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卫生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肩膀疼痛、活动不便,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不经意间就被“冻结肩”这个名词所困扰。那么,冻结肩是什么?为何会找上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及预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冻结肩”的神秘面纱。
秘密大揭晓:冻结肩为何物
冻结肩是一种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的疾病,不同患者之间的疼痛程度及活动受限程度有所不同。其特征为肩关节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逐渐全面受限。并且,在影像学上,仅仅表现为骨质减少的肩部疾病。冻结肩过去也被称为肩周炎或粘连性关节囊炎,又由于它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因此又被称为“五十肩”。但实际上,40岁以上的人都有可能发病,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性患者预后更差。
病因需详查:引发冻结肩的“反派角色”
肩关节不仅活动范围大而且使用频繁,日常生活中很多动作均离不开肩关节,频繁使用加速了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变性和退变,易产生无菌性炎症,形成冻结肩。冻结肩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多种其他疾病与冻结肩的发病相关。在糖尿病人中,冻结肩的发生率约为10%,糖尿病患者的恢复也较差,这可能和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系统有关系。除了自身原因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冻结肩的重要因素。
病程三阶段:从冻结到溶解的旅程
冻结肩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疼痛一般在夜间更严重。肩部活动全方位受限,外展、上举、背手等动作尤为困难,导致患者难以完成穿衣、洗脸等自理活动。冻结肩的病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疼痛期、冻结期和溶解期。Ⅰ期(疼痛期):持续3~9月,该时期疼痛为主,疼痛和活动受限逐渐加重;Ⅱ期(冻结期):持续4~12月,该时期肩关节的疼痛程度逐渐减轻及其活动度降低;包括主动和被动的肩关节活动的全面下降,其中以肩外旋受限最为明显。Ⅲ期(溶解期):持续5~26月,该时期患者疼痛逐渐减轻且肩关节活动度逐渐变大,慢慢恢复。冻结肩虽然属于自限性疾病,但是未经系统的治疗患者整个病程持续长达12~42个月之久,平均时间约为30个月。
治疗大作战:与冻结肩的较量
对于冻结肩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无需手术,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药物治疗:在急性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可用热毛巾热敷疼痛部位、缓解疼痛。功能锻炼:是治疗冻结肩的关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牵拉、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以及外旋等功能锻炼。巫毒带加压训练:巫毒带通过紧压关节、肌肉组织,可缓解疼痛,再配合肩关节训练,从而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恢复活动范围。肌贴:肌贴的作用原理与巫毒带相似,可以减轻局部血液循环与减轻疼痛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预防小贴士:守护肩膀的秘密
肩部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刺激肩部,要注意肩部保暖。正确姿势: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防止因错误动作导致肩部损伤。运动前热身:运动前进行充分的肩部拉伸和热身运动。
总之,冻结肩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积极应对它,就一定能够战胜它。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注重保护好我们的肩关节,让它永远充满活力!
(作者:陈素巧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主管治疗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