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 四十再出发丨N个第一 拼的就是闯创干

图片

开拓者雕塑 李剑锋摄

从第一个制定全国开发区条例、最早探索实施党政合一的“大部制”、建立“五区合一”管理体制、率先探索经济功能区带动行政区发展,到获批广东省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因改革而生,伴开放而长,随创新而强。作为全国首批、广州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开发区以“敢饮头啖汤”的胆略,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大胆探索,40年来“炼”成“N个第一”,形成了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争当排头兵的勇气,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延续。

图片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

综合实力

5个指标全国经开区第一

经过40年发展,广州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实际利用外资、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上市企业数量5个指标全国经开区第一。

敢为人先

●全国第一个制定开发区条例

1987年2月19日颁布实施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是广州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也是全国首部关于经济功能区的地方立法。

●全国开发区第一个推行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并有偿出让了全国第一块工业用地

从1985年起,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探索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1987年,国家确定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试点。1988年3月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发《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办法》,是全国最早颁布的相关法规。3月21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向国内单位招标出让第一块工业土地。

●全国开发区第一个设立科技发展基金

1986年,广州开发区设立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首个科技发展基金,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

●第一届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

1998年,广州开发区倡导并协助举办了首届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开创了国内有组织地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之先河。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等核心指标全国开发区第一

●13个全市第一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全市第一

高层次人才总数居全市第一

上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4家

高新技术企业2852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62家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05家

瞪羚企业699家

科技创新平台43个

科技型中小企业4327家

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529家

年度PCT专利申请量

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

科技服务业实现营收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底

体制机制

●全国第一个实行党政合一“大部制”管理体制的国家级开发区

1993年7月28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管委会用了3个月时间,完成了区两委机关的首次机构改革,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党政合一“大部制”管理体制的国家级开发区。此次改革大胆尝试了党政部门的有机结合,形成“党政机关结合,专业管理到处,综合协调到局”模式。

●全国第一个建立行政区与经济功能区高度融合的管理模式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区域,实行深度融合的管理体制。2005年萝岗区(后撤销)设立后,这里已经开始探索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路径。

●全国首个建立起“五区合一”管理体制

广州开发区自1998年开始探索各种功能区的整合,先是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实行合署办公,此后又先后把两个国家级的功能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合并进来。2002年形成了全国唯一的“四区合一”管理体制,即四块牌子(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一套管理机构,覆盖四个区域。

2010年知识城奠基后,形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五区合一”的管理模式。

40年来,广州开发区先后创新设立一批专业特色部门,以职能归口统筹破除过去“九龙治水”的碎片化治理结构。

●全国首个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

2005年成立全国首个企业建设局,加快企业筹建速度,让企业早日投产释放产能,后更名为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

●广东省首个行政审批局

广州开发区作为全省唯一“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全省三个“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区域之一,2015年7月成立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项目审批由110个工作日缩减为最快30个工作日。

●全国唯一单设区县级知识产权局

2019年4月,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广州开发区成为全国唯一单设区县级知识产权局的区域。

●北上广深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

在2019年机构改革中,单独设立营商环境改革局。近年来设立首批营商环境观测点、率先在全省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等,集中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大湾区首个区级人才工作局

2022年2月18日,广州市黄埔区委人才工作局(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人才工作局)成立,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后,粤港澳大湾区成立的首个区级人才工作局。

(本版各类“第一”“率先”均为不完全统计)

营商环境

●全国唯一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田

自2016年7月中新广州知识城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内唯一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田伊始,广州开发区便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知识产权领域持续探索创新。

●第一个公开承诺限时兑现

广州开发区是全国第一个公开承诺政策兑现限时办结的地区,2016年在全国率先推出“一门式”政策兑现服务,全省首设政策兑现专窗。

●全省首个省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2018年6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获批全省唯一省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成为全省首个省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2021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获批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全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

2024年,广州开发区获批广东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再次被赋予改革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

●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5年获全国经开区第一

据最新发布的《全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广州开发区在营商环境评价中再度斩获第一,连续5年霸榜。

民生福祉

●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创新区

2023年,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会同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正式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广州(黄埔)教育创新区。

●全国首批、广州唯一“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

2023年,广州黄埔区获评全国首批、广州市唯一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

●全国第一张城中村改造项目房票

2024年4月18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项目为试点,发出全国第一张城中村改造项目房票,打响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第一枪”。

图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署名除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