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张爱琴:“独家记忆”讲述宁波江北巨变

“想不到搬到姚江社区都快20年了,我这间工作室也精心改造了几次,最开始只是个闲置的仓库,现在空间又大又亮堂,生活越来越舒坦了。”今年82岁的张爱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宁波江北人,看着墙上的彩绘和照片,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关于宁波市江北区的“独家记忆”。

图片

张爱琴指着以前村里的位置(洪塘街道供图)

张爱琴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从小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在家里的多个兄弟姐妹中,她是唯一一个完成小学学业的孩子。

1950年第一次土改,张爱琴家分到了4亩地,种稻、养猪、编草帽、卖鸡蛋。“那时候,整个江北都还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农田。”张爱琴说,以前在村里,人人都在种地,“双夏”时节,是乡间最忙碌的时候,骄阳似火,种田割稻,挑担晒谷,劳动强度特别大。

“有时候我两担都挑完了,别人才过来干活。”张爱琴回忆道,尽管如此辛劳,但那时候的生活并不富裕,到村里的小店买根油条,都要拿鸡蛋去换,换回来的油条,还要一段一段分着吃。

上世纪70年代,几台缝纫机、简陋的厂房、会简单缝纫的工人……宁波的小型村办服装加工厂,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

1976年,张爱琴告别了田间地头的忙碌,走进了工厂。“进厂后,我剪过线头,贴过标签,缝过箱包,串过扣子,每个月能拿三十块钱左右,比种田的时候负担轻了不少!”张爱琴称,看着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一向肯吃苦的她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我们那一辈的人,只要手头有活,日夜赶工也觉得有盼头。”张爱琴说,当时她还年轻手巧,踏实肯干,又把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中。老板也对她比较器重,不到半年就被晋升为副厂长。进厂后的第十五年,凭借劳动光荣和艰苦奋斗的信念,张爱琴成为了党员。

图片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三江口航船(邱文雄 摄)

“进厂后,进城的次数也多了。”张爱琴回忆道,当年去城里是件大事,意味着出远门。最开始张爱琴是乘坐来往于城乡之间的航船,下船坐好后,时间一到,随着马达发出“呜——呜——”的声音和烟雾,航船开始“慢条斯理”行驶在江面上。特别是每逢过年过节,各个航船埠头人声鼎沸,每天有近百班航船往返郊县各乡镇,客货拥挤热闹非凡。

1984年,宁波市大部分郊区与原江北区合并,组建如今的江北区,张爱琴所住的“郊区”并入江北区,变成了洪塘镇。1990年之后,洪塘真正发展、变化与崛起,仅仅几年工夫,张爱琴的交通工具从航船换成公交,连最熟悉的村里路,全都“旧貌换新颜”变成了水泥路面。

2004年7月,洪塘街道正式成立,第二年,张爱琴搬进了洪塘街道首个农民安置社区——姚江社区。

图片

姚江社区成立后组织的文娱活动(洪塘街道供图)

“搬进姚江社区,变成了城里人。”张爱琴说,当一个“城里人”,是她藏在心里的一个梦想。在她看来,城里有天一广场,有沿江公园,有宁波大剧院,这和她在农村根本没法比。

2008年,张爱琴退休,彼时,“洗脚上楼”后,有些居民的心里却没了着落,没有归属感,许多居民还处于年龄大、没技术、就业难的困境。进厂的经历和党员的身份,让张爱琴萌生了就业帮扶的念想,为社区安置的农民增加经济来源。

在姚江社区成立了“心连心”就业合作社后,热心的张爱琴就被社区聘为了合作社负责人。“以前是乡亲,现在是近邻,看到大家有需要,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张爱琴笑着说,自己天生就喜欢干活、喜欢忙碌。

图片

“心连心”就业合作社最初只有一个车库作为仓库(洪塘街道供图)

10多年来,在张爱琴的带领下,合作社越做越大。关键的是,多年来,张爱琴所做的一切都是公益的,却实实在在为弱势居民带来超过1400万元的收入。

张爱琴看着社区居民的收入高了,笑容多了,而姚江社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2014年的姚江社区(洪塘街道供图)

图片

2024年的姚江社区(洪塘街道供图)

搬进社区后,1万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和1600多平方米的室内运动场地,让居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健身的健身、看书的看书,生活闲适而惬意。张爱琴还当起了社区老年活动室的一名志愿者,积极动员居民参与社区组织的文娱活动。

每逢重大节日,张爱琴带领的“阿拉姚江马灯队”还会为居民演上一段热热闹闹的马灯舞,鼓舞了更多居民踊跃参与,乐在其中。“环境变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也要发生变化。”张爱琴说。

图片

张爱琴带领“阿拉姚江马灯队”参加表演(洪塘街道供图)

2018年,姚江社区完成了海绵化改造,成为宁波市首个进行海绵化改造的老旧小区。“以前一到台风天,小区里就积水,海绵化改造之后小区的蓄水量大大增加,现在基本不会积水了。”张爱琴感慨道,连她的工作室也配置了中央空调。

2023年,通过一系列场景打造的“硬件”提升,和“姚啊姚”未来社区邻里中心的“软件”突破,姚江社区升级为姚江未来社区,并迎来了华丽的蝶变,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图片

姚江社区航拍图(洪塘街道供图)

“新增了适老化健身设施、特色休憩坐凳;公园里点缀着慈孝小品、慈孝故事等传统文化;崭新的休闲凉亭和‘三公里’健康步道成了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张爱琴说,以前在大郎家村,住的是自己造的房子,喝的是井水,烧饭用的是煤球。

现在社区还在不断更迭,从过去的杂草丛生,变成了现在的花园绿地,破乱不堪的菜地成了景观步道,陈年失修的中庭也焕然一新,“社区环境越来越好,市井乡情也在这里得以延续,这里完全呈现了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亲历并见证了社会生活的这番巨变,张爱琴始终坚信,未来还会有无限可能。(张露 周旦 葛雯雯)