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卫生报】
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常遇到患者或家属对术后止痛存在误解,如:
疼痛是病,能忍就忍:
误区:疼痛是疾病的一种自然过程,能忍就忍。
事实:疼痛不仅使患者精神痛苦,还可能影响机体功能,如影响心血管功能、降低肺功能、减少胃肠蠕动等,甚至可能演变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误区:疼痛难以忍受时才需要使用止痛药。
事实:及时、按时使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所需的镇痛强度和用药剂量也较低,能避免发展为慢性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长期服用麻醉性止痛药会“成瘾”:
误区:长期使用麻醉性止痛药会成瘾。
事实:成瘾性是指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风险极低。
今天,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术后止痛药的使用及其重要性,加深患者对术后止痛的理解和认识,促进术后康复。
1.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体验,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发,伴随着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它是身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旨在提醒我们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什么是手术后疼痛?
手术后疼痛是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疼痛,其严重程度受手术部位、切口大小及患者耐受能力等因素影响,通常持续3~7天,部分复杂手术如胸科手术或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周。
这种疼痛与疾病本身无关,由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严重会影响术后康复,需积极处理。
3.术后疼痛的影响:
未得到妥善控制的术后疼痛会对患者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如:
◇增加耗氧量,影响缺血脏器功能;
◇干扰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脏病患者风险;
◇降低肺功能,易引发术后肺炎;
◇抑制胃肠蠕动,延缓胃肠功能恢复;
◇限制活动,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影响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导致高凝状态;
◇引发睡眠障碍,造成心理和行为障碍;
◇加剧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急性疼痛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甚至会演变成慢性疼痛,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4.术后镇痛的好处:
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休息,加速身体机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
5.镇痛药物会成瘾吗?
术后短期使用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成瘾风险极低。成瘾主要发生在长期、大量且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因此,患者和家属无需过度担忧,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6.如何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
医生常采用疼痛量表(如数字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据此制定镇痛方案。
轻度疼痛:一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就能缓解。
中度至重度疼痛: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结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或神经调控技术,如阿片类药物、神经阻滞,必要时结合硬膜外镇痛等,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并减少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7.常用镇痛药及注意事项:
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塞来昔布等,作为轻度疼痛的首选药物,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但需注意其胃肠道副作用及凝血功能影响,冠心病患者慎用。同时,应避免与其他具有相似副作用的药物同时使用。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曲马多、芬太尼等,对于中度至重度疼痛,阿片类药物是有效的镇痛选择。但需注意其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此外,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需警惕成瘾风险,但术后短期使用成瘾风险极低。
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主要用于区域麻醉和硬膜外镇痛。这些药物效果显著但需注意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除药物镇痛外,还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术后疼痛管理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患者及家属应摒弃对止痛药的误解,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疼痛评估和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镇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鄢琳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