰富,包括城墙、大型建筑基址、堤岸、古道、居址等多种类型,三是项目立意非常高,为配合越秀区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项目的建设而开展,未来还将对遗址进行原址保护,让考古遗址活起来。

据介绍,本次考古工作得到了越秀区的大力支持。考古工作过程中,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组织六十余场、一千三百余人次参观研学,加深了市民对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认知。

重要发现】

1、东汉、东晋、南朝及唐代广州城西城墙

在遗址东部发现的东汉城墙呈南北走向,揭露长11.6米、宽10.1米、残高0.8米,用山岗土夹杂筒瓦、板瓦、陶器残片层层夯筑。墙体无基槽,系对当时山岗地表平整处理后平地起夯。

图片

东晋城墙在东汉城墙上加筑而成,揭露长28米、宽8.6米、残高1.5米。墙芯层层夯筑,内外用砖包边,自下而上向内侧收分。部分外包砖上模印“泰元十一年”、“泰元十二年”纪年文字,局部用唐砖补砌。

南朝城墙在东汉、东晋城墙基础上向东西两侧扩宽,亦由夯土墙芯、内外包砖组成,西侧已被破坏,揭露长15.4米、残宽10.6米、残高1米。城墙外侧还有东晋、南朝时期的马面等大型附属结构。

2、唐宋西湖及东侧堤岸

图片

主要包括南汉湖岸石护堤、宋代砖驳岸、宋码头遗迹和唐宋木构护堤等。其中南汉湖岸护堤长29米,湖岸为土壁,自上而下向西倾斜,外侧用石块顺湖壁错缝垒砌9层为护堤,残高1.8米,顶端、外侧面及边缘齐整。

护堤西侧为宋代码头建筑,平面近似长条形,揭露长12.5米,宽5.7米,石包土芯结构,两侧用石块顺向包边,中间用红土层层夯筑,自城墙边向西湖水域方向伸出。码头南包石外有用南汉、宋代砖堆成的驳岸,驳岸由码头南边缘向湖内形成斜坡面。在遗址西首还发现两段破坏较严重的唐代和宋代木堤岸,堤岸均呈南北走向,唐代堤岸仅存两方木桩斜撑,宋代堤岸还保留有南北向一排3根木桩,桩内横置木板。

3、明清流水井古道

图片

在遗址中部发现一段南北向走道,方向336°,清理长约20米、宽3.1米。路面自上而下分属清晚期、明晚期和明早期三个历史时期。清晚期路面用红砂岩条石铺砌,仅北部、中部有零散残存。明代晚期路面保存较好,两侧用红砂岩条石顺向包边,中间用碎砖石平铺地面,路面中间略高于两侧。

4、清代书院建筑基址

图片

遗址西部在现代层下还发现了6处房址,房址砖均为砖结构建筑,排列有序、布局整齐,呈东西向分布。初步来看房屋有四间、五间多种形式,整体东西长21米,南北约14米,房基垫土厚约30厘米,内间门位置不一,地面经过处理,坚硬、平整。

文、图|记者 文艺 通讯员 穗文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