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解放书单|失去的三百年,朝贡天下与闭关锁国

图片

图片

郭建龙先生新著《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将地理大发现至鸦片战争之间的三百年,加以分期。在第一个一百年里,中国充满了好奇与试探,接纳了先进的知识。明嘉靖朝初期,沿海葡萄牙人的出现,给大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葡萄牙人的舰船与火炮,向大明展示了威力,也刺激了一批士大夫,乃至喊出了“师佛郎机以制佛郎机”。晚明时期,涌现的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接受西方器物文明的士大夫阶层,只是明朝体系中的极少数,以满足明廷对天文、战争、历法的需求。在士大夫的认知之中,中华仍然以文化先进居于朝贡体系之中心。如利玛窦等传教士,被视为是从文化落后的朝贡国仰慕而来。

在第二个一百年里,随着明清易代,西学知识在颠簸中继续传播,直到被一个聪明的皇帝(康熙帝)利用,但最终在一个保守的皇帝(雍正帝)手中落下帷幕。明清鼎革后,传教士延续利玛窦等人的做法。一方面,在礼俗上继续做出变通;另一方面,则走宫廷路线,以天文、历法、数学、绘画、医学、机械等知识为中国皇帝服务。此举获得了成功,汤若望、南怀仁等耶稣会士获得清廷信任,被委以官职,以各种西方知识服务清廷。但传教士带来的学问,只能局限在器物范围,不能威胁到中华文化的根本“道”。至于这个“道”,则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以华夏中心说为核心,以中央集权机制为表现,被视为是万年不变、最为先进的文化之道。

在第三个一百年里,至乾隆帝时期,完成了盛世下的文化闭锁。中国已经没有了西学知识,只有自大,即便这样,了解西方的中国人并不少,只是由于朝廷将外界的消息过滤,留给皇帝的只有万年永固的朝贡天下体制。由此郭建龙先生认为,从大航海至工业革命,中国一度有机会去学习西方,在技术、资金、商业上向世界开放,但中国浪费了三百年的时间与机会。而清代的“闭关锁国”,是在部分贸易的前提下,以维护稳定的名义出台各种政策,让对外贸易变得困难重重。之所以如此,乃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开放天然性的抵触,皇帝更倾向于禁止百姓接触海外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将百姓封闭在信息大坝中,最终产生对世界的厌恶与轻视。

清廷的“闭关锁国”,要从经济与思想两个角度来解析。

在经济领域,清代谈不上“闭关锁国”,持续通过海外贸易获取了海量白银。可以说,在对外贸易上,清廷并不排斥。但对外贸易的前提却是,西方人需要有条件才能走进来,更要限制中国人走出去。

在思想领域,清廷却严防死守,杜绝任何新思想体系带来的冲击,这才是清代“闭关锁国”的真相。清代的“闭关锁国”,实际上是在文化上锁死系统。为此,一方面,对来华贸易的洋商,清廷施以种种禁锢,嘉庆帝曾明确宣告:“西洋人等除贸易而外,如有私行逗留讲经传教等事,即随时饬禁。”另一方面,对于华人出海贸易,清廷重拳加以打压。对在海外久居不归的华人,清廷格外警惕,“若不严加惩儆,恐内地民人,习以为常,出洋滋事”。每当华人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王朝就会予以打压、剿灭,商业力量不断被旧制度所绞杀。

清廷在经济上与外界有条件交往,获得现实利益,在思想体系上严防死守,不容产生丝毫异变,维持朝贡天下、王朝统治的是千年一律的华夏文化优越感。而西方人则努力接触中国,更想一窥帝国内部虚实,以期展开自由贸易,却又因为思想层面的因素,遭到清廷的排斥,中西方两种不同思维的碰撞,终将引发冲突。

哪怕经过鸦片战争,国门被利炮轰开之后,中国在对西方各国的学习中,依然强调“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依然坚持中华文化无上的崇高性。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仍然恪守中华文化无上优越的观念,并将西方的技术斥之为雕虫小技,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坚守,使得知识分子眼中西方之强大,之领先于中国的,只是它的科技;而中国的文化将一直是优于西方且是西方所不能比拟的,此种思维深入血脉,难以根除。

中国民间社会之中,从来不缺海洋文化与冒险精神,中华文明对外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来自民间自发的对外探险。但经由民间商业行为所出现的新阶层、涌现的新思想,冲击人心,削弱统治,这是历代王朝所不能容忍的,必须时刻加以打击。

在西方的历史叙事中,最常见的观点是,清廷格外仇视外国人,于是采取各种措施,对西方各国来华商人进行打压,排斥商业贸易,以保持清廷与世隔绝的状态。然而,将洋商与华商的处境加以比较,则可以清晰看出,清廷对于本国商人的打压更甚,洋商在贸易中享受到了相当多的优待,堪为超国民待遇。

好望角及新大陆被发现之后,欧洲各国先后认识到,国内经济只有与固有农业所匹配的粮食产量,而通过国际贸易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转变,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改变每个人的命运,普惠民生,故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可是,此时的清廷却沉迷于天朝大国的荣耀之中。清廷可以为了维持朝贡天下的秩序,为了帝国的面子、皇帝的荣耀发动一次次战争,却不会为了海外贸易而发动战争,更不会以武力去支持华商扬帆四海。国际贸易给欧洲带来了整个社会的革命,但在中国,对外贸易带来海量白银的流入,只是强化了大清王朝的造血能力。虽有数字上的增长,但没有社会层面的变革,王朝一切依然。

对于清廷的对外政策,往昔多以“闭关锁国”加以概括,但清廷算不上完全的“闭关锁国”,在经济上处于“你来我不往”、在精神上处于“自我麻醉”的状态,他们无心于外部发生的一切,更不关心海外贸易的开拓。清廷的统治者甚至连自己国内的经济事务都不大了解,遑论对外贸易了。而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则收集来自全世界的情报,全力营建着海上舰队,预备为商业贸易发起一次次对外战争,开拓全球。(作者系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图片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

郭建龙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