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气味干净是网约车的“本分”还是“情分”?

图片

“冬天打网约车,就像钻进司机被窝”的调侃,在网约车滴滴正式致歉后,俨然已经成为公共生活的严肃议题。12月23日,滴滴表态称,将具体通过拉黑异味车功能、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培训学习、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等方法,开展“异味车”专项治理。

图片滴滴调查显示,拉黑异味车成为公众需求

但滴滴这一表态并未平息争议,司乘双方仍有诸多共识尚未达成。其中,两方显著的分歧在于,保持车内空气清洁,是否是网约车理应提供的“服务本分”?

网约车司机中不乏一类声音,认为价格与服务对等,廉价快车自然只能提供“低端”服务;如果希望享有干净甚至清香的空气,乘客可以打专车或商务车,更高价格才能交换更优质的车内环境。这一说法的实质,是将“保持干净空气”划归为一项增值服务,认为快车与专车的价差中包含着保持气味的成本。

那么,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到底是网约车的“本分”还是“情分”呢?这一问题可以追究至另一更本质的问题:网约车究竟属于运输业还是服务业?从要求乘车后给出服务评价这一处细节不难看出,司机服务态度、车内环境舒适度、行程安全度等多项指标均构建了网约车的服务体系。以“网约车仅承担运输责任”来推脱其服务属性,则较为牵强。既为服务业,则需要对乘客的普遍诉求积极回应。

也须强调,在目前平台机制下,网约车司机的劳动强度与相应“获得感”并不匹配。平台抽佣比例较高和司机供给“内卷”的前置条件下,“跑14小时毛收入不足300元”的收入水平让司机们无法真正“刹车”,许多司机甚至选择睡在车内,个人生活与工作场景自然难以切割。

也正因如此,“车内”这一场景成为司机私人空间与司乘公共空间密闭交汇点,司机个人卫生习惯也无可避免被放置在公共语境中评判,成为“服务”的一项内容,服务有高下优劣之分,乘客的评价便不可回避。

有乘客亦反映,相对而言,女司机的车内气味更佳,较少“臭车”。由此可见,在同等劳动强度下,冬日保持车内气味清洁并非无可能,只是需要付出额外的体力、时间成本,这一成本应由司机无偿承担吗?在平台显著受益的情形下,为司机提供针对这一成本的救济和补偿,无疑是更理想的解决方案。

当然,若要根本性解决车内异味问题,实现彻底“除臭”,每个参与其中的主体都应成为“责任主体”。将网约车当作文明共识的试验田,通过个体自律与补偿机制共同驾驶通向社会良治的“智慧之车”。

(大众新闻记者 张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