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们就要和2024年说再见了。回望这一年,集体露营、拍毕业照、客串广播员……一桩桩难忘的事给孩子们留下了滋味不同的记忆。一起来看看这一年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吧。
——读《西游记》有感
密云区果园小学六(2)班 王珞瑶
最近,我读了吴承恩先生写的《西游记》。这本书把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写得既生动又精彩。但我最喜欢的部分还是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拜师学艺的经历,因为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
全书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写道,孙悟空为求取长生不老之术,经历了重重困难。一路上,他先从东胜神洲撑木筏到南瞻部洲,“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便又漂洋过海,到西牛贺洲参访仙道。用了十几个年头,他才找到他的“学校”——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除了时间长、路途遥远之外,路途中的孤独困苦、艰难万险都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讲孙悟空进入“学校”之后,学习环境也很艰苦。在讲经论道、习字焚香之余,他还要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经过了六七年的修行后,师父才开始传授他法术,而且还要在夜里三更学艺。虽然学习的时间很少,但孙悟空很珍惜学习的时光,因为他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刚学会这个,又求着师父教那个,学习十分主动。平时自修自炼,昼夜殷勤,终于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会了。
反思我们现在,每天走路上学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还有家长接送。来到学校后,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能根据身高调节的人性化的课桌椅,有多功能空调,还有呵护我们的老师、保洁阿姨和保安叔叔。我们的学习环境非常好,但我们缺乏孙悟空的刻苦精神,个别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好像是在为别人学似的。想想真不应该呀!我们应该像孙悟空一样,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遇到不会的地方,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坚持不懈地学习,才对得起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吾辈正少年,学习正当时!作为少年,我们只有认真学习课内外有益的知识,锻炼好身体,才能学到真本领,不负韶华。
近期征稿主题: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文字类作品:一般千字以内,以记叙文、散文为主,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以word电子文档发来。
来稿请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格式为“投稿主题+学校”,邮件正文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如有指导教师一并注明。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作品,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4年12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