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小窗口”擦亮营商环境“大招牌”

12月25日,走进长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忙碌又有序的氛围感扑面而来。今年,该中心紧扣营商环境巩固提升的命题,实施以数字化驱动的服务变革,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举措,从一方小小的窗口,为企业和群众送去大大的便利。

图片

长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企业提供预约服务。图为12月26日,工作人员向企业办事人员发放不动产权证书。 




“不动产登记+N”:服务触角再延伸

在宽敞明亮的不动产服务大厅,崭新的互联网自助申报区人气颇高。工作人员穿行其间,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热心帮办。市民张大爷站在自助机前,试着查询自家房产登记进度,手指轻点几下,相关信息瞬间呈现。如今,31类不动产登记事项都能网上申办,从商品房转移登记到拆迁返还、注销抵押等,基本囊括全部业务类型,“不动产登记+互联网”真正把服务送到百姓指尖。

再看“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这一环,“府院联动”让司法执行提速。区级人民法院里,新铺设的不动产服务专线已然就位。工作人员与法官仔细核对框架协议与保密协议条款,这意味着,以后法官无需四处奔波查资料,通过专线,一键就能自助查询、办理查封解封。执行联动信息化共享平台加速搭建,让司法执行更加高效。

在银行信贷窗口,“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也在悄然发力。系统直连后,银行工作人员输入贷款信息,抵押登记所需内容便同步录入、传输。就像一条无形的高速公路,让信息飞速流转,不动产抵押登记流程自动开启,办结速度大幅提升,企业贷款无需久等。



确权“加码”:企业办事更便捷

地下车位确权曾是不少开发企业的心病,如今在长春,有了破解之道。工作人员频繁对接各大开发项目,依据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总结出两种地下车位确权登记办理模式。我市还出台了《长春市城市地下车位(库)不动产登记办法》。一家大型房企负责人感慨:“以前车位确权摸不着头脑,现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梳理问题,项目推进快多了,企业权益有了保障。”

“交地即交证”更是让企业喜出望外。以往土地供应与不动产登记依次办理,耗时费力。如今,一条“用地审批+登记”的并联通道被打通,信息共享无阻。企业代表李先生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就递到手中。“零时差”领证,让项目运营能趁早开工,抢出宝贵时间。

同时,土地登记“抵押即交证”服务,给急需融资的企业帮了大忙。经营主体申请土地首次登记和抵押登记时,新流程简洁明了,共性材料一次性提交,多业务同步审核。以往企业为办证融资要来回跑,如今安坐办公室,事就办妥了,资金压力骤减,满意度直线攀升。



对“证”下药:急难愁办巧化解

不动产登记窗口前,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的市民发现,流程愈发简便。工作人员精心优化受理细节,联合房管、税务部门,把申请表、询问笔录整合为申报表。市民王欢笑着说:“以前签字填表一大堆,现在省事多了,效率真高!”

规范非公证继承业务也有新动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反复研究广州、石家庄等地经验,结合长春实际,出台了《长春市不动产非公证继承(受遗赠)登记操作指引(试行)》。以前那些难寻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如今部分可用书面承诺替代,群众办事不再被繁琐证明“卡脖子”。

无籍房确权问题同样牵动人心。为此,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专项整治,依据联合审批会议纪要,由专人专班负责,对列入整治的项目全程紧盯。已完成首次登记的项目,群众个人房屋登记更是不耽搁,圆了众多家庭的产权梦。

在长春,不动产登记这个“小窗口”正持续发力,把营商环境这个“大招牌”擦得越发闪亮。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刘素娜

初审:陈思秀

复审:袁    博

终审:谢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