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广州开发区西区。(资料图片)
从艰难起步到铸就辉煌,40年来,广州开发区以自身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借鉴,见证了中国走向开放、走向富强的壮丽历程。其间凝聚着一位位开拓者、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
十个瞬间,十个故事。日前,广州日报邀请数十位广州开发区建设者、亲历者、见证者,讲述“我和广州开发区共成长”的故事。一个个瞬间组成了广州开发区40年的传奇史,一个个故事充满了对未来发展的深刻启示。
1992年,广州开发区医院一期工程结束。(资料图片)
【一】争来的“出生纸”,从2万元开办费起家
广州开发区的“出生纸”是自己争来的。在国家级经开区的最初规划中,广州并未被纳入其中。时任广州市委书记许士杰要求草拟一个电报,争取在广州办开发区。最终,电报中“非办好广州开发区不可”的决心说服了中央,“首批”里才有了广州开发区一席之地。
建设初期,开发区面临资金紧缺等难题,而从“两万元开办经费”起家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20世纪80年代,为筹备建设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时任筹备小组组长朱森林以广州市委副书记的名义写了一张条子,申请1万元办公经费。1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但对于成立一个经济功能区来说实在寒酸。为此,时任广州市委办公厅干事朱秉衡再去请求增加开办费,后来,朱森林在“一万元”的“一”字上添了一横,就成了“二万元”。凭借这张条子,广州开发区取得了第一笔经费。
因经费紧缺导致的窘迫事还有很多,比如办公室选点。最初广州开发区筹备组选在了市委招待所越秀宾馆办公。由于外商对这家宾馆不太熟悉,后来筹备组改选在广州市唯一的星级宾馆东方宾馆办公。筹建办公点时,开发区买了10张由低价木头做成的办公桌,每张单价37元。当开发区干部租了几辆三轮车将这批桌子拉到东方宾馆时,被挡在了门口,门卫说:“这样的桌子竟然敢拉进东方宾馆!”好说歹说才拉了进来。
【二】“项目是生命线,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
广州开发区怀着希冀迎来了初生后,如饥似渴拥抱科技前沿。
当时,广州开发区明确了“引进技术分档次”的思路。从第一档发达国家的领先技术,到第二档国内的先进技术,再到第三档有利于传统企业改造的技术,直至第四档效益良好的项目,广州开发区都热烈欢迎。
实践中,广州开发区巧妙地将“外引内联”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坚持“三为主一致力”(即以吸引外资为主、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针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形成了开发区、外商、内联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面对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开发区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蚂蚁策略”,即积极创造条件让首批入区的外商投资项目获取成功,尝到甜头,然后回去向他们的同行宣传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引来更多的投资者,堪称那个时代的“以商引商”策略。广州开发区第一个较大的项目——美特容器厂的顺利落户,便是这一策略的成功实践。
在土地开发上,广州开发区借鉴特区的成功经验,坚持“开发一片、成效一片、收益一片”的原则,集中精力搞好港前工业区。这一策略,不仅加快了开发区的建设步伐,更确保了每一片土地都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1994年,广州开发区提出了“项目是生命线,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的口号。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州开发区开始寻找新的动力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就包括了开创性地发挥海外留学人才的力量。
1998年,第一届留交会在广州开发区举办,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人员的关注。当时300人的留交会引起了各方重视。第二届留交会上升到市的层面来办,科技部、教育部等参与主办,规模迅速扩大,吸引了上千名海外留学人员参加。往后几届,留交会的规模逐渐上升到2000人以上,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留学人员交流活动之一。
【三】外资谈判桌上一个有趣的比喻
广州开发区瞄准国际一流技术和先进产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既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也有非凡的智慧与魄力。
曾任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进出口贸易公司经理、建设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的余柱柏讲述了引进宝洁的案例。当时宝洁耗资百万美元考察中国市场,最后才来到广州开发区。“外方希望开发区建设进出口公司不参与投资,仅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从长远利益出发,我们决意参股。”他说,为了项目的成功和长远利益,广州开发区还接受了合资公司头5年不分红,也不派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条件。
“外方还提出更苛刻的保护条款,比如合资各方不可以同他们的竞争对手合作。”余柱柏说:“我们作为政府行为的载体,要进行大量的招商引资工作,要引进许多企业,当然不可能答应这种要求。”最终,余柱柏打了个比方:“我正在和你谈恋爱,你说我不能和哪些人来往?就算我们结婚了,我出去和人跳舞、喝咖啡也不行吗?”这让谈判的外方代表哈哈大笑。这一充满智慧的比喻打开了局面,正式引进了宝洁公司。
