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艺 通讯员 穗文考宣
记者27日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举行的媒体通报会上获悉,历经一年的考古发掘,该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截至目前,“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共清理出汉至清代各类遗迹572处,出土文物2800件(套),进一步明晰了两千年来广州古城的发展和变迁,为认识广州古城的结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小马站-流水井古城遗址”位于越秀区中山五路南侧、教育路东侧,地处广州古城腹地,处于“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核心地带。
本次发掘面积共2400平方米,遗址内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现存堆积从汉代一直持续至晚清民国时期,最深处距现地表约9米,已清理出汉至清代各类遗迹572处。同时出土了大量砖瓦、瓦当等建筑构件和礌石、蒺藜等城防用具,以及汉至民国时期陶器、瓷器、铁器等文物共2800件(套)。
其中,东汉、东晋、南朝及唐代城墙的揭露尤为瞩目。据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主任程浩介绍,它们为广州城西城墙的组成部分,结合历史文献和东汉墙体下更早时期的柱洞、灰坑等遗迹,东汉城墙应是交州刺史步骘于建安十五年(210)在南越国时期建筑基础上重建番禺城时修筑的,或与“步骘迁州”的历史相印证。
在包边砖上发现的“泰元十一年”“泰元十二年”纪年、不同时期墙体及附属设施的叠压打破关系,和在东晋包砖上发现唐砖补砌的情况,说明城墙自东汉末年建成后,在东晋、南朝时期不断修缮、加建,并沿用至唐晚期,也说明了东汉至唐代广州城的西界在近700年间未发生变化。
“同时东晋城墙在夯土墙芯两侧用砖包边的方法,也是我国较早使用砖砌城墙的实例,体现了在南方多雨潮湿环境下的建筑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考古的重要发现。”程浩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