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花”、金宇澄的“马”、刘亮程的“馕”……当作家提笔写字作画

图片

图片

“‘士’之一字,关联着诸多成语与典故,如士为知己者死、士不可以不弘毅,无不彰显了君子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德、立言、立功,是君子的追求,而这一切内在的道德要求,外在则体现为‘艺’。中国传统文化的六艺中,‘书’就涵盖了书法与文学,它们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心灵的映射。是否敢于拿起笔,去书写、去描绘,才是艺术的真谛所在。”12月27日,“士与艺——当代作家学者书画展·2024”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揭幕,参展作家学者代表、评论家陈福民如此解读“士与艺”。

图片陈福民在现场展出的作品。施晨露摄

去年10月,首届“士与艺——当代作家学者书画展”集合了40位当代作家学者逾200幅书画作品。时隔一年,“士与艺”再度开展,在两层艺术空间中,共展出于坚、子禾、弋舟、马小起、马叙、马家辉、王啸峰、王小鹰、王威廉、王尧、王跃文、木叶、车前子、卢文丽、西川、芒克、乔叶、任白、刘亮程、孙衍、宇向、冷冰川、杨争光、张新颖、邵璞、邱华栋、陈东东、陈福民、陈新文、陈彦、周婉京、林棹、罗伟章、金宇澄、赵丽宏、荆歌、姚风、侯磊、骆以军、树才、贾平凹、钱佳楠、霍俊明、索南才让、阎晶明、梁小曼、葛水平、斯继东、薛濛远、潘峰(按首字笔画排序)50位当代作家学者的251幅书画作品,其中包括五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和多位鲁迅文学奖得主。

图片展览现场

展名、展序则沿用上届。展名由著名作家王蒙题写,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在展序《把自己重新放进字里》中写道,“古之‘士’,游于心,运于手,他们的书写自有身心的整全。今之‘士’,提起笔,一个字一个字写,这是重新认字,重新在此心此身与这个字、与这个字指示的世间和人事之间建立关系。”

图片王蒙题写展名,李敬泽撰写展序  施晨露摄

图片展览现场 施晨露摄

“与首届展览相比,本届参展的作家学者人数增加了,作品样貌更丰富了,展陈方式也有了变化。”策展人、作家走走介绍,第二届“士与艺”邀请作家学者创作时,明确建议书画作品与他们的个人著作产生更多连接,可以摘取满意的书中文句、代表作书名等,凸显作家学者的身份表达。展览现场,代表作家们职业书写的书籍与彰显兴趣爱好的书画并置,走走发现,与写作那种不可知、不断流淌的状态相比,写字、画画确实显得更为可知和明确,它们被固定在空间里,拥有经过装裱后平整的表面,一览无余。被一支墨笔所悬停过的,不仅是笔墨本身,更是作者内心情感与思想的流露。

图片贾平凹作品

图片金宇澄作品

图片刘亮程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陈彦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乔叶作品 施晨露摄

值得一提的是,举办第一届“士与艺”时,所有参展作家学者一致决定,将部分收入捐赠公益,投入乡村儿童图书馆建设项目。今年5月,上海朵云轩集团精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近千种精品图书,以此善款助力四川省南部县西水镇小学图书阅览室建成,今年仍将延续初心,以文墨之心助力乡村儿童图书馆建设。

图片邱华栋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阎晶明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赵丽宏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路内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作家王小鹰观赏张新颖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林棹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王尧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王跃文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索南才让作品 施晨露摄

图片马小起作品 施晨露摄

“想到我们这些业余作品能够为小朋友们筹集到购书资金时,我感到非常开心。艺术带来的无目的的快乐,我认为是非常美好的。虽然我们的画可能不如专业画家的作品那么精美或值钱,但如果他们出于爱心购买我们的画,并将所得款项捐赠出去,用于为边远地区的小朋友们购买书籍,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这真是个大好事。”作家王小鹰说。展览开幕首日,她就遇上了一位“知音”。从北京专程来观展的潘先生购下她的书法作品——节录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首诗也是王小勇写下长篇小说《丹青引》的引子。作家与读者在现场留下了一张颇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图片王小鹰与购买其书法作品的读者。施晨露摄

此次展览由上海朵云轩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上海博古斋拍卖有限公司承办,展期至2025年1月12日,参展的251件作品中,204件作品将进行线下销售,47件作品将通过博古斋拍卖进行线上拍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朵云轩集团董事长彭卫国表示,得益于去年的成功探索,今年的“士与艺”展览后续还将拓展到朵云书院上海中心旗舰店、滴水湖店进行巡展,并围绕“士与艺”展开丰富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