张建武 亲历广州开发区两轮区划调整,两次担任首任教育局局长
【四】四个词见证开发区40年教育路
黄埔区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张建武亲历广州开发区两轮区划调整,并且两次担任首任教育局局长,即先后出任原萝岗区教育局局长、新黄埔区教育局局长。他用8个字总结开发区教育的40年,“高开、低走、攀升、冲顶”。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开发区生产生活的配套建设是“顶配”的。1986年,广州开发区小学成立,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黄埔区统考,在厂办子弟小学中总分排名第一、在全区排第三名。
2005年,广州市在开发区的基础上成立萝岗区,也开始了教育领域的“大手笔”投入。
2015年,原萝岗区与原黄埔区合并成立新黄埔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2015年至今,新黄埔区先后投入超300亿元发展教育,平均每年增长10%,持续保持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的状态。
后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首次提出将努力打造“广州东部教育高地”的愿景,匹配一流的营商环境。2022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又新增3家教育集团,如今已成立13个基础教育集团,覆盖86所学校,占全区学校78%以上。广州开发区的教育水平迈向了“冲顶”阶段。
李汛 原广州开发区医院院长
【五】他与开发区医院一同成长
1997年就来到广州开发区医院工作的医生李汛,讲述了与开发区医院一同成长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广州开发区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导,开发区医院常接诊在工厂受伤的青年人和外籍伤员。当时的广州开发区医院虽为一级医院,但仅具备执行三级医院手术的能力。
他曾成功为一位外籍工程师进行断指再植手术。那位患者右手食指受外伤断裂,血管神经肌腱受损。这台手术难度较高,缝合血管的线比头发丝还细。最终,李汛不但为他顺利完成断指再植,还用英语和伤者沟通,让他安心治疗。对方康复后,专程为医院送去锦旗。
开发区医院一直紧随开发区的脚步发展。2002年,医院升级扩容。2005年,医院在广州东部地区的诊疗量已逐渐显现优势,创伤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实力日益增强。
其中,创伤外科的壮大与开发区工业的强劲发展息息相关,众多急救病患的职业损伤案例,使医院不断加强专科医生配置与学科建设。随着开发区内新家庭的涌现,新生儿数量增多,开发区医院的妇产科、儿科也得以发展壮大。
如今,开发区医院已成长为黄埔区最大的区属公立综合性三级医院,成为黄埔区城市医疗集团的牵头单位,服务范围广,惠及近40万人口。
康文斌 黄埔区国家档案馆、广州开发区档案馆信息技术部部长
【六】从1万卷到49.8万卷的“档案之旅”
广州开发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创业者的智慧和汗水。如今,馆藏于黄埔区国家档案馆、广州开发区档案馆的49.8万卷档案,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过去变得可知可感。
档案馆信息技术部部长康文斌从档案馆里的一块奠基石开始讲述开发区的发展故事——1984年12月28日,广州开发区奠基。奠基典礼结束后第二天,上班的工作人员都傻眼了,奠基石竟“不翼而飞”。后来才发现,因为地基太软,石头一夜沉降到地下,直到两个月后建设厂房,才在距离原奠基点近五十米的地方重见天日。三年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大楼落成,奠基石搬到大楼前的草坪里,作为开发区历史开端的见证物。
档案馆里还存放着很多见证开发区发展历程的实物。这些见证历史的档案很多都是由档案馆主动收集回来的。档案馆的接收整理鉴定部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发现、寻找有价值的档案,比如辗转找回了已改名换姓的公司,征集到开发区早期生产的高科技产品“血压安”;比如从一位退休长者处征集到了英文版的广州开发区早期招商宣传片……
1994年广州开发区档案馆成立时,馆藏量不到1万卷。如今,开发区档案馆的纸质档案有49.8万卷、照片档案11.99万张、录音录像档案0.51万卷、实物档案0.61万件、电子档案0.31万件。档案总数居全市各区前列。
今年,档案馆以开发区建区40周年为契机,举办《逐梦——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档案文献展》,展出了大量的馆藏档案照片和历史文件,该展于12月25日在黄埔区图书馆展出。
【七】生态“守护人”让诗意生活成为现实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齐备,素有“湾顶明珠”的美誉。40年来,一位位生态“守护人”,用行动诠释着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让这片土地的生态之美得以延续,让诗意的生活成为现实。
21世纪初期,广州开发区辖内的村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乱砍树、私设捕兽夹捕捉野生动物等行为时有发生。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萝岗派出所所长李晓辉就在山林中开展巡山护林、拆网救鸟的工作。他曾多次拆除并销毁捕鸟网,解救被困的野生鸟类,并将它们放飞回自然,为候鸟的迁徙之路扫清了障碍。近年,随着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深入开展,张网捕鸟的情况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几近销声匿迹。
黄埔区林业工作站负责人郭敏同样是开发区的“生态守护人”。常常行走于山林之间,广东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很多小路就是由他和团队一起走出来的。山路走多了,郭敏经常遇到很多野生动植物,这是黄埔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有力证明。
