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崴脚要注意

【来源:福建卫生报】

崴脚又称踝关节扭伤,也是骨科门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踝关节扭伤(Acute Ankle Sprain,AAS)在关节和韧带损伤中居首位,大部分人出现崴脚是因为活动的时候姿势不当或者外力冲击时导致的,比如发生在跑步、跳跃、快速转身或不慎踩空、滑倒时,这个时候踝关节活动范围超出了正常范围,就会引起踝关节韧带损伤,甚至发生周围骨折,崴脚后有什么表现呢?主要表现为踝关节周围肿痛、淤青、局部触压痛、活动受限、无法正常下地行走。

有人认为,很多情况下都可能出现崴脚,过两天就好了;但是,在临床中有这么一种崴脚,门急诊医生往往交代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如CT、MRI,然后告诉病人:骨折了,需要打石膏,甚至有些严重损伤的还告知需要办理住院准备手术。

这一类崴脚也叫做外踝撕脱骨折(Lateral Ankle Avulsion Fracture),就是1条或多条外踝韧带的腓骨止点骨皮质发生断裂的一种踝关节运动创伤。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治疗,容易发展为慢性损伤,然后出现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严重影响踝关节的运动功能,并将导致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生。

为了减少这类疾病带来的不良后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专家对这类损伤有哪些治疗建议?[参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秦炜等教授发表在《中华创伤杂志》的“外踝撕脱骨折诊断与治疗临床循证指南(2022版)”]

检查、诊断

推荐意见: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拍X线片,对于可疑外踝撕脱骨折的病人,应该告诉她/他单靠体格检查是不行的,要做踝关节CT检查;那么,对于不能接受CT检查的特殊人群,可以做踝关节B超或MRI检查。

注:MRI检查可帮助鉴别外踝撕脱骨折,并有助于识别关节内病变。当门急诊医生告诉你需要做CT、MRI的时候,说明损伤还是比较严重,可能骨折了。

讲完诊断后,接着讲治疗,并不是每个人都只是打石膏而已,有的严重损伤是需要准备手术的,继续来看看专家的建议。

非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外踝撕脱骨折,如果患者是对运动要求不高、初次受伤、韧带损伤程度较轻的单纯急性外踝撕脱骨折,或不伴有明显外踝不稳的慢性外踝撕脱骨折,首选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建议石膏或硬质支具固定2~3周,待局部消肿且无明显疼痛时即可考虑拆除外固定,然后病人就开始进行足踝部肌肉的各种练习,如背伸、外翻、跖屈、用足趾抓物品等,但是要注意不能做内翻动作;在肿胀、疼痛减轻后,就可以开始逐步负重行走,此康复训练持续3~6周,在康复期间,还可以使用支具、弹力绷带、护踝减少踝关节不稳和控制肿胀。

注:不管是踝关节扭伤还是外踝撕脱骨折,当刚发生此类损伤的时候,可以采取包括以下几个措施,即RICE原则:即休息(Rest):目的是制动踝关节,减少活动,避免二次损伤;冰敷(Ice):目的是减轻肿痛;加压包扎(Compression):利用弹力绷带轻轻包扎可以减轻肿痛,还可以加强制动关节,增加稳定性;抬高(Elevation):抬高踝关节和心脏持平或高于心脏水平,利于肿胀消退。

手术治疗

如果非手术治疗后出现以下情况考虑行手术治疗:(1)局部疼痛不适、劳累及运动后加重;(2)反复踝关节扭伤、踝关节外侧不稳症状。对于外踝撕脱骨折病人,尤其是非手术治疗3个月后踝关节不稳、疼痛等症状难以改善时,应行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估,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外踝撕脱骨折手术治疗后负重时间与手术方式及愈合情况有关,需要咨询手术医师,根据术式决定术后康复训练方案。

重返运动时间

外踝撕脱骨折病人一般经过规范、专业康复运动,能够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手术的病人需要根据不同术式决定重返伤前运动的时间,具体要咨询手术医师,根据术式决定重返伤前运动时间。

总 结

不是所有的崴脚都是一样的,如果怀疑外踝撕脱骨折,一定要注意规范就诊、治疗,以免出现慢性损伤,及时完善CT、MRI能帮助疾病的判断,然后根据损伤情况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治疗过程应严格按照康复训练的时间点进行功能锻炼,争取早日恢复日常活动、重返伤前运动水平。

(作者:孙俊明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医院 骨伤科 主治医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