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空战需求在哪里,飞行人才培养的方向就在哪里。空军航空大学紧贴人民空军转型建设需要,不断探索优化直通战场的飞行学员培养新链路,聚力缩短飞行人才培养周期,深化推进多类别空战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推动战斗力加速生成。如今,新一批“雏鹰”正在加速奋飞,不断完成新的跨越。
空军航空大学 杨昇
原来是飞完初教-6、飞教-8、再飞高级教练机,现在可以用一年的时间飞完初教-6、教-8合训,然后再飞高级教练机、再飞三代机,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到作战部队去,因为有课目和任务的牵引,学员能力生成的全面性就不一样了。
空军航空大学 胡家豪
我们现在需要两年或者三年的时间,就要完成其他学员四年甚至五年的任务。整体来讲,这个时间压缩的比较高,有很多培养我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向战为战的课程。
空军航空大学 林万峰
在近代物理的部分我们会加入激光物理原理与军事应用、红外物理原理与军事应用的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在大学物理课程之外为飞行学员贴近战场、贴近实战重新打造的内容。我们通过融合飞行,为他将来的专业学习开了窗口、设了接口,使他将来飞行职业的发展潜力更足。
前不久
某型无人机
在空军航空大学顺利首飞
标志着航空大学
初步具备了大型无人机实装组训能力
打通了模拟操控与实装飞行链路
让无人机人才的培养更加
科学化、专业化、规模化
空军航空大学 张庆杰
目前部队无人机的操控员供给侧生源比较单一、人才的成长周期偏长、部队的战训压力也比较大,为了破解这些矛盾,我们积极在院校试行将初始资格培训内容移入院校阶段,我们积极使用实装进行无人机操控员的培养。这样可以大幅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提高学员到岗的成才时间。
为适应未来空战需要
空军航空大学探索实践
飞行人员、空中战勤人员
空中技勤人员、无人机操控人员等
飞行人才一体化培养
并在专业设置上
融入最新的军事智能等内容
为新质战斗力加快生成
储备专业力量
空军航空大学 万江
在院校开展大型无人机实装训练,是院校精准对接部队、课堂紧密衔接战场的有力举措,打通了理论培训、模拟训练到实装飞行的人才培养全链路,推进了无人作战研究、无人机学科专业建设进程,缩短了大型无人机操控员人才培养周期。下一步,我们将紧盯“能飞”“能训”“能教”三步走目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几年
空军航空大学围绕
“培养空中作战和指挥人才”目标
不断展开思考和探索
展开以能力为导向的基础课程改革
在航理教学阶段融入
无人作战、电子作战、情报侦查
以及其它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内容
对飞行人才培养
进行了体系性重塑
空军航空大学 赵勇
我们认为飞行人才在未来的战争当中,更主要的是未来空中作战平台的管理者。围绕着这个目标,牵引倒逼我们整个航空大学的教学体系改革。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培养的飞行员能够直接驾驶国家最先进的战机,在未来的空中作战中不仅能担负起空中战斗员的职责,还能担负起空中作战指挥人才的职责。
瞩望空天,奋飞一流
主办 | 空政宣传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