同样感受到森林资源日益丰富的,还有黄埔区长岭街岭头社区古树管理员温海宝。这个特殊的“岗位”,源于近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林长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街、村两级“树长制”,每一棵树都有权属人、巡查责任人。他们守护古树名木,留住城市记忆。巡山多年,温海宝明显感觉这里山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让他坚信“守护绿水青山的努力是值得的”。
庄臻 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八】广州开发区的精神内核是“敢饮头啖汤”
广州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庄臻生于1984年,与广州开发区是同龄人。2009年,她来到了广州开发区参与建设。
她参与过28天建成知识城展览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见证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建成,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在乡村落地、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在这里开启……若要总结广州开发区的精神内核,庄臻说——敢饮头啖汤,敢走没人走过的路。
她讲述了28天建成中新广州知识城展厅的故事。2010年的夏天,知识城奠基在即,一项紧急的任务突然下达,要求30天内必须完成展厅建设。彼时,该地块的征地、拆迁、平整土地等工作都尚未起步。又正逢雨季,连绵暴雨给工程带来了重重的困难。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一位建设者敢懈怠半分,“征拆、土地平整、展厅建设等工作都要在一条时间线上,我们每个成员就做小齿轮,不断运转。”
28天后,1612平方米的展厅顺利诞生,为迎接知识城奠基做好了设施准备,这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开萝速度”(备注:指广州开发区、原萝岗区)。
敢闯敢干的开发区精神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庄臻牵头将模块化集成建筑工艺引进美丽乡村建设,“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极大地推动了自主拆旧建新的速度。比如率先在广州推行自动驾驶,如今,开发区已经“玩转”了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智车之城”的愿景在广州开发区逐步成为现实。
吴志伟 原广州开发区打工者艺术团团长
【九】一首歌、一个时代和广州开发区打工者艺术团
如果时光倒流,为每一个热血奋斗的人点一首歌,这首广州开发区原创的《打工者之歌》无疑是时代之选。这首广州开发区打工者艺术团的经典曲目被无数打工人传唱。
1994年,经过10年建设,开发区的经济蓬勃发展,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瘠。为了丰富建设者的业余生活,广州开发区打工者艺术团开始筹建。原广州开发区打工者艺术团团长吴志伟为筹建人之一。
吴志伟说,考虑到团员中九成都是打工仔,最初艺术团定名为“打工仔艺术团”,但考虑到人员越来越多,性别比例也均衡,就更名为“打工者艺术团”。
关于《打工者之歌》,则是源于一次偶然。在一次偶然接触中,吴志伟发现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和儿子三人都在同一家工厂工作,父子都会吹小号,母亲会写诗化为歌词。她刚好写了一首《打工者之歌》的词。反复念着这首歌的词,吴志伟很有感触,和领导讨论后,稍微改动了一下让寓意更鲜明、语气更肯定,最终形成了打工者艺术团的团歌——《打工者之歌》。“淋着细细雨,踏上人生路,今日的打工仔,来日定要缚长龙……”直到如今,重新聆听这首歌,仍能唤起心中那份不灭的斗志。
霍永泉 黄埔区夏港街墩头基社区党总支书记、经济联合社董事长
【十】西区40年与一条疍家村的时代变迁
广州开发区的建设还与位于西区的一条疍家村——墩头基息息相关。
这条特殊的村落,不仅是广州开发区最初征收土地的起点,也见证了广州行政区划的演变。它曾属于黄埔区,随后成为萝岗区的一部分,最终又重新划归黄埔区。2015年,在新黄埔区挂牌之际,广州日报曾深入报道了这一变化(2015年7月8日广州日报《三度变“区籍”从此是一家》),折射其与广州开发区命运与共的故事。
恰逢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广州日报重访当年人,并继续书写9年后发生的故事。黄埔区夏港街墩头基社区党总支书记、经济联合社董事长霍永泉介绍,墩头基建村不超过200年,先民来自五湖四海。1956年,渔民们“分家”,愿意出海的到莲花山周边海域捕鱼,愿意耕地的就留在陆地上。这就有了现在的墩头基。在劳动人民的勤恳苦干下,墩头基逐步丰饶,有了遍地蕉林滩涂的面貌。
20世纪80年代,广州开发区的建设使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面貌到交通,从产业结构到生活水平,甚至行政区划,均经历过变化。
吹沙填土建开发区,让蕉林滩涂变成了宽敞的道路,建起了高楼大厦。除了带动了经济,也提升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村民纷纷洗脚上田,当起了工人,生活更轻松了。20世纪90年代,一个月进厂能赚2000—3000元,远高于当时的平均工资水平。
近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启动西区振兴战略,将西区纳入广州海丝城规划。地处西区总体规划重要的核心经济枢纽地带的墩头基社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23年12月,墩头基村全员同意旧改方案,大步迈开了城市更新的步伐。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何钻莹
图/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